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茂前 程子珍 +6 位作者 刘冬碧 周继文 孔祥琼 张祥城 李永鹏 Robert Meakin 范晓晖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34-37,共4页
采用全生育期温室盆栽试验方法,以氯化钾处理为对照,研究了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种土壤上小麦施用杂卤石均显著增产,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子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8.7%和46.6%,主要是由于杂卤石处理显著增... 采用全生育期温室盆栽试验方法,以氯化钾处理为对照,研究了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种土壤上小麦施用杂卤石均显著增产,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子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8.7%和46.6%,主要是由于杂卤石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数,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有效穗数分别比对照高31.2%和37.5%。在黄壤上,杂卤石处理的小麦,其钙和镁吸收量与对照基本持平,硫吸收量比对照增加44.6%;在紫色土上,施用杂卤石显著提高了小麦对钙、镁和硫的吸收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7%、25.0%和81.8%,杂卤石在紫色土小麦上的施用效果比黄壤好,与紫色土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硫的含量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卤石 黄壤 紫色土 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属性和大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越 杨良波 +7 位作者 裴佳晨 刘冬碧 吴茂前 唐记平 郑兴汶 徐金星 揭志辉 赖克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47-50,81,共5页
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广昌县子莲田土壤属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广昌县莲田土壤pH平均为4.92,均为酸性土壤,且在子莲种植区变异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8.20 g/kg;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 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广昌县子莲田土壤属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广昌县莲田土壤pH平均为4.92,均为酸性土壤,且在子莲种植区变异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8.20 g/kg;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值分别为2.16、0.65、24.70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2.00、41.20、109.00、1000.00 mg/kg。根据临时分级标准,广昌县莲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和不同形态氮、磷、钾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异,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即南部驿前镇和东部长桥乡较高,北部甘竹镇较低;全磷与有效磷在长桥乡、西部头陂镇含量较高,驿前镇和甘竹镇较低;速效钾含量在中部盱江镇、赤水镇较高,驿前镇含量较低;缓效钾长桥乡较高,驿前镇、甘竹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莲田 土壤养分 空间特征 广昌县
下载PDF
钾肥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祥城 黄园园 +5 位作者 吴茂前 孔祥琼 袁彬 周继文 段申荣 李永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63,共7页
以水稻品种宜香1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_2O)用量0、150、225、300 kg/hm^(2)(K_(0)、K_(1)、K_(2)、K_(3))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水稻钾肥效应方程,计算水稻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 以水稻品种宜香1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_2O)用量0、150、225、300 kg/hm^(2)(K_(0)、K_(1)、K_(2)、K_(3))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水稻钾肥效应方程,计算水稻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量。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0.1%~16.5%,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对产量构成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适量的钾肥施用量可以促进水稻对氮、磷的吸收,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水稻秸秆钾含量占全株80%以上,籽粒占13.2%~20.2%,施钾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钾的积累量,同时提高了秸秆中钾的分配比例;水稻钾肥利用效率范围为19.6%~30.7%,以150 kg/hm^(2)处理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利用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施肥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因素,建议鄂西山区及同类地区冷浸田的施钾量为150~225 kg/hm^(2),且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是缓解土壤钾素缺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量 水稻产量 养分吸收 钾肥利用率 冷浸田
下载PDF
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朱丹丹 唐记平 +7 位作者 刘冬碧 裴佳晨 朱建强 杨良波 揭志辉 郑兴汶 张志毅 程子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0-168,共9页
