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陈酿方式对白葡萄蒸馏酒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汪江波 陈家豪 +5 位作者 夏啸 张娟 何超 蔡凤娇 张瑞景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为了提高酒体品质,改善酒体的风格,该研究分别采用轻度橡木片(LOC)、中度橡木片(MOC)及重度橡木片(HOC)结合超声处理的方式对白葡萄蒸馏酒进行陈酿,对其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聚类分析(... 为了提高酒体品质,改善酒体的风格,该研究分别采用轻度橡木片(LOC)、中度橡木片(MOC)及重度橡木片(HOC)结合超声处理的方式对白葡萄蒸馏酒进行陈酿,对其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重度橡木片结合超声的陈酿方式制备白葡萄蒸馏酒的品质更佳,其酒体总酸、总酚含量及非酒精挥发物总量分别为0.14 g/L、69.47 mg/L、2.97 g/L,感官评分为79.67分;酒体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从19种增加至22种,酯类物质种类从13种增加至15种;CA和PCA结果表明,与重度橡木片陈酿酒样相比,结合超声处理酒样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增多,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下降,尤其是乙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六酸乙酯等酯类物质。该陈酿方法可以提高酒体品质,为蒸馏酒陈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葡萄蒸馏酒 陈酿方式 橡木片 品质分析
下载PDF
己酸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
2
作者 汪江波 朱嘉璐 +5 位作者 荣光玉 金维君 何超 张瑞景 蔡凤娇 徐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目的探究己酸菌微胶囊化及其在无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己酸菌微胶囊,通过单因素筛选、Box-Behnkn实验设计和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得到最佳的己酸菌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结果制备己酸菌微胶囊... 目的探究己酸菌微胶囊化及其在无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己酸菌微胶囊,通过单因素筛选、Box-Behnkn实验设计和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得到最佳的己酸菌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结果制备己酸菌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1.71%、氯化钙浓度2.85%、固化时间37 min,此时活菌数达到最高,为2.17×10^(8)个/g。对制备好的己酸菌微胶囊进行浓香型白酒无窖泥发酵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组酒样中的己酸乙酯含量为4.20 mg/100 mL,比空白组酒样(0.20 mg/100 mL)提高了20倍。结论本研究酿造的白酒无色透明,酒体谐调,具有窖香风味,浓香风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微胶囊 活菌数 工艺优化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板枣发酵酒的生产工艺优化及体外消化
3
作者 汪江波 薛超越 +5 位作者 朱嘉璐 何超 沈艳 蔡凤娇 张瑞景 徐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50,共8页
为改善枣酒的品质,丰富枣酒香气,生产出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的板枣果酒。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消化实验对其发酵前后在胃肠道中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枣酒的最佳辅... 为改善枣酒的品质,丰富枣酒香气,生产出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的板枣果酒。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消化实验对其发酵前后在胃肠道中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枣酒的最佳辅料为山楂,最优发酵条件为:山楂与板枣的比例为1:2.96(w/w),发酵温度29℃,浸提温度45℃,感官评分为81.66分。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板枣发酵酒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胃消化结束后分别提升了16.19%、22.15%和13.09%,在肠消化结束后提升了42.06%、22.31%和85.80%。本研究为板枣发酵酒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枣酒 理化性质 抗氧化能力 发酵工艺 体外消化
下载PDF
固液结合酿造酱香风味白酒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凤娇 赵艳芸 +4 位作者 朱嘉璐 许洁 何超 向桂晶 汪江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 缩短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探索新型酱香风味白酒酿造工艺。方法 采用固液结合的酿造方式,30%(质量比)原料整粒蒸煮拌曲后高温堆积,70%原料粉碎后加浆液态糊化糖化,将两者混匀添加高温大曲和芽孢杆菌,分阶段控温发酵... 目的 缩短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探索新型酱香风味白酒酿造工艺。方法 采用固液结合的酿造方式,30%(质量比)原料整粒蒸煮拌曲后高温堆积,70%原料粉碎后加浆液态糊化糖化,将两者混匀添加高温大曲和芽孢杆菌,分阶段控温发酵。对高温大曲添加量、芽孢杆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酒醅pH、酸度、还原糖和酒精度的变化,测定原酒中的风味成分,结合感官品评确定单因素,再进行正交实验,以酸度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优化发酵工艺。结果 添加30%高温大曲,堆积48 h,添加2.0%芽孢杆菌, 1~10 d控温30℃, 11~24 d控温40℃发酵为最优酿造工艺,蒸馏所得原酒酸度为0.79g/L,总酯含量为1.12g/L,感官评分为87分。结论 采用本工艺酿造的酱香风味白酒清亮透明,酒体醇和,酱香较明显,有空杯香,风格较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结合 酱香风味 白酒
下载PDF
