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及时机对后循环动脉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尹璋星 赵文旭 +1 位作者 刘瑛 谢涛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及时机对后循环动脉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3d之内)、中期组(4~14d)、延期组...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及时机对后循环动脉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3d之内)、中期组(4~14d)、延期组(超过14d),分别为15例、13例、12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患者4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扩大翼点入路(11例)、翼点入路(9例)、颞下入路(13例)、乙状窦后入路(7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不同入路方式及手术时机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期组、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预后优良率和中期组、延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翼点入路手术总有效率、预后优良率均明显低于扩大翼点、颞下、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翼点、颞下、乙状窦后入路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及时机均会对后循环动脉瘤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入路方式,可显著提高疗效,预后良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入路方式 时机 后循环动脉瘤
下载PDF
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一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296例外伤性脑疝患者,根据其Glasgow评分和不同手术时间窗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小组间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组(Glasgow6~8≤3h)72例患者中,8例发生不同...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296例外伤性脑疝患者,根据其Glasgow评分和不同手术时间窗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小组间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组(Glasgow6~8≤3h)72例患者中,8例发生不同程度脑梗死,梗死率11.11%。B组(Glasgow6~8,〉3h)83例患者中,术后梗死29例,梗死率34.93%,B组术后梗死率明显高于A组(χ2=12.05,P=0.00);C组(Glasgow3~5,≤2h)67例患者中,9例发生不同程度脑梗死,梗死率13.43%,D组(Glasgow3~5,〉2h)74里患者中,术后梗死31例,梗死率41.89%,D组梗死率明显高于C组(χ2=14.01,P=0.00)。结论外伤性脑疝患者,越早手术其术后脑梗死发生率越低,超过最佳手术时间窗的患者,应警惕术后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间窗 外伤性脑疝 脑梗死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彭一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3-09收治的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3-09收治的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2组患者的病死率、治愈率、总有效率等,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病死率、治疗后1d、治疗后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效果好、损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软通道 小脑血肿 四脑室出血
下载PDF
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旭 胡翠华 胡绪海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14-414,41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60例,常规组57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大黄组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60例,常规组57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大黄组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例(8.5%),常规组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20.4%),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大黄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复方丹参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旭 戴莉 +1 位作者 陆业平 胡绪海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16-216,共1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SAH的治疗经验。其中70例按常规治疗(常规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丹参组)。结果丹参组临床治愈率、重残率与常规...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SAH的治疗经验。其中70例按常规治疗(常规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丹参组)。结果丹参组临床治愈率、重残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对颅脑损伤并SAH有明显辅助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丹参
下载PDF
紫花膏在治疗Ⅲ度溃疡期压疮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乐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紫花膏 压疮 溃疡 应用
下载PDF
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9
7
作者 陆业平 郭一新 +2 位作者 赵文旭 胡绪海 曹以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标准,伤后半年进行评定,死亡19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8例,病死率47.5%。结论正确认识重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标准,伤后半年进行评定,死亡19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8例,病死率47.5%。结论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给予积极有效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急性脑膨出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UBE2S和CCN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璋星 赵文旭 +3 位作者 廖黎庆 刘瑛 谢涛 余华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和泛素结合酶E2S(UBE2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106例,取114例脑出血或外伤进行颅内减压的患者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和泛素结合酶E2S(UBE2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106例,取114例脑出血或外伤进行颅内减压的患者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记(WB)法测定受试者脑组织中CCNB1和UBE2S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探究二者表达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CCNB1和UBE2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CCNB1和UBE2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P<0.05)。CCNB1和UBE2S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瘤周水肿、浸润程度有关(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表明,脑胶质瘤组织中CCNB1和UBE2S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0,P<0.05)。CCNB1高表达、UBE2S高表达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CCNB1低表达、UBE2S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低分化、CCNB1高表达、UBE2S高表达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NB1和UBE2S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脑胶质瘤组织分化程度、瘤周水肿、浸润程度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可能成为评定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胞周期蛋白B1 泛素结合酶E2S 预后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1
9
作者 陆业平 赵文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出血量25~100mL,术后3d内意识清醒16例,术后1周内清醒14例,术后2周内清醒9例...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出血量25~100mL,术后3d内意识清醒16例,术后1周内清醒14例,术后2周内清醒9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应激性溃疡并多器官衰竭。45例治愈及好转,其中ADL1级14例,ADL2级16例,ALD3级9例,ALD4级6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有效减轻脑损伤,较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丽蕊 张艳冰 +3 位作者 杨吉安 林璞旋 唐燕娣 陈秋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73-79,共7页
背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早期预警和病情判断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02-01至2020-05-01在武... 背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早期预警和病情判断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02-01至2020-05-0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COVID-19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以发热、咳嗽入院的普通肺炎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同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患者临床资料。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中性粒细胞计数(N)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胆碱酯酶(ChE)、Ca^(2+)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Ca^(3+)T淋巴细胞、Ca^(4+)T淋巴细胞、Ca^(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死亡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高血压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咳嗽性质为湿咳、起病合并头痛、疾病分型为重症者占比及ALT、AST、CRP高于生存患者,L及Ca^(3+)T淋巴细胞、Ca^(4+)T淋巴细胞、Ca^(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生存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咳嗽性质为湿咳、起病合并头痛、疾病分型为重症、CRP≥40.3 mg/L、Ca^(3+)T淋巴细胞水平<1 289个/μl、Ca^(4+)T淋巴细胞水平<560个/μl、Ca^(8+)T淋巴细胞水平<522个/μl是COVID-19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普通肺炎患者相比,COVID-19患者肝功能及淋巴细胞功能损伤更为严重,免疫力更差。且年龄≥60岁、咳嗽性质为湿咳、起病合并头痛、疾病分型为重症、高水平CRP及低水平Ca^(3+)、Ca^(4+)、Ca^(8+)T淋巴细胞是COVID-19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查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