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评估
1
作者 刘少林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亭亭 胡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十三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 评估指标体系 保康县
下载PDF
横垄覆膜对丹江口库区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兴修 王伟 +4 位作者 胡砚霞 汉强 徐苗苗 任瑞 张家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7-284,共8页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矿化试验,通过与横垄无覆膜土壤比较,研究横垄覆膜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中期和拔节期前期,横垄覆膜土壤净氮矿化量与无覆膜土壤相比分别降低7.8%~57.0%和2.2%~52.8%...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矿化试验,通过与横垄无覆膜土壤比较,研究横垄覆膜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中期和拔节期前期,横垄覆膜土壤净氮矿化量与无覆膜土壤相比分别降低7.8%~57.0%和2.2%~52.8%;玉米拔节期后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横垄覆膜土壤净氮矿化量比无覆膜土壤分别提高352.9%~703.3%,52.5%~311.0%和15.2%~334.8%。横垄覆膜土壤净氮矿化量在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和全氮间均存在较强度关联关系(0.6<灰色关联度≤0.8)。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横垄覆膜土壤净氮矿化量在玉米苗期与土壤温度间呈最优线性关系(F=7.205,P=0.023);在玉米拔节期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间呈最优线性关系(F=36.861,P=0.001);在玉米成熟期与土壤含水量间呈最优线性关系(F=42.438,P=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垄覆膜 土壤净氮矿化 树脂芯培养法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方正 于兴修 +4 位作者 胡砚霞 李明蔚 程思 王星峰 肖娟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9-1009,共11页
土壤侵蚀是丹江口库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确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丹江口库区的土壤侵蚀机理,也可为保护库区水环境提供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结合丹江口市多山、地形破碎的地形特... 土壤侵蚀是丹江口库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确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丹江口库区的土壤侵蚀机理,也可为保护库区水环境提供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结合丹江口市多山、地形破碎的地形特征,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沟壑密度5个因子构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体系,借助ArcGIS 10.2平台,综合评价2012—2017年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并分析研究区在不同下垫面要素下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及以上敏感区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53%;5年间丹江口市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疏林地和未利用地是研究区高敏感性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随坡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市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土壤侵蚀敏感性 GIS
下载PDF
基于点评数据的武汉市餐饮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晓初 李中元 陈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9-1397,共9页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武汉市主城区餐饮行业聚集特征以及餐饮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市餐饮类型丰富,同时也保持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同类型餐饮人均消费...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武汉市主城区餐饮行业聚集特征以及餐饮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市餐饮类型丰富,同时也保持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同类型餐饮人均消费差异明显;②顾客对武汉餐饮口味、环境和服务3种评分总体得分较好,对这3个方面的服务满意程度排序为口味>服务>环境,3种评分与人均消费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③三环内餐厅高密度分布区主要沿轨道交通线分布,并与各商圈高度相关,餐饮满意度评价的3种评分都存在显著的聚集;④3种评分热点分布区大多保持一致,且3种评分的热点数较为均衡,主要分布在传统商业与住宅混合区以及重要商业设施及其周边;⑤3种评分冷点区的分布有一致也有不一致,冷点数有明显差异,主要分布在火车站、医院和学校周边以及老旧和偏远小区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评数据 餐饮发展水平 武汉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蔚 马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3期92-96,136,共6页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有重要影响。基于丹江口市2007、2012、2017年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获取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0~1 km、>1~13 km、>13~36 km缓冲区,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有重要影响。基于丹江口市2007、2012、2017年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获取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0~1 km、>1~13 km、>13~36 km缓冲区,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2007—2017年丹江口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农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速度2012—2017年大于2007—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农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2)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内,主要是农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和水域;>1~13 km缓冲区内,农地、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变,建设用地持续增加;>13~36 km缓冲区内,主要是农地、林地和草地的转变。(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降低,土地开发利用减弱;>1~13 km缓冲区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期,土地开发利用逐渐增大;>13~36 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特征 丹江口市
下载PDF
中外高中生物教学对我国高校生态学科教学的启示
6
作者 杨予静 潘磊 +1 位作者 汪正祥 李中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8期18-21,共4页
在我国强调生态环境建设、高校开设生态学专业的背景下,加强生态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学从生物学的一级学科中划分出来,可为生态学科教学提供启示。高中是大学教育的前期阶段和基础,在对比国内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培养... 在我国强调生态环境建设、高校开设生态学专业的背景下,加强生态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学从生物学的一级学科中划分出来,可为生态学科教学提供启示。高中是大学教育的前期阶段和基础,在对比国内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对我国高校生态学科教育进行了思考。高校教师可以借鉴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多方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让生态教学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高校教育 教学模式 科学素养
下载PDF
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卢立华 农友 +5 位作者 李华 曾冀 孙冬婧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724,共8页
