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联合血清miR-495预测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梦平 肖亚迪 +1 位作者 李莹 彭万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miR-495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5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根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化疗反应良好组与较差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miR-495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5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根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化疗反应良好组与较差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ADC值、血清miR-495水平。分析ADC值、血清miR-495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病理分析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化疗反应良好,15例患者化疗反应较差。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反应较差组肿瘤≤8 cm的患者占20.0%,Ⅲ期患者占66.7%,而反应良好组肿瘤≤8 cm的患者占85.7%,Ⅲ期患者占28.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化疗反应较差组,反应良好组的ADC值和血清miR-495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495水平与ADC值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23)。ADC值单独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724(95%CI:0.579~0.841),miR-495水平单独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667(95%CI:0.519~0.794),ADC值联合miR-495水平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889(95%CI:0.768~0.960),ADC值联合miR-495水平的AUC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结论:ADC值联合血清miR-495水平在预测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miR-495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在肺部淋巴瘤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驰华 周婷 廖凯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肺部淋巴瘤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7例肺淋巴瘤(淋巴瘤组)和68例PIMA(PIMA组)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73例(淋巴瘤27例,...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肺部淋巴瘤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7例肺淋巴瘤(淋巴瘤组)和68例PIMA(PIMA组)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73例(淋巴瘤27例,PIMA46例)和验证组32例(淋巴瘤12例,PIMA20例),分析各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LASSO十折交叉验证进行特征选择,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对肺淋巴瘤和PIMA的鉴别效能。结果训练组中淋巴瘤组的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扩张及胸腔积液检出率均高于PI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组中淋巴瘤的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扩张检出率高于PI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扩张及胸腔积液建立CT影像特征模型,训练组ROC曲线下面积(AUC)=0.886,验证组AUC=0.792;保留5个最佳特征子集构建CT影像组学特征模型,训练组AUC=0.889,验证组AUC=0.842;联合模型训练组AUC=0.949,验证组AUC=0.908;联合模型效能更高。结论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联合能有效鉴别肺淋巴瘤和P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瘤 肺腺癌 浸润性 CT影像特征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容积与代谢改变的MR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桂平 寥凯兵 +3 位作者 祝望才 孙仁荣 彭万宏 杨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采用MR容积分析及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TS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搜集18例儿童TS患者(TS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 目的:采用MR容积分析及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TS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搜集18例儿童TS患者(TS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双侧壳核进行容积测量,采用单体素氢质子MRS对TS患者及对照组壳核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峰下面积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值。将测得的NAA/Cr值与壳核的容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S组(左侧壳核:NAA/Cr=1.17±0.15,Cho/Cr=0.81±0.13;右侧壳核:NAA/Cr=1.09±0.09,Cho/Cr=0.78±0.17)与对照组(左侧壳核:NAA/Cr=1.43±0.03,Cho/Cr=0.70±0.12;右侧壳核:NAA/Cr=1.39±0.06,Cho/Cr=0.75±0.10)相比,TS患者双侧壳核NAA/Cr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两侧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与对照组双侧壳核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t=0.536,P>0.05;右:t=1.758,P>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壳核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组:t=1.501,P>0.05;对照组:t=0.481,P>0.05)。TS组和对照组双侧壳核NAA/Cr值与容积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壳核可能参与了儿童T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MRS比容积测量对TS患者的壳核的改变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壳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 AFP水平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婷 王刚 张骏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AFP水平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疑似PHC患者92例进行研究,根据病检结果将患者分为PHC组47例和良性组45例,同时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 目的:研究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AFP水平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疑似PHC患者92例进行研究,根据病检结果将患者分为PHC组47例和良性组45例,同时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MRI扫描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各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PHC的价值。结果:MRI检查显示PHC患者48例,其中结节型26例、巨块型17例,弥漫型5例,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显示肿瘤组织明显强化,信号强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部分病例可见高信号坏死灶和低信号出血灶;PHC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AFP和GP7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且良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FP和GP7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显示,血清AFP和GP73水平对PHC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0.5),联合MRI检查均可有效提升诊断效能(Kappa值0.5~0.7),MRI对PHC具有良好诊断价值(Kappa值>0.7),且三者联合诊断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Kappa>0.7)。结论: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AFP水平检测可有效提升PHC诊断准确性,对PHC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RI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甲胎蛋白 诊断效能
下载PDF
