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条学术进路——记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江畅
1
作者 戴茂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从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江畅教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1995年)。在这本早期学术著作中,他表达了希望从西方哲学理论中为价值寻找到本体论根基的目的:“我决定就以莱布尼茨的... 从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江畅教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1995年)。在这本早期学术著作中,他表达了希望从西方哲学理论中为价值寻找到本体论根基的目的:“我决定就以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作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希望能弄清其本来面目,对它做出公正的评价。做出这种选择还有另一层考虑。我长期关注和研究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哲学 学术著作 教授 博士学位论文 学院 湖北 形而上学 莱布尼茨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家建 伍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9-91,共3页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对学生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基于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就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对学生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基于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就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辅导员工作日常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带动就业 重庆市高校 教育模式
下载PDF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瑾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异化、人际交往异化、责任意识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本体论根源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缺失,即不是把精神的崇高和神圣当作人的本质,而是把物质欲望满足当作人生目的。异化的对治在于两个方面,一...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异化、人际交往异化、责任意识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本体论根源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缺失,即不是把精神的崇高和神圣当作人的本质,而是把物质欲望满足当作人生目的。异化的对治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树立"美德是立身之本"的内心信念,使之形成道德自律,一是通过外在的制度约束形成道德他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网络人格 人格异化 美德
下载PDF
湖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林季杉 赵曼 《文化发展论丛》 2016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在对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6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大学生中宗教信徒的比例、信仰宗教的原因、对宗教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指出必... 在对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6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大学生中宗教信徒的比例、信仰宗教的原因、对宗教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指出必须提高对宗教存在长期性、大学生宗教信仰之客观存在的认识,客观全面认识宗教信仰的内涵与功能,依法管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要进行合理引导和心理上的关怀,以培养他们正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大学生 宗教信仰
下载PDF
以形式开显内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范式及其意义
5
作者 周海春 郑义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2,165,共12页
做中国哲学有两重疑难: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的疑难,即内容的疑难;整理中国哲学的内容以成系统的疑难,即形式的疑难。而解决后者,成为现代中国学者首要的任务。冯友兰始终关注哲学的形式系统与实质系统的统一,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作... 做中国哲学有两重疑难: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的疑难,即内容的疑难;整理中国哲学的内容以成系统的疑难,即形式的疑难。而解决后者,成为现代中国学者首要的任务。冯友兰始终关注哲学的形式系统与实质系统的统一,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思考的主要内容是辨析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其中也涉及言说的前提性、文本的意识、汉字的形式、词汇的意义、思想的清晰性等。冯友兰力求以民族形式呈现新内容,从而建设现代中国哲学,注重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形式”,并力求以此开显中国哲学的内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范式可以概括为以“形式”开显“内容”。以形式开显内容也可以成为未来中国哲学的范式:参照西方哲学形式对中国哲学进行形式化处理依然有助于再现中国哲学的特质;站在中国古代哲学自身的角度来挖掘其在形式方面的贡献,并以此来展现中国哲学的特质;合理运用诠释学的方法,通过对文本形式的把握呈现文本的特定内容;分析“负的方法”所包含的逻辑或者形式问题,以让“负的方法”作为中国哲学的形式开显其特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不是退回到经学传统,而是要继续沿着哲学的道路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哲学范式 形式化 “负的方法”
下载PDF
马恩政治哲学的贡献、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6