在广西凭祥市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青山实验场的杉木中龄人工纯林(14年生)中,以不间伐为对照(密度1500株·hm^-2),研究不同保留密度(500、750和1000株·hm^-2)对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和林分生物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 在广西凭祥市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青山实验场的杉木中龄人工纯林(14年生)中,以不间伐为对照(密度1500株·hm^-2),研究不同保留密度(500、750和1000株·hm^-2)对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和林分生物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00株·hm^-2处理杉木人工林的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及大径材蓄积量均最高,分别达20.55 cm、15.70 m、18.31 m^3·hm^-2。对照林分活立木蓄积量最高(199.63 m^3·hm^-2),显著高于500、750株·hm^-2处理。不同处理乔木层生物量、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经济效益差异显著。1000株·hm^-2处理乔木层生物量(90.72 t·hm^-2)、生态系统生物量(94.97 t·hm^-2)和经济效益(11.84万元·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降低林分保留密度虽然能促进杉木胸径和树高的生长,提高林分的出材径级、大径材比例、单木平均材积和生物量,但不能提高活立木蓄积量。1000株·hm^-2处理是杉木中龄林最适保留密度,林分的总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增加2.3%、5.7%、4.7%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保留密度 生物量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经营模式对马尾松近熟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立华 李华 +2 位作者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4-663,共10页
在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中,设置马尾松特大径材培育(PTD)、皆伐后连栽马尾松纯林(PM)、皆伐后营造红椎纯林(CH)、皆伐后营造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林(PCT)及间伐后林下补植红椎改造成马尾松×红椎异龄混交林(P... 在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中,设置马尾松特大径材培育(PTD)、皆伐后连栽马尾松纯林(PM)、皆伐后营造红椎纯林(CH)、皆伐后营造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林(PCT)及间伐后林下补植红椎改造成马尾松×红椎异龄混交林(PCY)5种经营模式的试验,研究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模式显著影响除容重、全钾以外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C∶N、N∶P。其中:土壤总孔隙度以CH、PCT最高,显著高于PTD和PCY;土壤p H值以CH最高。土壤总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以PCY和PTD最高,速效磷以CH和PCT最高,速效钾则以PCT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C∶N以PM和PCT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N∶P以PCY最高,但仅略高于PTD和CH,显著高于PM和PCT;而C∶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红椎纯林和马尾松×红椎异龄混交林两种模式的土壤质量略高于特大径材培育和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模式,且显著高于马尾松连栽模式。应特别注意马尾松林经营期的延长而造成的土壤磷对植物生长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C∶N N∶P C∶P 土壤质量
原文传递
丹江口库区覆膜耕作土壤净氮矿化随夏玉米生长期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 于兴修 +3 位作者 汉强 徐苗苗 任瑞 张家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1-588,共8页
农田土壤净氮矿化对土壤氮素流失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有重要影响.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夏玉米黄棕壤为例,进行原位矿化试验,通过与无覆膜耕作土壤相比较,研究覆膜耕作条件下土壤净氮矿化在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 农田土壤净氮矿化对土壤氮素流失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有重要影响.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夏玉米黄棕壤为例,进行原位矿化试验,通过与无覆膜耕作土壤相比较,研究覆膜耕作条件下土壤净氮矿化在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长期内,覆膜耕作土壤净氨化量、净硝化量和净氮矿化量均明显高于无覆膜土壤,分别高6.63、12.96和19.59mg·kg^(-1);覆膜耕作土壤净氨化速率表现为在苗期较高、抽穗期最低、成熟期增至最高的变化特征,而土壤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均呈现苗期较高、拔节期最低、成熟期升至最高的变化过程;覆膜耕作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均与土壤全氮和NO_3^--N含量、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覆膜可有效调节土壤水热条件,促进土壤净氮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夏玉米 土壤净氮矿化 树脂芯培养法
原文传递
坡改梯工程对胡家山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汉强 于兴修 +3 位作者 王伟 徐苗苗 任瑞 张家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4-1351,共8页
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长期野外观测资料,应用输出系数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以坡改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流域非点源污染总... 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长期野外观测资料,应用输出系数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以坡改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TN)负荷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坡改梯工程的实施,流域内坡度15°以上区域的耕地面积明显增加,林地和荒地面积有所减少.流域非点源污染TN负荷由工程实施前的63028 kg增加到2010年的72778 kg,实施后则降低到46876 kg.其中,农村生活的贡献率较高,3期平均贡献率为53.5%,但呈逐年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的贡献率平均为45%,呈逐年增加趋势;畜禽养殖贡献率始终较低.流域非点源氮素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在工程实施前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实施前,高负荷强度区主要集中在5°~15°坡度区间,实施后高负荷强度区集中在15°~35°区间,5°~8°区间成为低负荷强度区;在时间变化上,0°~8°坡度区间的TN负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较小,8°以上坡度区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村落污水、垃圾和畜禽粪便得到治理,居民生活、畜禽养殖非点源氮素输出明显减少;由于坡改梯工程的实施,耕地面积增加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胡家山小流域 输出系数法 实测数据 坡度
原文传递
丹江口库区覆膜土壤不同土层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兴修 徐苗苗 +4 位作者 赵锦慧 张家鹏 王伟 郭亚丽 肖娟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9-1265,共7页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土壤氮矿化试验,研究覆膜条件下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内,土壤氨化速率随土层加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硝化速率在苗期、拔节...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土壤氮矿化试验,研究覆膜条件下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内,土壤氨化速率随土层加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硝化速率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表现为10~20 cm>0~10 cm>20~30 cm,在成熟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土壤氮矿化速率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成熟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与无覆膜相比,覆膜会加快0~10 cm土壤氨化过程,也会提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0~10、10~20 cm土层土壤硝化速率和氮矿化速率,但苗期覆膜土壤硝化速率、氮矿化速率均低于无覆膜土壤.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是0~1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温度、含水量、全氮含量是10~2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温度是20~3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土壤 土层 氮矿化速率 丹江口库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