验证江西省广昌县子莲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指导子莲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区(2.25 m~2)试验,研究了低镁低硼的莲田土壤上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配施(BF)显著提... 验证江西省广昌县子莲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指导子莲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区(2.25 m~2)试验,研究了低镁低硼的莲田土壤上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配施(BF)显著提高了通芯莲子产量,与BF处理相比,BF处理基础上不施用氮肥、磷肥、钾肥、镁肥和硼肥处理的子莲产量分别减少了52.4%、9.5%、21.9%、36.2%和15.7%,低镁低硼土壤上不同肥料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镁肥>钾肥>硼肥>磷肥。产量动态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肥缺乏缩短了子莲快速增产期,收获中后期产量增幅减小。为保证子莲获得较高的产量,需延长快速增产期并提高增长期的增长速率。子莲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任一养分的缺乏都会降低子莲的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旬均结实率和旬均单粒重。施用氮肥显著增加通芯莲子的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和旬均单粒重,施用硼肥增加了有效莲蓬数和旬均单粒重,施用磷肥、钾肥和镁肥增加了通芯莲子的有效莲蓬数。综上所述,低镁低硼莲田氮磷钾镁硼配施可显著提高子莲产量,通过提高子莲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旬均结实率和旬均单粒重来实现增产,在子莲的收获过程中,通过延长子莲产量快速增产期、提高增长速率可实现子莲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有效莲蓬数 心皮数 结实率 单粒重 低镁低硼土壤
下载PDF
江汉平原稻区16个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利用率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卜东升 刘冬碧 +6 位作者 肖依波 代勋 毛波 高红兵 王玲 吴茂前 张继松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2-1192,共11页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氮肥响应的差异,可以为实施差异化施肥提供依据。以江汉平原稻区16个主推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水稻品...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氮肥响应的差异,可以为实施差异化施肥提供依据。以江汉平原稻区16个主推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氮肥响应的差异。与不施氮肥(PK)相比,施氮处理(NPK)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量,16个水稻品种增产量为882~3861 kg hm^(-2),增产率为9.7%~64.8%;氮肥贡献率8.92%~39.1%,农学效率4.5~19.8 kg kg^(-1) ,偏生产力35.3~56.6 kg kg^(-1) ,吸收利用率23.2%~59.9%,生理利用率11.8~52.3 kg kg^(-1);16个水稻品种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其中黄华占、荃优822、荃优丝苗和徽两优898等4个品种为氮肥高效敏感型,主要表现为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深两优3206、深两优828和泰优梦稻(两优S6)等3个品种为氮肥低效迟钝型,表现为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较低;其他9个品种为中间型,对氮肥的响应介于高效敏感型和低效迟钝型之间。实际生产中,高效敏感型品种可维持本研究氮肥用量,通过优化氮肥运筹方式,进一步发挥氮肥的增产作用;低效迟钝型品种需适当降低氮肥用量,以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减轻过量施氮的负面影响;中间型品种的产量潜力较高,建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氮肥用量,以同时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水稻 品种
原文传递
江汉平原典型小区域沟渠底泥氮磷含量及其空间变异 被引量:3
6
作者 聂玉莲 熊桂云 +5 位作者 刘冬碧 黄敏 范先鹏 吴茂前 夏颖 刘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75-81,共7页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择了一个由排灌渠自然围成的典型小区域,对其中农田排灌沟、斗渠和支渠0~10 cm底泥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36个沟渠底泥样中,全氮含量为0.7~2.9 g/kg,平均值为1.79 g/kg;可...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择了一个由排灌渠自然围成的典型小区域,对其中农田排灌沟、斗渠和支渠0~10 cm底泥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36个沟渠底泥样中,全氮含量为0.7~2.9 g/kg,平均值为1.79 g/kg;可溶性总氮含量为17~166 mg/kg,无机态氮占比为88.1%~94.5%,无机氮又以铵态氮为主,其占比为无机氮的84.7%~90.4%。底泥全磷含量为0.4~1.3 g/kg,平均值为0.60 g/kg,其中,Olsen-磷含量为10.2~131.7 mg/kg,占全磷的2.6%~10.1%;水溶性磷含量占Olsen-磷的0.5%~3.7%。底泥中全氮、可溶性总氮和铵态氮,以及全磷、Olsen-磷和水溶性磷两两间在α=0.01水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底泥中各形态氮素的平均含量在靠近鱼塘的斗渠中呈现最高值,而磷素则在靠近居民生活区的支渠中呈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底泥 小区域 江汉平原
下载PDF
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茂前 段申荣 +4 位作者 范先鹏 刘冬碧 夏颖 周继文 孔祥琼 《腐植酸》 2020年第4期33-38,共6页
通过在三峡库区开展大田试验,研究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常规施肥与黄腐酸生物有机肥配施的脐橙产量明显提高9.9%,可食率、出汁率分别提高7.4%、18.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 通过在三峡库区开展大田试验,研究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常规施肥与黄腐酸生物有机肥配施的脐橙产量明显提高9.9%,可食率、出汁率分别提高7.4%、18.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分别增加13.6%、10.3%、13.4%,总酸度降低5.3%;果食风味得到改善,糖酸比、固酸比分别提高20.1%、16.6%;在提高脐橙经济收益(16.3%)的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生物有机肥 脐橙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