作者 江畅 周莹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马恩政治哲学创建了以人类彻底解放和普遍幸福为终极追求的政治哲学体系,描绘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美好理想社会,找到了实现理想蓝图的强大社会力量,开辟了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可靠路径。马恩政治哲学给政治哲学提供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全人类立场和价值取向,将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规定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政治哲学改变世界的根本使命和实践要求。马恩政治哲学研究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其政治本性论为政治文明进步奠定了牢固的动力基础,政治目的论为人类普遍而永久获得幸福指明了正确前进道路,政治制度论为社会长治久安贡献了政治哲学智慧,政治活动理论为实行人民统治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政治权力论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充分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立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下载PDF
试论《唐虞之道》的政治哲学理路
7
作者 周海春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唐虞之道》对禅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构建,但因为是对尧舜传说的哲学解读,这使得对政治的哲学思考与对历史的政治叙事结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禅让是否可以包含传子,制度维度的“位”和美...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唐虞之道》对禅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构建,但因为是对尧舜传说的哲学解读,这使得对政治的哲学思考与对历史的政治叙事结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禅让是否可以包含传子,制度维度的“位”和美德维度的“德”之间是什么关系;禅让和内圣外王是什么关系;血缘原则的“亲”和德行原则的“贤”之间是什么关系;禅让是否被理解为必然的;等等。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唐虞之道》以及先秦禅让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虞之道》 禅让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董仲舒关于“孝”的政治哲学
8
作者 周海春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董仲舒的“孝”思想有浓厚的政治意蕴,孝可以保证邦国的和谐,保证君王拥有“自然之赏”。董仲舒以五行生克关系论孝,这样孝就起到了调节阴阳五行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阴阳的和谐;董仲舒用天命的思想论孝,从而使得孝可以起到调节君臣和父子... 董仲舒的“孝”思想有浓厚的政治意蕴,孝可以保证邦国的和谐,保证君王拥有“自然之赏”。董仲舒以五行生克关系论孝,这样孝就起到了调节阴阳五行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阴阳的和谐;董仲舒用天命的思想论孝,从而使得孝可以起到调节君臣和父子的矛盾的作用;董仲舒用受命来论孝,从而使得孝的功效具有普遍性。董仲舒的孝哲学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史现象,代表了孝哲学的一个取向,即政治哲学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哲学 五行 天命
下载PDF
分析哲学史两个教条的批判
9
作者 徐弢(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5,共12页
分析哲学史的两个教条,一是相信在通过给出理由提供对一个哲学主张的论证与通过讲述一些因果故事提供对其起源的解释之间存在根本的分裂;二是相信理性重构主义,即相信基于某些基本假设,任何哲学家的观点都能被重构成一个理性的体系。类... 分析哲学史的两个教条,一是相信在通过给出理由提供对一个哲学主张的论证与通过讲述一些因果故事提供对其起源的解释之间存在根本的分裂;二是相信理性重构主义,即相信基于某些基本假设,任何哲学家的观点都能被重构成一个理性的体系。类比蒯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并结合新康德主义可以论证这两个教条都是没有根据的。第一个教条的论证是成问题的,因为既不能通过任何起源性的解释来论证它,又不能在不乞题情况下论证它,任何这样的论证都会导致循环,分析哲学史学家只能通过历史事实作出判断。第二个教条也是不成立的,因为任何理性的重构都需要准确理解哲学家或文本所说的内容,即任何理性重构不能不考虑历史理解问题。抛弃两个教条的结果有二:一是模糊哲学和哲学史之间假定的界限,二是转向解释学。通过批判分析哲学史的两个教条,我们最终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分析哲学史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哲学史 两个教条 罗素 莱布尼茨 康德
下载PDF
论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对当代大学德育的启发
10
作者 杨娟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22-228,共7页
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出现,改变了探索哲学问题的转向。研究苏格拉底就必须理清他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同时理解其伦理学思想的核心——“德性即知识”。他认为德性是指过好的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知识实际上是对善的认识,通过知识来指... 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出现,改变了探索哲学问题的转向。研究苏格拉底就必须理清他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同时理解其伦理学思想的核心——“德性即知识”。他认为德性是指过好的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知识实际上是对善的认识,通过知识来指导行为,才能够获得更多或者真正的幸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知识”与“德性”的关系进行客观和辩证的评价。文章力图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基础上,寻找到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对当今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运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借此来改善我国目前道德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德性 知识 德育 理性主义伦理学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
11
作者 郭静文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党的政治信仰培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红色文化的内涵属性与党的政治信仰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红色文化与党的政治信仰时代体现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红色文化可以...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党的政治信仰培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红色文化的内涵属性与党的政治信仰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红色文化与党的政治信仰时代体现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红色文化可以融入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育。红色文化与政治信仰的科学性、人民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其价值导向、资源载体及榜样示范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增加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实际践行,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 政治信仰