ADC平均值及最小值在鉴别良、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肖杨 廖凯兵 +1 位作者 施欣园 刘凯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ADC平均值及最小值在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53例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其中良性24例,恶性29例,53例患者均行MRI及DWI检查,分别测量病灶的ADC平均值及ADC最小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 目的:探讨ADC平均值及最小值在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53例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其中良性24例,恶性29例,53例患者均行MRI及DWI检查,分别测量病灶的ADC平均值及ADC最小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ADC平均值及ADC最小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平均值及ADC最小值对良、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24例良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289±0.231)×10^-3 mm/s^2,29例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60±0.221)×10^-3 mm/s^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4例良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最小ADC值为(1.118±0.233)×10^-3 mm/s^2,29例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最小ADC值为(0.702±0.206)×10^-3 mm/s^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方面,平均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最小ADC值的AUC为0.910,最小ADC值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平均ADC值。最小ADC值的最佳诊断点为0.968×10^-3 mm/s^2,诊断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9.7%。结论:最小ADC值在鉴别诊断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平均ADC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四肢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平均ADC值 最小ADC值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脑胶质瘤~1H-MRS胆碱相对值与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丽娟 廖凯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用3.0T多体素~1H-MRS分析脑胶质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表现,探讨低、高级别胶质瘤胆碱相对值(Cho/Cr)与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7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28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29例... 目的:用3.0T多体素~1H-MRS分析脑胶质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表现,探讨低、高级别胶质瘤胆碱相对值(Cho/Cr)与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7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28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29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3.0T ~1H-MRS检查,检测肿瘤实质部分Cho/Cr值,分析Cho/Cr值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术后病理切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Ki-67标记指数(Ki-67LI),分析Ki-67LI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及Cho/Cr值的相关性。结果:(1)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的Cho/Cr比值与肿瘤级别呈显著正相关(r=0.616,P<0.001)。Cho/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取Cho/Cr=2.44为阈值鉴别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其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82.1%。(2)低级别胶质瘤Ki-67LI为(3.41±2.35)%,高级别胶质瘤Ki-67LI为(19.78±11.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17,P<0.001);Ki-67LI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显著正相关(r=0.804,P<0.001),与Cho/Cr值呈显著正相关(r=0.490,P<0.001)。结论:脑胶质瘤Cho/Cr值与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术前无创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恶性程度的影像学指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KI-67抗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莉 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整合式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知信行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 目的探讨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整合式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知信行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骨质疏松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活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知信行情况,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健康教育 中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不同序列磁共振加权成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严小兰 刘红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6期1014-1017,共4页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敏感加权成像(sensitive weighted imaging,SWI)三种序列的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显示,SWI序列...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敏感加权成像(sensitive weighted imaging,SWI)三种序列的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显示,SWI序列的早期诊断率明显高于T1WI、T2WI序列(P<0.05)。最终检出125个出血灶,SWI序列的出血灶阳性率明显高于T1WI、T2WI序列(P<0.05)。T1WI、T2WI序列显示边界清晰的高信号影;SWI序列显示的出血灶边界、范围等均较T1WI、T2WI序列更清晰。本研究证实SWI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可准确反映出血灶数量,且图像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磁共振加权成像 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 早期诊断
下载PDF
MS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骏 廖凯兵 +3 位作者 张荣 邵梦平 钟辉 祝望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8期8-10,75,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经MSCT和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 目的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经MSCT和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检查对颅脑肿瘤检出的诊断符合率为95.59%,显著高于MSCT检查对颅脑肿瘤检出的诊断符合率82.35%(χ~2=6.069,P=0.014);在MSCT检查中,星形脑胶质瘤可见团块样混杂高密度灶,且可见稍低密度灶;脑膜瘤主要可见高密度结节;室管膜肿瘤可见较高密度灶;髓母细胞瘤平扫可见密度较低圆形肿瘤。而在MRI检查中,星形脑胶质瘤主要可见椭圆形病灶,且呈不均匀花环状及结节状强化;脑膜瘤显示类似圆形结节且呈明显强化征象;室管膜肿瘤可见信号高,四脑室中肿瘤T2呈现异常;髓母细胞瘤扫描无明显变化,但在注射造影后均强化。结论 MRI较MSCT检查而言,其对颅脑肿瘤诊断符合率显著较高,且能更好的显示出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原发性颅脑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致命性咯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严小兰 陈驰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38-542,共5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因致命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月或6月以上,分析术后有效率、咯血复发率及并发症,从而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咯血的效果...