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国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0,共4页
从《离魂记》到《牡丹亭》、《聊斋志异》都存在一个兼顾爱情与亲情的传统,《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宝玉也不完全否定这个传统,所以我们不宜再从反传统的角度出发对宝玉出家作太多毫无保留的、非理性的肯定。贾宝玉出家不完全是由于爱情... 从《离魂记》到《牡丹亭》、《聊斋志异》都存在一个兼顾爱情与亲情的传统,《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宝玉也不完全否定这个传统,所以我们不宜再从反传统的角度出发对宝玉出家作太多毫无保留的、非理性的肯定。贾宝玉出家不完全是由于爱情的失意,他也没有完全断绝对家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爱情 亲情 贾宝玉
下载PDF
经典文学文本解读与人文素质的提高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8-221,共4页
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之本。现代高等教育由于受到科学本质主义的冲击,忽视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科学本质主义的影响下,教育者在文学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往往以抽象的理论代替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这种本质主义的教育方式,不利于... 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之本。现代高等教育由于受到科学本质主义的冲击,忽视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科学本质主义的影响下,教育者在文学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往往以抽象的理论代替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这种本质主义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诱导教师和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信息和方法论意识,进而导致盲目崇拜权威,学术霸权等不良学术态度的产生。因此,高等教育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在文科教学中应重视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进而实现审美超越,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本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科学主义 文学文本 人文素质
下载PDF
"互文性"理论涵盖的文学基础理论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永华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自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这个概念之后,"互文性"随即成为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标志性术语."互文性"作为一个关系性概念,囊括了文学作品之间互相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形式--人言己用、拼凑、掉书袋、旁... 自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这个概念之后,"互文性"随即成为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标志性术语."互文性"作为一个关系性概念,囊括了文学作品之间互相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形式--人言己用、拼凑、掉书袋、旁征博引、戏拟(parody)、模仿与仿作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基础理论 克里斯蒂 文学作品 旁征博引 创作研究 当代西方 解构主义 理论内涵 概念 后现代 标志性 关系性 文本 戏拟 传统
下载PDF
两种“先锋”都值得肯定——也谈先锋文学的终结与转型
4
作者 余志平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先锋文学的转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看待这种转型,如何评价先锋文学的价值与文学史地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先锋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当代文学从一元走向多元的真正的转折点,而先锋文学的转型... 先锋文学的转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看待这种转型,如何评价先锋文学的价值与文学史地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先锋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当代文学从一元走向多元的真正的转折点,而先锋文学的转型则是先锋文学的自我调整和超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先锋,转型的成功标志着先锋作家的成熟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终结 转型
下载PDF
反思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随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对话教学 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误区 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中的战争书写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华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98,共3页
萧红以其坚定的文学信念和女性敏锐的艺术感觉而超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拒绝了“抗战文学”的陈规,她带着自身强烈的生命体验走向战争中的边缘人物,关注人的命运,同情人的遭遇,从中发掘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直达人类生存的某些本质。
关键词 萧红 战争 人道同情 女性关怀
下载PDF
论《故事新编》的荒诞感 被引量:6
7
作者 江胜清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93,共4页
《故 事新 编》由 于内 容 和形 式 的独 特性 ,一 直是 中 国现 代文 学研 究 中一 个 广有 争论 的作 品 。本 文 认为 ,导致小 说 众说 纷纭 、争 论不 休 的根 本原 因 在于 作者 对 荒诞 感自 觉 不自 觉的 追 求。这种 荒诞 ... 《故 事新 编》由 于内 容 和形 式 的独 特性 ,一 直是 中 国现 代文 学研 究 中一 个 广有 争论 的作 品 。本 文 认为 ,导致小 说 众说 纷纭 、争 论不 休 的根 本原 因 在于 作者 对 荒诞 感自 觉 不自 觉的 追 求。这种 荒诞 感主 要 是由 小 说题 材本身 的 荒诞 性和 古今 杂 糅手 法 的运 用形 成的 。这 种 追求 ,不 仅创 造了 一 个历 史 与现 实交 织、古人 与 今人 同 台、真实 与 虚幻 相生 的艺 术 境界 ,拓 宽了 小说 的意 蕴 ;而且 化 腐朽 为神 奇 ,产生 一 种强 烈陌 生化 的 艺术 效 果;同 时还大 大 增强 了小 说的 战 斗性 ;但也 在 一定 程度 上 破坏 了 故 事新 编 整体 上的 完 美和 谐 。总 之,《故事 新编 就是这 样 一个 特殊 的存 在 ,它 显示 了一 个 杰出 作家 对 传统 的伟 大 嘲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故事新编》 荒诞感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复仇描写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平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100,共5页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有关女性复仇描写的篇章,但很少有人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复仇描写类型复杂多样,复仇女性的身份属类、复仇目的、复仇方式各有其不同之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复仇 复仇描写
下载PDF
文化复兴与国民性重建——论周作人对古希腊文化的误读 被引量:3
9
作者 黎杨全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9-133,共5页
在认为中国与古希腊都存在现世主义与中庸两种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周作人展开了中希文化进程的同构性想象,并企图复兴中国"孔孟时代"与古希腊相似的"灵肉一致"生活,重建国民性。然而,由于文化的误读与虚构,这种文化... 在认为中国与古希腊都存在现世主义与中庸两种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周作人展开了中希文化进程的同构性想象,并企图复兴中国"孔孟时代"与古希腊相似的"灵肉一致"生活,重建国民性。然而,由于文化的误读与虚构,这种文化复兴与国民性重建的"宏伟构想"最终陷入了理论与现实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希腊文化 文化复兴 国民性
下载PDF
美国NBPTS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与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乐中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年第2期48-52,共5页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是美国权威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它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建立了优秀教师评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这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充分...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是美国权威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它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建立了优秀教师评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这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教师素质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走以标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优秀教师 专业标准 评估
