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1
作者 董永辉 陆成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
文章以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以“I DO”理论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IPAD”模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即基于Idea(想法)、Project(项目)、Action(行动)、Development(发展)四个层次进行普及化、个性化... 文章以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以“I DO”理论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IPAD”模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即基于Idea(想法)、Project(项目)、Action(行动)、Development(发展)四个层次进行普及化、个性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基础、实训、实践、孵化”四阶段培育,通过对接产业(Industry)、研发产品(Product)、聚焦应用(Apply)、实现分享(Deliver),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载体从“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演变。文章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效果,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 构建 实证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陆成龙 张业明 董永辉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9-72,共4页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高校正逐步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的范畴。但其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给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带来较大困难。通过探讨创新创业的意义和目前存在...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高校正逐步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的范畴。但其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给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带来较大困难。通过探讨创新创业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再理解,以“就业创业”为核心内容,提出了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措施:重新认知创新创业、设置创新课程、提升师资的专业素质、增加实践教学机会、完善和培养学业发展的新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新架构,分阶段开展教育,以走出目前创新创业课程的误区,突出个性化发展,形成自主规划与社会需求更加契合的教学形式,使创新创业教育行之有效,把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社会需求导向 就业创业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永辉 陆成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64,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即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学生的创业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业个性、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路径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特征与发展对策——以H市为例
4
作者 董永辉 陆成龙 +1 位作者 汪洪艳 贺子斌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章以H市为例,探析了疫情背景下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征。新就业形态已在H市各个行业领域“普遍开花”,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快速,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对传统行业的交叉、渗透、支持... 文章以H市为例,探析了疫情背景下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征。新就业形态已在H市各个行业领域“普遍开花”,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快速,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对传统行业的交叉、渗透、支持最为广泛。基于此,文章提出H市新就业形态发展对策:构建“政策体系”,精准施策持续扩大岗位供给;构建“对接体系”,精准匹配促进供需资源对接;构建“培育体系”,精准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构建“堤防体系”,精准保障强化劳动权益保护,使新就业形态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形成新格局,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新业态 特征 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