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因致命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月或6月以上,分析术后有效率、咯血复发率及并发症,从而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咯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共栓塞91支责任动脉,包括支气管动脉76.9%(70/91)及非支气管动脉23.1%(21/91),治疗有效率95.3%(41/43);随访6月或6月以上,咳血复发率14.0%(6/43);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致命性咯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3.0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评价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浸润范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丽娟 廖凯兵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3.0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评价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胶质瘤患者60例,其中低级胶质瘤28例,高级胶质瘤3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3.0T1H-MRS检查,检测肿瘤、瘤周区域、正常脑组织胆碱复... 目的探讨3.0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评价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胶质瘤患者60例,其中低级胶质瘤28例,高级胶质瘤3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3.0T1H-MRS检查,检测肿瘤、瘤周区域、正常脑组织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N-乙酰-L-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Cr、NAA/Cho的比值。结果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胶质瘤组织总体Cho/Cr比值升高,NAA/Cr、NAA/Cho比值下降(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Cho/Cr比值也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及NAA/Cr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高级胶质瘤组织Cho/Cr比值高于低级胶质瘤,NAA/Cho比值低于低级胶质瘤(P<0.05);脑胶质瘤瘤组织Cho/Cr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NAA/Cho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P<0.05)。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低级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域的Cho/Cr比值升高,NAA/Cho及NAA/Cr比值降低(P<0.05),高级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域的Cho/Cr比值升高,NAA/Cho比值降低(P<0.05)。结论 3.0T多体素1H-MRS能反映胶质瘤细胞的生化物质代谢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胶质瘤病理级别及肿瘤浸润范围,从而可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波谱学 病理分级 浸润 胆碱复合物 肌酸 N-乙酰-L-天门冬氨酸复合物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恶性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驰华 廖凯兵 刘红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124-1126,1130,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恶性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4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的恶性组,接受手术切除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测...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恶性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4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的恶性组,接受手术切除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术后收集病灶组织并测定增殖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恶性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中CyclinD1、Rb、Sp1、Survivin、ERα、ERβ、PRA、PRB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ULT1E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ADC值亚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中CyclinD1、Rb、Sp1、Survivin、ERα、ERβ、PRA、PRB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高ADC值亚组,SULT1E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高ADC值亚组。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能够用于评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增殖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驰华 严小兰 廖凯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23例大囊小结节型为类圆形囊性包块,正常脑实质有清晰分界;囊液TI低信号,T2...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23例大囊小结节型为类圆形囊性包块,正常脑实质有清晰分界;囊液TI低信号,T2高信号;囊壁TI等信号,T2高信号;14例肿周存在高信号水肿;FLAIR上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瘤内结节均明显强化,囊液无强化。6例实质型8个肿块,呈规则团状分布,与正常脑实质无清晰分界,瘤周存在水肿;TI低信号,T2高信号,FLAIR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强化,病灶中囊性坏死区域未见强化。2例单纯囊型,TI等信号,T2低信号,FLAIR等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MRI是临床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重要影像学方式,在疾病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小脑 磁共振成像 表现
下载PDF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祝望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44-46,9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ⅡPs)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ⅡP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各类型Ⅱ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结果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小...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ⅡPs)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ⅡP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各类型Ⅱ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结果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小于其他类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多发于女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发病常呈突发性或亚急性;Velcro啰音,杵状指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症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主要CT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常见于下肺及外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常见于下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主要征象有气腔性实变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常见于下肺、外周及沿支气管血管束;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以胸膜下磨玻璃影为主要改变,多伴不规则线状影,常见于下肺及外周。结论不同类型ⅡPs均有其临床特点及CT特异性征象,临床上可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 CT征象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DWI、T2W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细胞癌的定量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骏 廖凯兵 +4 位作者 刘红翠 严小兰 周婷 邵梦平 陈驰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7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成像(T2WI)及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的定量诊断结果。方法:选取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利用DWI、T2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SHCC患者实施诊断,观察并分...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成像(T2WI)及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的定量诊断结果。方法:选取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利用DWI、T2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SHCC患者实施诊断,观察并分析动态增强SHCC的强化特征以及包膜的显示;T2WI、DWI、T1WI SHCC的信号特征。结果:高分化SHCC有5例,中分化SHCC有17例,中低分化SHCC有6例,低分化SHCC有2例。在30例患者中,T2WI共检测出28例SHCC,2例未检测出;DWI检测出30例,T2WI和DWI对于SHCC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5,P>0.05)。结论:DWI对于乙肝出现肝硬化背景SHCC的信噪比(SNR)以及载波噪声比(CNR)最高,明显好于T2WI,故在临床工作实施中,需结合动态增强多序列成像以及DWI对病灶进行观察,以提升病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DWI) T2加权成像(T2WI) 磁共振成像(MRI) 动态增强扫描 小肝细胞癌