下载PDF
论哲学与医学的两层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戴茂堂 汤波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4,共5页
理解和把握哲学与医学的关系,必须还原到现实的人生问题当中。就关怀现实人生问题而言,哲学和医学是最亲近的两门学科。医学与哲学都着眼于解决人生问题。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人的有限性问题。医学从身体入手解决人的有限性,哲学从精神入... 理解和把握哲学与医学的关系,必须还原到现实的人生问题当中。就关怀现实人生问题而言,哲学和医学是最亲近的两门学科。医学与哲学都着眼于解决人生问题。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人的有限性问题。医学从身体入手解决人的有限性,哲学从精神入手解决人的有限性,从这一层面来说,哲学是另一种医学,一种精神上的医学。然而从更深的层次,例如对待人的生死问题来看,哲学思考和处置人的生死问题的方式,与医学很不一样甚至恰恰相反,但其实是哲学在对医学的视角和做法提出哲学层面的质疑和诊断,以促进医学进一步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就此而论,哲学是一种医学的医学,是最高的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医学 关系 有限性 生死
下载PDF
论旅游是合乎人性的生存--对旅游现象的哲学生存论诠释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运海 戴茂堂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104-114,共11页
以人的生存性发展为理论焦点的哲学生存论认为:人的存在叫做生存,生存的本质是超越。超越总是指向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人类的进化史揭示出这种可能性总是指向更好生存的向度。因此,生存的超越性使得谋求更好的生存成为人的本性。人性具有... 以人的生存性发展为理论焦点的哲学生存论认为:人的存在叫做生存,生存的本质是超越。超越总是指向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人类的进化史揭示出这种可能性总是指向更好生存的向度。因此,生存的超越性使得谋求更好的生存成为人的本性。人性具有生成性、累积性和复杂化的特征,是对人的本性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而这个现实化的过程就是人生。文章认为,为了实现人的本性,旅游活动从迁徙和旅行活动中生长出来,成为一种合乎人性的善的生活。生存论认为旅游和人相互生成:旅游只对人发生,只有人才旅游;旅游是人的一种更好的生存方式,旅游必然对人发生;旅游是人对现实的超越,是谋求更好生存的人的本性的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旅游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本性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生存 人性 生存论
下载PDF
“死”的三重哲学解读: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 被引量:6
14
作者 戴茂堂 罗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三重涵义:在人与神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必然的,死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在人与物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幸福的,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三重涵义:在人与神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必然的,死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在人与物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幸福的,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在人与人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独立的,死亡使人自身个别化从而本真地作为他自己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苏格拉底 哲学解读
下载PDF
许孚远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才刚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9,共6页
许孚远是明代哲学家。其学说"以克己为要",突出了工夫的重要性。在心、性关系上,许孚远虽未一概反对"心即性"说,但他更倾向于将心、性确立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或者说,心与性不离不杂。在人性善恶... 许孚远是明代哲学家。其学说"以克己为要",突出了工夫的重要性。在心、性关系上,许孚远虽未一概反对"心即性"说,但他更倾向于将心、性确立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或者说,心与性不离不杂。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他对王门"无善无恶"之说较为不满,故作《九谛》以批驳大力宣讲此说的王门后学周汝登。本文认为,从师承关系上来看,许孚远可称为湛门后学(湛若水二传弟子);从其哲学思想的大端来看,我们也可以将许孚远定位为一个王学修正者,他的"克己"说、心性之辨及其与周汝登关于"无善无恶"问题的辩论,都可以看作是对王阳明及其后学弊病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孚远 明代儒学 “克己” 心性 “无善无恶” 修正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伟 左辉 朱必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考试、科研学术、人际交往、贫困生贷款等方面都存在诚信缺失。究其原因,大学生的非诚信行为是新媒体的便捷性、虚拟性与隐匿性等特点,社会的功利渲染及个人的意志薄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考试、科研学术、人际交往、贫困生贷款等方面都存在诚信缺失。究其原因,大学生的非诚信行为是新媒体的便捷性、虚拟性与隐匿性等特点,社会的功利渲染及个人的意志薄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在国家方面,应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加大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对学生从小进行信义教育,使其形成诚信的意识;在学校方面,应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估制度;在个人方面,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律意识,严格遵循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准则的社会伦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诚信 制度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一种新技术还是一种新生命——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探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舒红跃 吴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3,共6页
