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何丽琳 沈永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242、CA199、癌胚抗原(CEA)及CA125联合测定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胆囊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治疗的7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取同...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242、CA199、癌胚抗原(CEA)及CA125联合测定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胆囊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治疗的7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取同期入院的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免疫仪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研究对象CA242、CA199、CEA及CA125水平。随访12个月后,测定复发及未复发患者CA242、CA199、CEA及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CA242、CA199、CEA及CA1253水平高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242、CA199、CEA及CA125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患者CA199、CA242、CA125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癌患者采用CA242、CA199、CEA及CA125联合测定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电化学免疫仪 双抗体夹心法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或抗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伟 李威威 +1 位作者 宋锐 张海萍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237-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5-氟尿嘧啶4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5-氟尿嘧啶4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晚期m CRC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FOLFOX组22例、贝伐珠单抗+FOLFOX组22例、抗EGFR单抗+FOLFOX组23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总缓解率9(40.91%)、8(34.78%)均显著高于FOLFOX组5(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3.617、2.963,均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总缓解率略高于抗EGFR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4,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总控制率18(81.82%)、18(78.26%)均显著高于FOLFOX组13(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09、2.787,均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总控制率略高于抗EGFR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9.6个月、10.2个月均显著高于FOLFOX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714、3.157,均P<0.05),抗EGFR单抗+FOLFOX组m PFS略高于贝伐珠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24.1个月、26.4个月均显著高于FOLFOX组1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09、3.371,均P<0.05),抗EGFR单抗+FOLFOX组m OS略高于贝伐珠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7,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或抗EGFR单抗联合FOLFOX两种化疗方案对于晚期m CRC患者治疗均疗效显著,贝伐珠单抗+FOLFOX化疗方案总缓解率和总控制率稍高,抗EGFR单抗+FOLFOX化疗方案m PFS和m OS稍长,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未见增加,该两种化疗方案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抗EGFR单抗 FOLFOX方案 转移性结直肠癌
下载PDF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威威 张海萍 +1 位作者 吴敏 王林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9期2900-2904,共5页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设为对照组(41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体力状态(Karnofsky评分法)、免疫功能变化、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生存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7.50%,对照组为2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疾病控制率、体力状态总提高率观察组为87.50%、90.00%高于对照组的75.61%、73.17%(χ2=5.374、10.957,P〈0.05)。截止到随访日期,观察组40例患者,死亡30例,存活10例,其中位无瘤生存期7.5个月(95%CI为5.16-8.95),中位生存期14.5个月(95%CI为10.05-17.95);对照组41例患者,死亡35例,6例存活,其中位无瘤生存期4.5个月(95%CI为3.17-6.92),中位生存期11.5个月(95%CI为9.11-14.87);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χ2=6.557,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5)。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接近(t=1.395,P〉0.05;t=1.864,P〉0.05;t=1.64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t=5.627,P〈0.05;t=5.974,P〈0.05;t=6.057,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t=1.412,P〉0.05;t=1.967,P〉0.05;t=1.75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t=12.367,P〈0.05;t=13.574,P〈0.05;t=10.324,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率高于对照组χ2=6.549,P=0.032);2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脱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P〉0.05;χ2=1.247,P〉0.05;χ2=1.954,P〉0.05;χ2=1.358,P〉0.05;χ2=1.657,P〉0.05;χ2=1.028,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肿瘤 化疗 DC-CIK细胞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顺祥 李伟 宋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比较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的临床选择对患者的获益性,系统评价G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NP方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短期生存率与输注化疗后的急性毒副反应。方法计... 目的比较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的临床选择对患者的获益性,系统评价G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NP方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短期生存率与输注化疗后的急性毒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ISIWebofKnowledge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GP方案与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2011年12月。依据CochraneHandbook5.0.1的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RCT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使用RevMan5.0软件对相关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7项研究,共51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P方案相比于NP方案在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选择GP方案的患者在发生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NP组,一般进行预防性处理以后,患者大都可以耐受。结论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一致,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 NP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系统评价 毒副作用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丽琳 沈永祥 许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6期56-58,61,共4页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醛氢叶酸化疗.治疗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变、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和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RR)为58.3%.对照组CR 2例,PR 15例,RR为47.2%.观察组卡氏评分改善率(52.8%)高于对照组(41.6%).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伤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EA[(15.68±2.72)ng/mL]、CA-199[(69.58±4.72) μg/mL]和β2-MG[(3.27±0.61)ng/mL]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提高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奥沙利铂 胃癌晚期