下载PDF
胸膜下透亮带在CT诊断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骏 张荣 +4 位作者 余贻汉 廖凯兵 祝望才 孙仁荣 钟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CT诊断中的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受的300例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其他肺部疾病表现出肺部粟粒样病变的患者234例,定义为... 目的研究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CT诊断中的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受的300例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其他肺部疾病表现出肺部粟粒样病变的患者234例,定义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CT检查诊断,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CT诊断中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胸膜下透亮带检出率为75.67%(227/300),常规组胸膜下透亮带检出率为4.70%(1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检查诊断的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胸膜下透亮带能够作为尘肺病患者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下透亮带 尘肺病 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在上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小兰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上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DSA或临床证实的上肢动脉疾病患者的MSCTA图像.结果:33例受检者共行48个上肢动脉CTA成像检查(15例行双上肢动脉成像检查).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上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DSA或临床证实的上肢动脉疾病患者的MSCTA图像.结果:33例受检者共行48个上肢动脉CTA成像检查(15例行双上肢动脉成像检查).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7例(31个),动静脉瘘6例,动脉瘤2例,大动脉炎3例(4个),上肢动脉外伤1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4例,MSCT诊断结果与DSA及临床诊断结果一致,准确性达100%.结论:MSCTA能够准确显示上肢动脉各种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上肢动脉疾病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靶向相变型载药纳米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基本性能和显像特性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新 柳阳 彭万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叶酸靶向相变型载羟基喜树碱(HCPT)的纳米粒(FA-HCPT-Fe_(3)O_(4)-PFP NDs),检测其基本性能和多模态显像特性。方法采用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FA-HCPT-Fe_(3)O_(4)-PFP NDs。于制备后不同时间点使用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粒粒径... 目的制备一种叶酸靶向相变型载羟基喜树碱(HCPT)的纳米粒(FA-HCPT-Fe_(3)O_(4)-PFP NDs),检测其基本性能和多模态显像特性。方法采用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FA-HCPT-Fe_(3)O_(4)-PFP NDs。于制备后不同时间点使用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粒粒径以检测其稳定性;将纳米粒乳液加热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相变特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纳米粒内药物(HCPT)的载药量。检测观察纳米粒对富含叶酸受体的SKOV3肿瘤细胞的寻靶能力。对不同浓度纳米粒制备成的凝胶块进行光声成像及MRI;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纳米粒乳液后行超声成像,分别验证其增强光声、MRI及超声成像的能力。结果制备的FA-HCPT-Fe_(3)O_(4)-PFP NDs性质稳定,HCPT载药量为(8.33±0.57)%,包封率为(60.51±2.33)%,加热后可发生液气相变。体外寻靶实验证实该纳米粒对富含叶酸受体的SKOV3肿瘤细胞局部有良好的靶向性。体外多模态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可以明显增强超声、光声及MRI的显影能力。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FA-HCPT-Fe_(3)O_(4)-PFP NDs具备多模态造影剂的功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分子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靶向 相变 载药 造影剂
下载PDF
MRI和TCDU对早期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19
作者 席仁刚 彭万宏 曹建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脑动脉硬化患者的MR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U)表现及其在早期脑动脉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脑科中心同时行颅脑MRI和TCDU检查的81例患者,分为早期动脉硬化组(患者组)和无早期动脉硬化... 目的:探讨早期脑动脉硬化患者的MR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U)表现及其在早期脑动脉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脑科中心同时行颅脑MRI和TCDU检查的81例患者,分为早期动脉硬化组(患者组)和无早期动脉硬化组(对照组)。常规MRI序列包括T1WI、T2WI、FLIAR,14例行MRS和MRA检查;TCDU检查包括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对比分析MRI、TCDU对早期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颅内中小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及病变分布特点。结果:81例中临床诊断为早期脑动脉硬化者60例(74.1%),其中58例FLAIR像显示脑内多发斑点状高信号影(272处),主要分布于额叶(39.7%,108/272),其次为基底节区(22.8%,62/272);14例行多体素MRS检查,其中10例为脑动脉硬化患者,均表现为脑白质病变区域NAA和NAA/Cr、NAA/Cho、NAA/MI下降。89例中TCDU检查提示有病变者59例(72.8%),其中观察组52例(86.7%,52/6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7/21)。颅内动脉病变和脑实质内异常信号病灶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MRI、TCDU诊断早期脑动脉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2和0.8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对早期脑动脉硬化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TCDU,是早期脑动脉硬化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TCDU可以作为早期脑动脉硬化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脑动脉硬化 早期诊断 脑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CT和MR对不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骏 张荣 +2 位作者 廖凯兵 严小兰 周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4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CT和MR对不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8日我院收取的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研究对象分别实... 目的评价CT和MR对不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8日我院收取的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研究对象分别实施MR诊断和多排螺旋CT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后,MR具有显著优势,能弥补多排螺旋CT诊断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MR 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