不同储藏环境对铁皮石斛配制酒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汪江波 叶成玉 +5 位作者 蒋祥瑞 张瑞景 蔡凤娇 何超 向桂晶 徐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74-28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储藏环境对铁皮石斛配制酒(Dendrobium officinale blended liquor,DBL)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储藏环境下DBL外观、风味、功效成分和酒体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评价其稳定性。结果在12周的储藏期内,低温(-10℃)储藏最... 目的探究不同储藏环境对铁皮石斛配制酒(Dendrobium officinale blended liquor,DBL)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储藏环境下DBL外观、风味、功效成分和酒体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评价其稳定性。结果在12周的储藏期内,低温(-10℃)储藏最有利于保持DBL外观、功效成分含量和酒体抗氧化活性的稳定,并且有助于保留药香、减弱糟味,但谐调感、净爽感有所变差,储藏期内DBL的整体感官变化不明显,风味成分总含量略有下降。高温(45℃)储藏对维持DBL外观、功效成分含量和酒体抗氧化活性的稳定效果较差,但有助于DBL整体感官,特别是谐调、劲爽和陈香方面的提升,风味物质中醛酮类、酯类含量下降,醇类、酸类增加。光照储藏会严重破坏DBL外观、风味、功效成分含量和酒体抗氧化活性,各类风味成分变化趋势与高温储藏相似,但风味成分总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在低温(-10℃)储藏最有利于保持DBL的稳定,且有助于保留药香、减弱糟味。本研究为配制酒行业选择合适的储藏环境,进而提高货架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配制酒 酒体稳定性 储存条件 风味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白葡萄酒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娟 滕瑞男 +3 位作者 陈家豪 蔡凤娇 张瑞景 何超 《酿酒》 CAS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白葡萄酒是以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勾调等工艺制成的酒精饮料,具有果香浓郁、酒体醇厚、口感圆润清爽、香气成分丰富等特点。系统的介绍了白葡萄酒中白黎芦醇、单宁、黄酮、原花青素以及有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种... 白葡萄酒是以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勾调等工艺制成的酒精饮料,具有果香浓郁、酒体醇厚、口感圆润清爽、香气成分丰富等特点。系统的介绍了白葡萄酒中白黎芦醇、单宁、黄酮、原花青素以及有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种类和功效,并分析了生产工艺对其含量的影响,为白葡萄酒功能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葡萄酒 功能性成分 白黎芦醇 单宁 原花青素
下载PDF
铁皮石斛配制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江波 蒋祥瑞 +6 位作者 叶成玉 饶建军 蔡凤娇 张瑞景 王郑荣 何超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技术和响应面法研究铁皮石斛配制酒(DBL)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DBL及其提取物(DBL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BL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 h,超声功率504 W,石斛粉添加量10 g/100 mL,酒精度51%vol。在此... 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技术和响应面法研究铁皮石斛配制酒(DBL)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DBL及其提取物(DBL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BL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 h,超声功率504 W,石斛粉添加量10 g/100 mL,酒精度51%vol。在此优化条件下,DBL中的石斛多糖、石斛多酚、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含量分别为20.71 mg/mL、391.8μg/mL、205.9μg/mL和11.5μg/mL,功效成分加权得分为80.6分,感官得分为81.4分。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DBL和DBLE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944μg/mL和1239μg/mL、240μg/mL和642μg/mL;DBL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铁氰化钾还原能力(A_(700 nm)值)分别为84.15%、94.05%和1.37。结果表明石斛酒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配制酒 制备工艺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下载PDF
焦香风味特征白酒酿造原料的焙烤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江波 孙魁 +3 位作者 蔡凤娇 张瑞景 何超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以大麦和小麦为原料,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焙烤处理前后原料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香气活性值(OAV)评价焙烤工艺条件对原料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焙烤后原料酿造白酒,评价焙烤工艺对白... 以大麦和小麦为原料,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焙烤处理前后原料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香气活性值(OAV)评价焙烤工艺条件对原料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焙烤后原料酿造白酒,评价焙烤工艺对白酒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焙烤处理后,原料的焦香风味成分增加15种。PCA结果表明,焙烤原料的主要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吡嗪类;产生焦香风味物质最多的焙烤条件为温度220℃、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对焦香风味影响较大的物质(OAV>5)包括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与未焙烤原料制备白酒相比,焦香风味成分含量增加,吡嗪含量较高(20.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和小麦 焙烤处理 焦香风味 SPME-GC-MS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酿造微生物对白酒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燕明 叶成玉 +5 位作者 陈家豪 蔡凤娇 李大海 文尚瑜 何超 张瑞景 《酿酒》 CAS 2021年第6期10-15,共6页
白酒酿造是涉及多菌种繁殖代谢的传统自然发酵过程,探寻酿造微生物与白酒风味之间的关系对于白酒生产工艺优化和白酒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对白酒风味形成的贡献关系进行介绍,... 白酒酿造是涉及多菌种繁殖代谢的传统自然发酵过程,探寻酿造微生物与白酒风味之间的关系对于白酒生产工艺优化和白酒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对白酒风味形成的贡献关系进行介绍,并分析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白酒酿造微生物和白酒风味质量改善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酿造微生物 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