下载PDF
中国中部地区1 127例口腔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永红 王祥财 +4 位作者 许明君 施华球 王钇力 黄莉 衷敬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69-473,483,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江西地区口腔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访设计,随访1 127例口腔癌患者,收集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生存情况,运用COX回归探讨口腔癌预后影响因素的风险比例(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对1 127例口腔... 目的:探索中国江西地区口腔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访设计,随访1 127例口腔癌患者,收集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生存情况,运用COX回归探讨口腔癌预后影响因素的风险比例(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对1 127例口腔癌患者共随访105 245. 06人月,通过寿命表法分析随访资料,结果显示该组口腔癌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75%、55%、34%,根据Kaplan-Meier得出所有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87. 186月,平均生存时间(89. 000±12. 764)月。单因素COX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否定期口腔检查、是否每日刷牙、是否有假牙、是否存在牙周炎等口腔疾患、T分期、N分期、浸润深度、是否血管神经受侵是口腔癌的预后影响因素(P <0. 05);患者的居住地、原发灶部位与口腔癌的预后无关(P> 0. 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浸润深度、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受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浸润深度、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受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 总生存率 预后因素 江西
下载PDF
调强放疗对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骨盆低剂量区照射剂量限制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丽琳 宋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对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骨盆低剂量区照射剂量限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手术后行放疗患者230例,其中行调强放疗患者136例,94例行普通放疗;对比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产生血...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对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骨盆低剂量区照射剂量限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手术后行放疗患者230例,其中行调强放疗患者136例,94例行普通放疗;对比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产生血液毒性状况,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获得患者调强放疗时骨盆低剂量区V20、V10及V5受照剂量,对患者放疗中产生的血液学毒性反应进行评价,分析两者间相关性。结果调强放疗患者发生3级、4级白细胞降低,3级、4级淋巴细胞降低,1~4级血小板降低,2~4级贫血,3级、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比例均低于普通放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及血小板降低和骨盆低剂量区V5、V10、V20照射体积没有相关性(P>0.05),淋巴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及白细胞降低和骨盆低剂量区V5、V10、V20照射体积均有相关性(P<0.05);是否化疗、V10及V20为出现2级及以上白细胞降低独立危险因素(P<0.05),V10及V20为出现2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降低独立危险因素(P<0.05),V10为出现3级及以上淋巴细胞降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后行调强放疗者其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普通放疗,对骨盆低剂量区V10及V20照射体积进行限制,可降低患者血液学毒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血液学毒性 骨盆 低剂量区
下载PDF
利用GEO数据集分析UBE2T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伟 郭梓鑫 +4 位作者 李永红 刘小平 黄静宇 胡卫东 李胜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究UBE2T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搜索NCBI的GEO数据库中的肺癌公共数据集,下载肺癌组织中的UBE2T表达数据和临床病理信息。分析UBE2T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T分期、N分期、M... 目的探究UBE2T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搜索NCBI的GEO数据库中的肺癌公共数据集,下载肺癌组织中的UBE2T表达数据和临床病理信息。分析UBE2T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和病理分型)和复发、预后的关系。运用GSEA方法分析受UBE2T调控的基因。结果UBE2T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组织表达水平1.222±0.1214,正常组织表达水平-1.645±0.0783,P<0.05);肺癌组织UBE2T的表达与T分期、N分期、病理分型和复发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M分期无关(P>0.05)。UBE2T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2.672%和27.513%,分别低于低表达组的66.767%和6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结果显示UBE2T高表达样本富集了MYC信号通路、DNA修复因子、有丝分裂纺锤体、G2M检查点、mTORC1复合物、E2F转录因子和有丝分裂相关的基因集。结论UBE2T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肺癌的多个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有潜力作为肺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向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泛素结合酶E2T 基因表达汇编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丽琳 沈永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7期930-931,共2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放射性治疗,观察组行放射性治疗联合...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放射性治疗,观察组行放射性治疗联合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远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观察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非手术治疗中,采用同步放化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放射性治疗
下载PDF
介入联合保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唐文涛 刘杰 徐章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100,共8页