如何区分强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认识论—认知主义角度着手,从思维、感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对智能的研究。以柏格森等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家从生命在世存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认为生命体的智能是服务于... 如何区分强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认识论—认知主义角度着手,从思维、感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对智能的研究。以柏格森等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家从生命在世存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认为生命体的智能是服务于生命在世存在这一目的的。一旦把智能看作一种服务于生命生存的手段,那么我们便可以从本体论—存在论层面来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弱人工智能是人类在世存在的技术手段,强人工智能是自己能在世存在的一种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命哲学 技术 生命
下载PDF
生命技术哲学:一种新的技术哲学研究范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舒红跃 张清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4,F0003,共8页
生命哲学是一种在哲学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最核心的概念是生命,而生命是以身体为载体,身体又同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密切相关。因而,从柏格森、舍勒、斯宾格勒等开始,很多生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过研究,关于技术也提出过... 生命哲学是一种在哲学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最核心的概念是生命,而生命是以身体为载体,身体又同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密切相关。因而,从柏格森、舍勒、斯宾格勒等开始,很多生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过研究,关于技术也提出过很多独到精辟的见解。但在技术哲学领域,生命哲学家关于技术的思想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不同生命哲学家的技术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生命技术哲学。这一研究范式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类型论和目的论等四个方面展开其丰富内涵,它相较于其他技术哲学研究范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拓宽了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同时构建这一范式也存在需要克服的困难和不足,但它有可能也有办法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从而成为技术哲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哲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生命哲学 生命技术哲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吗?--生命哲学视域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舒红跃 张晓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9,共8页
在人类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流哲学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一条明显的且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虽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多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不能让我们得出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的结论。戴蒙德借助演化人类学、古生物学等... 在人类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流哲学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一条明显的且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虽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多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不能让我们得出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的结论。戴蒙德借助演化人类学、古生物学等学科所提供的史实和资料展示人类是"第三种黑猩猩"。对于从实证科学来研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德勒兹和加塔利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与众多非哲学学科关联在一起的,哲学不能以一种超然的立场来对世界进行解释性描述,他们通过"生成-动物"理论打破西方主流哲学在人类与动物之间所划下的鸿沟;海德格尔则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不能由实证科学提供,而应由存在论奠基。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中,动物只有环境而没有世界,然而在柏格森、斯宾格勒、德里达等生命哲学家看来,不同的生命(动物)都在自己创造的世界生存,每一种生命都以其自身而非以人类的语言和意识为中心,虽然人类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动物,但也是在一个与其他动物共享的世界中存在着的,在人类与动物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动物 生成 生命哲学
下载PDF
怀特海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枝 高乐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怀特海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他认为每一"动在"都旨在达致美,每一"动在"都是关系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互在"。每一"动在"都具有自己的价值,都是为己的存在,同时也存在着为他或她或... 怀特海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他认为每一"动在"都旨在达致美,每一"动在"都是关系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互在"。每一"动在"都具有自己的价值,都是为己的存在,同时也存在着为他或她或它的价值努力向着美生成。整个宇宙向着美、和谐与完善行进着,迈向美的文明,即生态文明。怀特海的生态美学不仅解放了现代美学,丰富了现代美学的内容,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空间,更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生态美学 大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