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枫杨总黄酮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的释放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
1
作者 杨锐 舒翊秦 +5 位作者 文晖杰 蔡熹 王震 张棽 向阳 吴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探讨枫杨总黄酮(PHSTF)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IA组)、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45 mg/kg)]、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90 mg/k... 目的探讨枫杨总黄酮(PHSTF)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IA组)、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45 mg/kg)]、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90 mg/kg)]、雷公藤多苷片组[CIA+TPG(10 mg/kg)],5只/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二次免疫结束后,枫杨总黄酮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HE染色检测踝关节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IHC)检测踝关节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的表达水平。建立细胞模型,设立枫杨总黄酮不同剂量组(0、12.5、25、50、100、200μg/mL),利用CCK-8探索PHSTF用药浓度,采用迪夫快速染色法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形态;设立对照组(Control),佛波酯(PMA)刺激中性粒细胞模拟NETs形成建立模型组(PMA),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100μg/mL)],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200μg/mL)]。Western blotting检测枫杨总黄酮干预后NETs标志性蛋白Cit-H3,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it-H3的表达观察NETs形成。结果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枫杨总黄酮可明显改善CIA大鼠踝关节的肿胀程度(P<0.05),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P<0.05),显著改善踝关节组织病理程度,降低血清以及踝关节软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浓度,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P<0.05)。体外实验中,枫杨总黄酮并未对中性粒细胞活性有明显影响(P<0.01),此外枫杨总黄酮显著抑制P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P<0.05)。结论枫杨总黄酮可以通过抑制NETs的产生,达到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杨总黄酮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