目的分析比较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0例)和... 目的分析比较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仅采取保守治疗。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以及实验室指标等一般资料;记录并比较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血管畅通率、总有效率、Rutherford分级,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和预后良好组6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缩短,但治疗费用增加(P<0.05)。相比对照组,实验组Rutherford分级改善,血管畅通率和总有效率提高(P<0.05)。实验组的跛行距离和ABI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脑血管事件、截肢及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在年龄、病程、住院时间、ABI、纤维蛋白原、治疗方法、吸烟史、血小板升高、淋巴细胞降低、畅通与病变动脉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保守治疗、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纤维蛋白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70岁、纤维蛋白原>4 g/L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的影响更大。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联合保守治疗,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易恢复,并发症少的优势。年龄增加、保守治疗、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纤维蛋白原升高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及疗效相关基因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佳丽 曾梓航 +5 位作者 刘嘉彬 张冉 李硕 孟详喻 李胜 李伟 《转化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肿瘤相关通路中的活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 目的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肿瘤相关通路中的活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转录组测序及相应临床数据;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人种、生存时间、吸烟年数、治疗效果、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浸润为临床表型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生存分析;利用GSCALite工具进行肿瘤相关的通路活性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中的GSE13507和GSE3167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鉴定出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及模块关键基因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上述8个基因在肿瘤相关通路中有一定活性。结论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基因在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并且参与了肿瘤相关通路,可能成为BLCA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时机对甲氨蝶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
12
作者 梁南芳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140-140,共1页
目的:就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时机对甲氨蝶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90例骨肉瘤患者,其中男50例,女4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患者。A组45例患者在输入甲氨蝶呤的同时... 目的:就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时机对甲氨蝶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90例骨肉瘤患者,其中男50例,女4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患者。A组45例患者在输入甲氨蝶呤的同时也服用朵贝氏液,在400ml温水中溶解100ml朵贝氏液,让患者在一天之内无次数限制地进行漱口。B组45例患者的漱口结束时间、漱口方法同A组,但是区别在于,B组45例患者是在输入甲氨蝶呤的第2天开始使用朵贝氏液漱口。结果:A组45例患者两组口腔黏膜分级:0级45例,1级2例,2级2例,3级0例。B组45例患者两组口腔黏膜分级:0级32例,1级8例,2级3例,3级2例。结论:应该将朵贝氏液漱口在加强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及时应用,以便能够改善甲氨蝶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漱口时机 甲氨蝶呤 复方硼砂含漱液 口腔溃疡 黏膜炎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威威 王林 +1 位作者 曾理 李健勇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并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患者137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2例;年龄≤45岁49例,〉45岁88例;肿瘤直径≤5 mm 36例,〉5 mm...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并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患者137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2例;年龄≤45岁49例,〉45岁88例;肿瘤直径≤5 mm 36例,〉5 mm 101例;肿瘤区纤维化72例,无纤维化65例;沙砾体22例,无沙砾体115例;肿瘤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6例,无伴发121例.采用χ2检验分析影响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结果 137例患者中央组淋巴结转移者52例(38.0%).年龄、肿瘤直径、纤维化、沙砾体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4.48、5.60、7.30、7.30,均P〈0.05).性别、肿瘤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结论 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肿瘤区域出现纤维化、沙砾体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冷冻切片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威威 张海萍 +1 位作者 吴敏 王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进行HER-2基因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进行HER-2蛋白检测,分析HER-2基因...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进行HER-2基因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进行HER-2蛋白检测,分析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98例胃癌标本中,16例(16.3%)HER-2基因扩增,82例(83.7%)无扩增;31例(31.6%)HER-2蛋白表达阴性,58例(59.2%)HER-2蛋白表达不确定,9例(9.2%)HER-2蛋白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不同强度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30/31)、12.0%(7/58)、88.9%(8/9), HER-2蛋白表达与其基因扩增有相关性(P<0.001)。 HER-2基因扩增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相关性(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2)。结论胃癌患者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结果有较高符合率,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不确定时和基因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建议进一步采用FISH检测HER-2基因。胃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威威 王林 董良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HER-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10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检测,对比HER-2蛋白表达结果及HER-2...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HER-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10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检测,对比HER-2蛋白表达结果及HER-2基因扩增状态,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0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35例.IHC检测HER-2蛋白0及+(阴性)、++(不确定)、+++(阳性)与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的符合率分别为94.5%(17/18)、23.5%(16/68)、94.7%(18/19).HER-2基因扩增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预后与HER-2基因扩增具有相关性.