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被引量:49
1
作者 许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更显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下载PDF
外伤性脾切除对血小板的影响及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正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184-184,186,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脾切除术前和术后每2日监测血小板变化,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升高至400×109/L以上者,单独或联合应用抗凝药和抗血... 目的观察并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脾切除术前和术后每2日监测血小板变化,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升高至400×109/L以上者,单独或联合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多数在药物治疗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升高,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物可避免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加而引起的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血小板 治疗
下载PDF
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罗耀兵 江建新 +2 位作者 张岚 刘涛 彭登发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SAP伴PPC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57例和开腹组53例,内镜组给予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SAP伴PPC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57例和开腹组53例,内镜组给予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使用t检验;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镜组和开腹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0.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0±41.2)min和(100.5±30.1)ml,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肛门排气时间、灌洗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0.8)d、(10.5±1.7)d和(21.2±4.5)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分别为(32.3±13.8)g/L、(110.0±24.1)g/L和(55.1±16.2)g/L,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7.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SAP伴PPC,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胰腺假囊肿 内窥镜检查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