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茯苓代料栽培配方 被引量:6
1
作者 汪琦 付杰 +3 位作者 万鸣 黄鹤 王克勤 冯汉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45-2449,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松木块粉碎物、松木枝、松木屑及农副产品等,优选出茯苓代料栽培的最佳配方。方法:先对11个配方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松木块粉碎物、松木枝、松木屑、玉米芯、玉米粒为配方原料。而后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以不同的五种原料为... 目的:研究利用松木块粉碎物、松木枝、松木屑及农副产品等,优选出茯苓代料栽培的最佳配方。方法:先对11个配方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松木块粉碎物、松木枝、松木屑、玉米芯、玉米粒为配方原料。而后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以不同的五种原料为平行因素,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方案,从20个配方中选取平均产量高、存活率高、三萜含量高的7组配方进行综合评价,从中优选出最佳比例的配方。结果:松木块粉碎物14%、松木枝14.02%、松木屑52.72%、玉米芯9.33%、玉米粒9.92%为最佳比例配方。结论:优选出的茯苓代料栽培配方为最佳配方,可用于代替松树段木栽培茯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代料栽培 均匀设计 最佳配方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茯苓中7种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万鸣 黄超 +5 位作者 杨玉莹 罗心遥 叶晓川 丁影 董琼 陈树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01-2106,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茯苓药材中7种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差异性,为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产地的36批茯苓药材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3-表去氢土莫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茯苓药材中7种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差异性,为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产地的36批茯苓药材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3-表去氢土莫酸、3-O-乙酰基-16α-羟基-氢化松苓酸、去氢茯苓酸、茯苓酸、松苓新酸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Acclaim 120 C18,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36批不同产地茯苓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7种三萜类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均不低于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4%~104.04%(RSD为0.54%~1.55%,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3.0%(n=6);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0%(n=2)。不同产地样品之间7个指标成分的单一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差异不明显(多数样品总含量分布在1.3~1.9 mg/g之间)。经聚类分析,36批样品共聚为5类,即S27单独聚为第Ⅰ类,S30、S34聚为第Ⅱ类,S2、S8、S9聚为第Ⅲ类,S10、S11、S12、S14聚为第Ⅳ类,其余26批样品聚为第Ⅴ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均良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茯苓药材中上述7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各产地茯苓药材的质量总体差异不显著,大部分产区的茯苓含量均一、质量稳定,仅少部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三萜类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茯苓种质资源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琦 付杰 +4 位作者 冯汉鸽 黄鹤 万鸣 王克勤 罗远菊 《湖北中医杂志》 2020年第7期52-55,共4页
茯苓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及药食两用资源,其物种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Woifpo1ia cocos(Schw.Ryv.et Gil-bn的干燥菌核)。又名松腴、茯兔、安灵、白茯苓、松木薯、松苓等。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茯苓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及药食两用资源,其物种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Woifpo1ia cocos(Schw.Ryv.et Gil-bn的干燥菌核)。又名松腴、茯兔、安灵、白茯苓、松木薯、松苓等。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1]。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聚糖(占干燥菌核的93%)、三萜、树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生物学特性 菌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