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术前不同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 1
-
-
作者
马娜
-
机构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10-151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效果及对病灶内恶性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1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放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3DCRT,观察组实施VMAT,两组其他治疗方式相同,同期放化疗结束后6~8周后行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肛率及R0切除率]、术后TNM分期及病理缓解情况、术前活检与手术切除病灶内抑癌基因及侵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R0切除率更高,术后TNM分期更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除病灶中MTDUI、Runx3及p53表达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手术切除病灶内MMP-9及Slug表达水平更低,TIMPI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VMAT放疗技术可明显提高LARC患者R0切除率,并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
-
关键词
直肠癌
三维适形放疗
容积调强弧形放疗
疗效
凋亡
侵袭
-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张冰沸
吴爱萍
刘志刚
马文璠
唐红
-
机构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支架植入术(PTAS)等方法进行综合介入治疗,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86.4%(32/37),PTA后植入支架9枚,术后所有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术后踝肱指数平均(0.39±0.28)和(0.82±0.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7.50%(28/32)、81.25%(26/32)。结论综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创伤小、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
介入治疗
疗效观察
-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冰沸
吴爱萍
刘道军
王义刚
唐红
-
机构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放射科介入室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704-2706,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联合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或)MRI明确诊断的CHL患者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行PLE和明胶海绵微粒(350~560μm)栓塞治疗,栓塞方法采用"超低压间断栓塞法"。平阳霉素平均用量为(5.1±1.3)mg;超液化碘油平均用量为(7.2±2.2)ml;明胶海绵微粒平均用量为(12.5±3.6)mg。观察治疗前后1、3、6、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瘤体直径治疗前平均为(8.3±1.9)cm,治疗后平均为(2.8±0.9)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7,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CHL安全有效、创伤小,娴熟的插管技术、耐心地超低压间断栓塞是治疗CHL的关键。
-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海绵状
栓塞
治疗性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明胶海绵
吸收性
-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Hemangioma, cavernous
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Ping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
Gelatin sponge, absorbable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MR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
- 4
-
-
作者
邓勇
-
机构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51-154,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接受 MRI检查的60例宫颈癌病人,并与手术、探查相对照。结果:MRIT2WI显示,肿瘤具有高信号、均匀或者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T1WI表现为等或弱信号,增强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与手术病理及临床手术检查结果比较,除了3例1 a期的宫颈癌的影像表现为假阴性外,其余57例均与手术、临床表现及分期相符, MRI分期的正确率为57/60,为95.00%。病理显示中、晚期宫颈癌的发生率为83.33%(50/60);MRI对于放射治疗前中、晚期宫颈癌的诊断正确率为100%(50/50)。一共60例患者当中,其中(1)52例经放射治疗后,患者的 MRI显示,肿瘤体积明显减小,局部宫颈三层结构不清晰,短T2长T1信号,宫体、直肠、膀胱、盆腔等部位没有异常,宫颈切片检查显示纤维结缔组织;(2)与放射治疗前比较,5例仅仅表现为病灶体积和范围均较前明显减小。(3)2例术后右侧附件有一处等T1及等T2型软组织病灶,边缘不明显,有轻微强化;(3)1例经放射治疗后发现子宫颈肿瘤侵犯膀胱后壁和阴道,子宫和膀胱的脂肪腔消失。结论MRI能准确地判断宫颈癌的大小,并能在放射治疗后准确地检测到病灶的转移、浸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
-
关键词
MRI
宫颈癌
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临床价值
-
分类号
R45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研究
- 5
-
-
作者
周芹
-
机构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3-66,共4页
-
文摘
探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筛查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疑似早期肺癌健康体格检查者临床资料,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X线组)、低剂量螺旋CT扫描(表示为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常规剂量组),以病理学为标准,统计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的断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肺结节66例、早期肺癌34例;X线组早期肺癌检出率76.47%、灵敏度52.94%、特异度87.88%、准确度76.00%,低于低剂量组94.12%、88.24%、96.97%、94.00%,低于常规剂量组97.06%、94.12%、98.48%、97.00%(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总管求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等辐射评价指标水平较常规剂量组低(P<0.05),图像质量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 早期肺癌筛查中螺旋CT扫描诊断效能较高,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差异不大,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临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同时降低辐射影响,适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
-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早期肺癌
低剂量
临床诊断
-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