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蕲春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宏伟 李莉 +2 位作者 刘良军 刘昌燕 万正煌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35-38,共4页
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湖北省蕲春县的开展情况,共收集资源123份,其中蔬菜地方资源丰富,占资源总量的53.6%。地方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耐旱耐贫瘠,但产量低、多混杂退化、多分布于偏远地区。研究... 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湖北省蕲春县的开展情况,共收集资源123份,其中蔬菜地方资源丰富,占资源总量的53.6%。地方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耐旱耐贫瘠,但产量低、多混杂退化、多分布于偏远地区。研究可为蕲春县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下载PDF
湖北省武穴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宏伟 刘良军 +4 位作者 刘昌燕 李莉 万正煌 张再君 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263-265,283,共4页
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武穴市的开展情况,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9份。其中蔬菜地方资源丰富,占资源总量的51.93%。地方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耐旱耐贫瘠,但产量低、多混杂退化、多分布于偏远地区。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下载PDF
湖北省赤壁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昌燕 蒋蕙君 +1 位作者 万正煌 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97-102,共6页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湖北省赤壁市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发现赤壁市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湖北省赤壁市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发现赤壁市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失;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则逐年增加。针对赤壁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对茶树等地方特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资源 普查 赤壁市
下载PDF
湖北省广水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邱东峰 张再君 +4 位作者 刘华权 张士龙 杨金松 周爱国 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83-86,共4页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北项目组在湖北省广水市9个乡镇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46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30份,蔬菜资源78份,果、茶资源32份,主要经济作物资源6份。分析历次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作...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北项目组在湖北省广水市9个乡镇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46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30份,蔬菜资源78份,果、茶资源32份,主要经济作物资源6份。分析历次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发现传统地方品种种植规模萎缩,种质资源的自然延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资源的创新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广水市
下载PDF
湖北省建始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5
作者 李三和 李后勤 +3 位作者 戴风庭 万正煌 游艾青 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25-34,共10页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湖北省建始县已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254份作物种质资源收入国家作物种质库。分析了建始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发现建始县自...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湖北省建始县已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254份作物种质资源收入国家作物种质库。分析了建始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发现建始县自然资源丰富,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地方品种迅速减少甚至消失,其余各类农作物仍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品种甚至以地方品种为主;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有所浮动但比例不大,玉米一直是建始县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果树及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且增加幅度大,而蔬菜种植面积严重萎缩。普查中收集到44份地方作物种质资源。建始地方农作物资源丰富但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低,由此提出了加强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科研单位应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政府扶持与宣传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普查 地方品种 新品种 湖北省建始县
下载PDF
湖北省巴东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6
作者 李三和 吴湖山 +2 位作者 万正煌 游艾青 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252-263,共12页
分析巴东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主要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情况,发现巴东县区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失,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有所浮动但比例不大,玉米一直是... 分析巴东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主要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情况,发现巴东县区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失,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有所浮动但比例不大,玉米一直是巴东县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果树、蔬菜及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普查中收集到44份地方资源。针对巴东县地方农作物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严重、农业科技含量低,提出了加强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地域特色农业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县 资源普查 农作物 地方品种 新品种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薛莲 段圣省 +8 位作者 郑兴飞 殷得所 董华林 胡建林 王红波 查中萍 郭英 曹鹏 徐得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47,共3页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推进水稻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对提高湖北省粮食供给能力、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义重大。本文简要阐述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靶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推进水稻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对提高湖北省粮食供给能力、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义重大。本文简要阐述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靶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湖北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产 粮食安全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21
8
作者 程建平 汪本福 +5 位作者 张枝盛 赵锋 李阳 陈少愚 游艾青 马达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17-4220,共4页
