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1
作者 申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民族院校的研究生对比其他普通院校和其他学校其他层次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研究生党建工作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对这些共性和个性的研究,探讨研究生党建如何创新性地开展,找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研究生 党建工作
下载PDF
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
2
作者 徐铜柱 胡卫兵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6-100,共5页
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习动机复杂、重专业轻政治、个体意识突出、功利倾向明显等方面。当前应积极推行"五个结合",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国家政策地区发展规划相... 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习动机复杂、重专业轻政治、个体意识突出、功利倾向明显等方面。当前应积极推行"五个结合",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国家政策地区发展规划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增强抗压能力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院校
下载PDF
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探析
3
作者 金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认为地方民族院校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相对较薄弱。提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做到合理倾斜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优化培养资源,建构研究生教育质... 认为地方民族院校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相对较薄弱。提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做到合理倾斜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优化培养资源,建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使地方民族院校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族院校 研究生教育 教育方法 智力资源
下载PDF
土家族聚居区域结构稳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申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特殊的土家族性格使得其居住区域结构稳定,从而为土家人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宽阔开放的领域,在民族性格内化的过程中,内部结构和土家人的外部环境的组织与编排更趋合理,构筑了稳固的单元结构。
关键词 聚居区域 民族性格 土家族
下载PDF
大众传媒对农村社会交往转型的影响——鄂西南农村受众调查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华 《今传媒》 2008年第6期23-24,共2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为现代传媒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农民对现代传媒的接触与使用对其社会交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就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农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媒介发展与农民...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为现代传媒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农民对现代传媒的接触与使用对其社会交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就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农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媒介发展与农民社会交往转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鄂西南 受众调查 农村 大众传媒 转型 西部大开发战略 现代传媒
下载PDF
“两路”建设对恩施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4-46,共3页
恩施州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区,交通瓶颈长期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两路"的建设,恩施州交通状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并成为连接大西南和大西北的交通枢纽。文章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两... 恩施州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区,交通瓶颈长期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两路"的建设,恩施州交通状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并成为连接大西南和大西北的交通枢纽。文章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两路"建设对恩施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增长
下载PDF
从祭祀仪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撒叶儿嗬”的当代嬗变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心林 徐红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7,共5页
"撒叶儿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一种独具特色的丧葬仪式,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特别是在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撒叶儿嗬"在形式和内涵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本文从&q... "撒叶儿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一种独具特色的丧葬仪式,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特别是在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撒叶儿嗬"在形式和内涵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本文从"撒叶儿嗬"的基本面貌、社会功能以及传承方式三个方面对其当代嬗变做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撒叶儿嗬” 祭祀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