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手法对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华 熊昌源 韩国武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10.01软件建立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几何模型,经Geomagic9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导入Hypermesh10划分4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与韧带。根据手法作... 目的:研究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10.01软件建立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几何模型,经Geomagic9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导入Hypermesh10划分4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与韧带。根据手法作用原理,将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求解模块对4工况下模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腰椎旋转手法作用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结果:①相同工况下腰椎位移的大小顺序是:L1>L2>L3>L4>L5,前柱>中柱>后柱。②不同工况下腰椎的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1>工况4>工况2。③相同工况下椎间盘从L1,2-L5S1各椎间盘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内各象限位移大小顺序为:第2象限>第3象限>第1象限>第4象限。④不同工况下各椎间盘的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不同工况下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4>工况1>工况2。⑤骨盆和髋关节在手法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位移和应力集中。结论:①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与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相应解剖部位因旋转而引起的相对位移有关;②在手法的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侧弯和前屈的角度;③在腰椎旋转手法的施术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部位的具体情况以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手法 整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模拟腰部推拿手法建立“腰-盆-髋”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华 熊昌源 韩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8935-8938,共4页
背景:对局部椎体或整个脊柱进行推拿手法的有限元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通过建立"腰-盆-髋"有限元模型对腰部推拿手法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螺旋CT数据通过Mimics10.01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腰椎、骨盆和... 背景:对局部椎体或整个脊柱进行推拿手法的有限元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通过建立"腰-盆-髋"有限元模型对腰部推拿手法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螺旋CT数据通过Mimics10.01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腰椎、骨盆和股骨近端复合体骨骼的面模型,利用geomagic9精修模型,在hypermesh10.0中划分网格,添加椎间盘和主要韧带。并对有限元模型各部件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腰椎推拿手法三工况加载,计算特征部位位移、最大应变及应力。结果与结论:有限元模型在三工况载荷下的特征部位应力、应变值基本能够反映"腰-盆-髋"特有的力学结构特性,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在近似的几何外形下,据生物力学资料报道的材料赋值建模保证了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正确性;模拟接近生理状况下的边界及载荷条件进行计算可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盆-髋 三维重建 有限元法 推拿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Kartagener综合征的影像分析三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国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征 影像分析 镜像右位心 支气管扩张 软组织密度 反复咳嗽 超声表现 上颌窦
下载PDF
低张后螺旋CT增强对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向立勇 郭子强 +1 位作者 韩国武 张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壶腹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10-20mg)后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结果12例常规平扫仅1例在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见圆形结节... 目的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壶腹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10-20mg)后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结果12例常规平扫仅1例在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见圆形结节影,11例均未见确切病灶,低张后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见轻中度和/或明显强化局限性管壁增厚影或强化软组织结节影,肿块直径0.3cm~2.2cm,2例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胰腺受累,1例肝转移。所有病例胆总管扩张,其中2例中度扩张,10例重度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形态均呈软藤状,并伴胆囊增大。术前正确诊断11例,1例误诊为炎症。结论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癌 造影剂 低张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13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国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5期85-88,92,共5页
目的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3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病例中误诊为胰头癌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治疗随访经临床确诊10例。... 目的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3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病例中误诊为胰头癌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治疗随访经临床确诊10例。胰头部肿块轮廓较光整11例,轮廓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1例DWI图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11例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余2例增强肿块轻微强化呈相对低密度或低信号。5例胰体尾饱满,3例胰体尾萎缩。4例合并假性囊肿。4例胆总管扩张,2例伴肝内胆管扩张,8例主胰管扩张。4例出现"双管征",未出现"不相交征"。主胰管及分支呈串珠状扩张或扭曲,扩张的胆总管圆形光滑,自上而下逐渐变细呈"尖嘴状",无突然截断,增强后管壁呈环形强化。2例沿主胰管走行钙化。2例肾前筋膜轻度增厚。1例肠系膜上静脉受压前移并与肿块分界不清。结论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种方法联合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超急性期电击伤脑部CT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国武 郭子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CT表现 电击伤 超急性期 脑部 致残率高 损伤病例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华 甘发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X期127-127,129,F0003,共3页
目的经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观察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的变化,判断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导管注入尿激酶30万~50万单位,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00mL,罂粟碱注射液30mg,6... 目的经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观察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的变化,判断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导管注入尿激酶30万~50万单位,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00mL,罂粟碱注射液30mg,654-2注射液10~30mg,半年重复治疗一次。结果按Ficat分期,Ⅰ~Ⅱ期的患者为本治疗最佳适应症,效果可达100%;Ⅲ~Ⅳ多为改善症状和恢复部分功能,终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结论药物灌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快,而且效果显著,尤其在早期疗效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 介入治疗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影像学
下载PDF
少见型脑膜瘤的CT诊断
8
作者 韩国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少见型脑膜瘤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型脑膜瘤,包括Nauta型囊性脑膜瘤8例,恶性脑膜瘤4例,多发性脑膜瘤2例以及完全钙化性脑膜瘤1例,术前均经CT平扫,14例又经对比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颅内少见型脑膜瘤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型脑膜瘤,包括Nauta型囊性脑膜瘤8例,恶性脑膜瘤4例,多发性脑膜瘤2例以及完全钙化性脑膜瘤1例,术前均经CT平扫,14例又经对比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脑膜瘤位于幕上。Nauta型囊性脑膜瘤CT平扫呈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部分囊壁有强化。恶性脑膜瘤CT平扫呈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或囊性肿块伴结节,肿瘤边缘不规则,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瘤周水肿广泛。多发性脑膜瘤CT平扫示多发结节灶,增强扫描示肿瘤轻度强化。完全钙化性脑膜瘤CT平扫呈钙化团块,邻近颅骨骨质增生硬化,瘤周无水肿。本组CT术前正确诊断10例,误诊5例。结论颅内少见型脑膜瘤术前CT易误诊。综合分析各型的CT特征,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Nauta分类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