结合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创新研究方向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业化发展 现状和问题 创新研究方向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策略及新种质创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华山 徐得泽 +5 位作者 夏明元 刘凯 陈志军 杨国才 李培德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23-26,共4页
结合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特点,提出了从亲本选择、后代材料筛选、常规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等方面选育长粒型优质籼稻的育种策略。利用这一育种策略创制了83份长粒型优质籼稻新种质,其中有9份材料稻米品质达到部优二级,有37份材料... 结合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特点,提出了从亲本选择、后代材料筛选、常规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等方面选育长粒型优质籼稻的育种策略。利用这一育种策略创制了83份长粒型优质籼稻新种质,其中有9份材料稻米品质达到部优二级,有37份材料稻米品质达到部优三级,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还需要加强抗病性、耐热性及食味品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粒型优质籼稻 育种策略 种质创制
下载PDF
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丙良 徐得泽 +5 位作者 李进波 周雷 徐华山 刘凯 陈少愚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27-30,共4页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新的高效种植模式快速发展,给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强水稻科研团队整合和分...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新的高效种植模式快速发展,给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强水稻科研团队整合和分工协作,重点开展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杂交中稻、优质常规稻、再生稻、优质两系杂交中粳稻、节水抗旱稻等为主要方向的育种创新,为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育种 创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种质的筛选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晴 董建辉 +4 位作者 许甫超 董静 秦丹丹 王佳维 李梅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以湖北省不同年份主推的26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纯氮:62.55 kg/hm^2)和正常氮(纯氮:187.5 kg/hm^2)2种水平,研究2种氮素水平下的小麦产量性状、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相关性状的差异;同时... 以湖北省不同年份主推的26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纯氮:62.55 kg/hm^2)和正常氮(纯氮:187.5 kg/hm^2)2种水平,研究2种氮素水平下的小麦产量性状、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相关性状的差异;同时对与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显著相关的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苗期、花期、成熟期地上部干重、子粒产量、氮素积累量等性状在2种氮素水平下均呈现出较大差异,各调查性状值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除外);各性状低氮条件下变异系数大于正常氮处理;根据不同品种在2种氮素水平下所能形成的子粒产量,筛选出华麦8号、鄂麦006等9个在2种氮素水平下均高效的品种,和仅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高效的品种各5个;子粒产量与不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干重、茎秆重、穗数、子粒氮素积累量等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品种 氮素利用效率 评价指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蚕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宏伟 范贵生 沙爱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42-4247,共6页
对湖北省211份蚕豆(Vicia faba L.)地方品种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频数分布、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产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长、粒宽、百粒重... 对湖北省211份蚕豆(Vicia faba L.)地方品种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频数分布、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产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长、粒宽、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52.6~135.5 cm、1.6~8.0个、6.1~33.3个、1.2~2.6粒、5.1~10.2 cm、1.1~1.9 cm、42.5~88.6 g、7.0~29.7 g,均值分别为100.9 cm、3.9个、14.7个、1.8粒、6.7 cm、1.6 cm、65.2 g和15.8 g。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单株产量和有效分枝数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单荚粒数和荚长呈负相关。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单荚粒数和荚长呈负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单粒荚数、荚长、百粒重呈负相关。单荚粒数与荚长和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单株产量与荚长、荚宽、百粒重呈正相关。荚宽与百粒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211份地方品种聚为3类。以上结果可为充分利用湖北地方品种进行蚕豆遗传育种与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产量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湖北省大麦产量进展及提升路径研究
13
作者 葛双桃 秦丹丹 +3 位作者 许甫超 徐晴 彭严春 董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71-73,共3页
湖北省是中国主要的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产区。分析了2006—2020年湖北省大麦产量变化特点和育种进展,发现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逆境是制约稳产的关键因子,从而提出未来改良湖北省大麦产量仍需以提高穗粒数为主... 湖北省是中国主要的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产区。分析了2006—2020年湖北省大麦产量变化特点和育种进展,发现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逆境是制约稳产的关键因子,从而提出未来改良湖北省大麦产量仍需以提高穗粒数为主,同时要提高品种对低温、干旱和湿渍等逆境的耐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产量 抗逆 每穗粒数
下载PDF
湖北省籼型糯稻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
14
作者 陈先兵 田玉霞 +2 位作者 王文丰 曹鹏 薛莲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1期37-39,42,共4页
为更好地助力湖北省籼型糯稻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方式,详细了解产业主要做法,系统总结发展取得成效,深刻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湖北基本形成以孝感市为中心,以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丘陵为两翼的籼型糯稻... 为更好地助力湖北省籼型糯稻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方式,详细了解产业主要做法,系统总结发展取得成效,深刻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湖北基本形成以孝感市为中心,以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丘陵为两翼的籼型糯稻百亿级产业集群。针对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靶向提出“强化协同联动、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典型带动、强化宣传引导”等“四个强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籼型糯稻 产业 发展路径 对策
下载PDF
湖北省再生稻发展的现状及潜力 被引量:25
15
作者 费震江 董华林 +1 位作者 武晓智 周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77-5978,6002,共3页
介绍了湖北省再生稻发展的现状及潜力,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再生季产量4 500 kg/hm2左右,全省适宜发展再生稻的有效耕地面积在50.0万hm2以上,开发利用其中七、八成每年全省即可增产稻谷15亿~20亿kg.