浸润性乳腺癌中HER-2蛋白表达阴性、 阳性的患者可选择性采用FISH进行确认;HER-2蛋白表达不确定的患者应常规采用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为临床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勇涛 罗顺祥 陈伯勋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诊断、MRI诊断、99Tcm-MDP SPECT和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检查是否发生骨转移,对各法诊断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ROC曲线分析,以肺癌...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诊断、MRI诊断、99Tcm-MDP SPECT和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检查是否发生骨转移,对各法诊断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ROC曲线分析,以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误诊率和漏诊率为衡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T、MRI和99Tcm-MDP SPECT误诊率比较,18F-FDG PET/CT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与CT和MRI漏诊率比较,18F-FDG PET/CT漏诊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与其他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误诊率显著降低、漏诊率明显低于CT和MRI。经过ROC分析,CT、MRI、99Tcm-MDP SPECT、18F-FDG PET/CTROC的曲线均位于机会线之上,18F-FDG PET/CTROC与其他方法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的显像方法,在肺癌及其骨转移灶的诊断和探测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胃腺癌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15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的表达以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林 李威威 张海萍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1)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48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151、ERK1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1)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48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151、ERK1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CD151、ERK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D151、ERK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58%(31/48)和56.25%(27/48),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10.42%(5/48)和16.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044、χ2=16.232,P均〈0.01);TNM分期Ⅲ期+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层、低分化患者CD151、ERK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未侵及浆膜层和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97、9.952、7.288、5.923,P值分别为0.030、0.002、0.007、0.031和χ2值分别为5.000、6.527、9.257、6.647,P值分别为0.025、0.011、0.002、0.036);随访至2017年6月,CD151、ERK1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D151、ERK1蛋白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χ2=6.032,P=0.036、P=0.014)。结论胃腺癌组织中CD151、ERK1蛋白呈明显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腺癌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白细胞分化抗原151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U型面膜固定红蜡片在放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可佳 宋锐 +2 位作者 刘志勇 倪刚 席青松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病变位置表浅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常需添加组织补偿物以改善剂量分布。目前常用的组织补偿物包括由厂家提供的固体水补偿物和自制猪皮补偿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易保存以及与患者皮肤贴合度差而无法起到剂量补偿作用的问... 病变位置表浅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常需添加组织补偿物以改善剂量分布。目前常用的组织补偿物包括由厂家提供的固体水补偿物和自制猪皮补偿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易保存以及与患者皮肤贴合度差而无法起到剂量补偿作用的问题。本研究介绍一种目前在口腔科常用的制模材料——红蜡片来制作放射治疗组织补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红蜡片 面膜固定 组织补偿物 放疗 U型 放射治疗 肿瘤患者
原文传递
双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王林 朱晓辉 +1 位作者 马国卫 李威威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胃癌、结肠癌及双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随访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Lynch综合征患者,分析13年间该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降结肠癌、胃癌、升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5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胃癌、结肠癌及双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随访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Lynch综合征患者,分析13年间该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降结肠癌、胃癌、升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58岁女性,2003年诊断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2009年诊断为降结肠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2012年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2016年诊断为升结肠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免疫组织化学为MSH2蛋白阴性、MSH6蛋白阴性、PMS2蛋白阳性、MLH1蛋白阳性;基因检测为MSH2基因p.I685fs位点缺失移码突变;MSH6基因p.T1085fs位点插入移码突变.结论 双突变Lynch综合征病例比较罕见,其异时性结肠癌原发肿瘤组织学形态极其相似.该类患者肿瘤发病率更高,发病部位更广泛,发病年龄更早,但预后优于散发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子宫内膜癌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双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间质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王林 李威威 马国卫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12例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H亚单位B(SDHB)及CD117、DOG-1,CD34...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12例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H亚单位B(SDHB)及CD117、DOG-1,CD34、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S-100,基因检测c-kit外显子第9、11、13、17号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外显子第12、18号,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多见,直径3~7cm;肿瘤细胞以上皮样为主,其中6例可见脉管内瘤栓。12例基因检测c-kit和PDGFRA均为野生型,免疫组织化学12例中SDHB均阴性,CD117、D0G-1、CD34均阳性表达,SMA、desmin、S-100蛋白皆阴性。结论综合肿瘤病理特征及SDHB蛋白免疫组织化学、c-kit和PDGFRA的基因检测可确诊SDH缺陷型GIST,此类肿瘤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特征,分子耙向治疗极少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 基因突变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