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爱《小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研究》 1996年第5期40-40,共1页
我与《小学教学研究》有12年的交往,可说是感情最深厚了,但绝没有丝毫的偏袒之意。我总是思考着一个不解的问题:《小学教学研究》并没有贴上“全国核心期刊”的标签,而在全国有很好的影响,拥有众多的读者、作者,并且受到教研人员和教师... 我与《小学教学研究》有12年的交往,可说是感情最深厚了,但绝没有丝毫的偏袒之意。我总是思考着一个不解的问题:《小学教学研究》并没有贴上“全国核心期刊”的标签,而在全国有很好的影响,拥有众多的读者、作者,并且受到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普遍关注,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随机抽样10年来的1118篇文章(其中语文728篇,数学336篇)中,名家122篇,占11%;一般教研人员477篇,占42.6%;教师519篇,占46.4%。从抽样数据表明,《小学教学研究》深深扎根于肥田沃土之中,根基稳实,从基层来一回到基层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学研究 教研人员 人教社
下载PDF
谈谈语感的形成
2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4年第6期10-11,共2页
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尤其值得咀嚼推敲的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本质的反映,也是对语言文字想象、联想思维的感知活动,这种感知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关键词 祖国语言文字 感知活动 联想思维 内心视象 心理现象 思维加工 “三多” 共呼吸 人物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写写练练——也谈阅读课堂教学评价
3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研究》 1996年第4期7-8,共2页
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不论是“定量”的,“定性”的,都是一种模糊评价法。当前评价阅读课堂教学有一种重“评价内容”,轻“评价形式”的倾向,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种直观形式,其教学内容是通过直观形式暴露出来的。“人脑本来就具有模糊性思... 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不论是“定量”的,“定性”的,都是一种模糊评价法。当前评价阅读课堂教学有一种重“评价内容”,轻“评价形式”的倾向,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种直观形式,其教学内容是通过直观形式暴露出来的。“人脑本来就具有模糊性思维的特点”。(康德语)。在评价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即模糊状态的呈现)是“形式”的东西,而形式服务于内容。因此,评价一堂阅读课主要依赖于教学形式,而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项指标是呈“网状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 阅读课 教师素质 阅读教学 教学内容 阅读过程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教学目标 琅琅
下载PDF
同义词的误区及其教学
4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研究》 1994年第11期8-10,共3页
汉语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因为拥有数量极为丰富的同义词。同义词所构成的妙词巧语,给了语言无限的风采,但也给了人们的困惑。特别是给新学习语言的儿童带来了困难,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走进同义词的误区。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学习语言 少年闰土 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过程 凡卡 搭配错误 不自觉 对比联想 技能化
下载PDF
语言训练不容忽视的“言语形式”
5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研究》 1995年第9期1-2,共2页
“语言训练”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就“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而言,重谁、轻谁,仍存在较大分歧。请看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李时珍》一课中“他想……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重点句的片断。甲老师出... “语言训练”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就“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而言,重谁、轻谁,仍存在较大分歧。请看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李时珍》一课中“他想……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重点句的片断。甲老师出示小黑板,四个思考题: 1.读第四段(4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 言语形式 思想内容 语言文字训练 李时珍 言语内容 语文教学 训练过程 运用语言 训练程序
下载PDF
小语教学偏离语言训练的本质症结
6
作者 覃章俊 《小学教学研究》 1995年第10期3-4,共2页
中国当代语文界泰斗吕叔湘先生尖锐指出:“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其“怪事”归于小语文教学长期偏离语言训练的轨道,其离轨的本质症结,又归于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欠妥。其一,用价值论... 中国当代语文界泰斗吕叔湘先生尖锐指出:“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其“怪事”归于小语文教学长期偏离语言训练的轨道,其离轨的本质症结,又归于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欠妥。其一,用价值论的观点,看看《李时珍》一课的价值取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 思想感情 李时珍 课文内容 自然段 语文教材
下载PDF
文章的“隐含背景”及其教学
7
作者 覃章俊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1期67-67,共1页
“背景”是指文章中人物或事件所处历史的或现实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进入那个特定的环境里,才能对文章中的人和事物有识有感。小语教材中的背景是以“典型背景段”(开头一段简括的交代)而“... “背景”是指文章中人物或事件所处历史的或现实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进入那个特定的环境里,才能对文章中的人和事物有识有感。小语教材中的背景是以“典型背景段”(开头一段简括的交代)而“隐含背景”(含在字里行间的有关背景词语)两种形式出现的。“典型背景段”学生一眼如故,而“隐含背景”往往只言片语,学生很难把握。大凡这类教材都是从古今中外名篇巨著中节选而来的,不可能有“典型背景段”,必须扑捉隐含背景的词语。例如《一分试验田》中的“浮夸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 历史环境 政治环境 外国作品 思想教育 虚报成绩 时间概念 八年 谢冰心 朝鲜人民
原文传递
抓文章思路八法
8
作者 覃章俊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1-31,共1页
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探索抓文章思路的规律,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探索抓文章思路的规律,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把握文章中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就抓文章思路的方法,作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 课文内容 八法 题眼 段落大意 火柴梗 提示法 联想法 发展顺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