关键词 再生稻 发展现状 潜力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新笋 焦春海 +4 位作者 夏贤格 雷剑 苏文瑾 王连军 柴沙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湖北省主要的杂粮作物,在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湖北省甘薯近年来生产加工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对其地位认识不清、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乏力等诸多限制因素;为了促进湖北省甘薯产...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湖北省主要的杂粮作物,在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湖北省甘薯近年来生产加工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对其地位认识不清、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乏力等诸多限制因素;为了促进湖北省甘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进一步改变观念,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区域产业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甘薯产业 产业发展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麦茬稻机械旱直播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建平 李阳 +5 位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田永宏 潘高峰 肖飞 王泠菲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52-54,共3页
开展了机械旱直播技术应用评价,简述了旱直播技术的要点和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旱直播产量低于水直播,但其节水效果明显;旱优73产量和生育期均表现较好,适宜作为旱直播品种种植。旱直播技术对品种、田间管理等要求较高,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开展了机械旱直播技术应用评价,简述了旱直播技术的要点和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旱直播产量低于水直播,但其节水效果明显;旱优73产量和生育期均表现较好,适宜作为旱直播品种种植。旱直播技术对品种、田间管理等要求较高,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但该技术在不同生态区可能产生较大差异,应根据当地条件作适当修改,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稻 机械 旱直播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湖北省再生稻种植技术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阳 赵锋 +5 位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李进兰 向青青 郭因斌 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4-36,126,共4页
再生稻种植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湖北省再生稻的几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种植再生稻有较高的产出投入比,高于抛秧和人工插秧34.3%和28.6%,是一种较优的再生稻种植模式。并简述了机械种... 再生稻种植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湖北省再生稻的几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种植再生稻有较高的产出投入比,高于抛秧和人工插秧34.3%和28.6%,是一种较优的再生稻种植模式。并简述了机械种植再生稻的种植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化 种植技术 成本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建平 李阳 +5 位作者 赵锋 陈少愚 汪本福 张旅峰 章桃娟 皮楚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067-6069,6133,共4页
发展双季稻种植,能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劳动成本、种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与示范,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双季稻的机械插... 发展双季稻种植,能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劳动成本、种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与示范,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双季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以期为湖北省双季稻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晚粳 双季稻 机械插秧 栽培技术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主栽甘薯品种病毒种类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意 苏文瑾 +4 位作者 雷剑 王连军 柴沙沙 杨新笋 张文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821-5824,5827,共5页
对湖北省2个甘薯主产区内3个甘薯主栽品种,共计39份样本甘薯病毒病采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检测。结果表明,39份测试甘薯样本中,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退绿病毒(SPCFV),检出率为2.56%;18个样本感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对湖北省2个甘薯主产区内3个甘薯主栽品种,共计39份样本甘薯病毒病采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检测。结果表明,39份测试甘薯样本中,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退绿病毒(SPCFV),检出率为2.56%;18个样本感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检出率为46.15%;4个样本感染了甘薯潜隐病毒(SPLV),检出率为10.26%;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G病毒(SPVG),检出率为2.56%。3个主栽甘薯品种中,鄂薯6号病毒检出率最高,为66.67%;其次为徐薯22,病毒检出率为45.45%;福薯18的病毒检出率为43.75%。不同产地甘薯主栽品种带毒状况调查表明,鄂州主产区病毒病种类最多,病毒检出率最高。在5种受测目标病毒中,SPFMV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其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最高为52.12%;其次为SPLV,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20.00%。2个主产区检测样品均未检测到甘薯退绿矮化病毒(SPCSV),但并不意味SPCSV在2个主产区没有发生,因此有待进一步大范围调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