下载PDF
芥川《南京的基督》:病的隐喻与文化冲突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杨全 《日本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82-85,共4页
《南京的基督》是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评论界一般认为此小说表现了信仰与知性的矛盾,但若从深层解读,可以发现,《南京的基督》是一个充满了隐喻的文本,其主旨与知性、信仰等问题并无多大关系,而是隐晦地表现了芥川对... 《南京的基督》是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评论界一般认为此小说表现了信仰与知性的矛盾,但若从深层解读,可以发现,《南京的基督》是一个充满了隐喻的文本,其主旨与知性、信仰等问题并无多大关系,而是隐晦地表现了芥川对现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的反思与置疑,而这又折射出日本知识分子在传统向现代裂变过程中的"怀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南京的基督》 隐喻 文化冲突
下载PDF
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创作的价值分化与价值调整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水涛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乡村小说创作 价值分化 价值调整 90年代
下载PDF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山东地方特色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平 《蒲松龄研究》 2008年第2期24-31,共8页
《聊斋志异》中具有较为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涉及到的不少人物、事件、地名、方言、习俗、物产等内容,都与山东地区密切相关。它主要是因蒲松龄自身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及乡土观念等因素所导致。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山东 地方特色 生活环境
下载PDF
美国高中优秀语文教师专业标准及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乐中保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是美国最权威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它提出了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制定了高中优秀语文教师的十六条专业标准。这对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语文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充...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是美国最权威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它提出了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制定了高中优秀语文教师的十六条专业标准。这对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语文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语文教师素质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评价机制,走标准推动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优秀语文教师 专业标准 启示
下载PDF
中日“怪异儿”故事比较——以中国《豆囝》、《枣孩》与日本《桃太郎》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通过个案来分析比较中日“怪异儿”故事的异同,以此探究民间故事的共同性,以及故事背后隐藏的两国文化的特色。它们在叙事技巧、叙事心理(或人类普遍心理)、听众接受方面有一致性;在故事所体现的道德诉求、时代及文化背景方面有着鲜明... 通过个案来分析比较中日“怪异儿”故事的异同,以此探究民间故事的共同性,以及故事背后隐藏的两国文化的特色。它们在叙事技巧、叙事心理(或人类普遍心理)、听众接受方面有一致性;在故事所体现的道德诉求、时代及文化背景方面有着鲜明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异儿 《豆囝》 《枣孩》 《桃太郎》 平行类同 民族文化本土特色
下载PDF
论汉川善书的传播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4-237,共4页
国内民间活态表演的善书尚在湖北汉川留存。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汉川善书有以下特点:传播的思想观念是善恶报应,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叙事奇巧真实;虽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过去存在"知沟",但在当下并不明显,受者的显著特征是... 国内民间活态表演的善书尚在湖北汉川留存。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汉川善书有以下特点:传播的思想观念是善恶报应,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叙事奇巧真实;虽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过去存在"知沟",但在当下并不明显,受者的显著特征是消极抵触大众传媒;以群体传播模式传播,在传播中艺人运用了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压力等传播机制;其活态存在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惯性、好巫思想的延续、农商结合的生活格局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川善书 民间文化 活态表演 传播机制
下载PDF
论《水浒传》中的复仇描写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平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2-66,共5页
本文首先从复仇的动机和目的角度,归纳分析《水浒传》中众多复仇描写,探究梁山好汉走上反抗复仇道路的原因,进而分析这些复仇描写的自身特点,以增进人们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理解把握。
关键词 《水浒传》 复仇描写 自身特点
下载PDF
论《亮剑》的英雄塑造对传统军旅小说的突破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水涛 张飞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通过《亮剑》在英雄形象塑造手法和英雄认同标准两个层面而展开的讨论。其英雄塑造手法的翻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承接以理想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叙事模式的同时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在继承革命历史传奇英雄塑造手法的同时对先前的手... 通过《亮剑》在英雄形象塑造手法和英雄认同标准两个层面而展开的讨论。其英雄塑造手法的翻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承接以理想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叙事模式的同时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在继承革命历史传奇英雄塑造手法的同时对先前的手法进行消解。《亮剑》的英雄认同观念的变更主要表现为泛政治意识和文化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英雄塑造手法 英雄认同观念
下载PDF
论冯镇峦的两段《聊斋志异》评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国学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2期55-61,78,共8页
冯镇峦有两段评论对《聊斋志异》创作手法和思想倾向进行了精到的总结,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
关键词 冯镇峦 聊斋志异 评论
下载PDF
《珊瑚》中的婆母沈氏形象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平 《蒲松龄研究》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珊瑚》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描写婆媳矛盾冲突的著名小说,作品中的婆母沈氏凶悍而又怯懦、刁蛮刻薄而又知过能改,是一个性格丰富复杂、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研究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性格转化的过程及其原因,不仅可以促进人... 《珊瑚》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描写婆媳矛盾冲突的著名小说,作品中的婆母沈氏凶悍而又怯懦、刁蛮刻薄而又知过能改,是一个性格丰富复杂、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研究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性格转化的过程及其原因,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聊斋志异》这部小说名著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而且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家庭内部的婆媳关系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婆母 性格转化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