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
作者
范金金
丁立
+6 位作者
张跃亮
陈俊
张贝
李雪清
佟旭
王云甫
艾志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89-1297,共9页
目的探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周细胞表达和神经功能变...
目的探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周细胞表达和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抑制剂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剩余各组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1 mL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干细胞组尾静脉注射0.1 mL含有2×106个hUCBMSCs的PBS,干细胞+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0.1 mL含2×106个hUCBMSCs的PBS及腹腔注射PI3K/Akt抑制剂LY294002(0.03 mg/100 g),LY294002每天给药1次,直至处死。术后1、3、7、14 d测定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术后7、14 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正常神经元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PDGFRβ)阳性周细胞的数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Akt及Akt的表达。结果术后7 d,4组各项指标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55.42±4.75)个vs.(8.50±1.64)个,P<0.001]和p-Akt/Akt(1.00±0.00 vs.0.47±0.06,P=0.002)均降低,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08±0.29)个vs.(13.67±2.47)个,P<0.001]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大鼠的mNSS评分[(6.33±0.71)分vs.(4.78±0.98)分,P<0.001]和脑梗死率(32.66%±1.76%vs.14.60%±0.52%,P<0.001)均降低,正常神经元细胞数[(8.50±1.64)个vs.(23.17±1.77)个,P<0.001]、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3.67±2.47)个vs.(28.50±3.19)个,P<0.001]和p-Akt/Akt(0.47±0.06 vs.0.83±0.18,P=0.017)均增加;与干细胞组比较,干细胞+抑制剂组的大鼠mNSS评分[(4.78±0.98)分vs.(6.11±0.78)分,P=0.002]和脑梗死率(14.60%±0.52%vs.27.85%±0.59%,P<0.001)均增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23.17±1.77)个vs.(11.83±0.88)个,P=0.003]、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28.50±3.19)个vs.(20.33±1.44)个,P=0.007]和p-Akt/Akt(0.83±0.18 vs.0.36±0.11,P=0.003)均降低。术后14 d,4组各项指标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57.08±3.79)个vs.(11.25±5.52)个,P<0.001]和p-Akt/Akt(1.00±0.00 vs.0.53±0.12,P=0.002)均降低,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2.00±0.25)个vs.(13.42±1.04)个,P<0.001]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大鼠的mNSS评分[(4.89±0.78)分vs.(2.33±0.87)分,P<0.001]和脑梗死率(32.58%±1.96%vs.11.78%±1.92%,P<0.001)均降低,正常神经元细胞数[(11.25±5.52)个vs.(31.00±1.89)个,P<0.001]、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3.42±1.04)个vs.(31.42±3.66)个,P<0.001]和p-Akt/Akt(0.53±0.12 vs.0.93±0.12,P=0.004)均增加;与干细胞组比较,干细胞+抑制剂组大鼠的mNSS评分[(2.33±0.87)分vs.(4.44±0.53)分,P<0.001]和脑梗死率(11.78%±1.92%vs.25.25%±2.76%,P<0.001)均增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31.00±1.89)个vs.(13.83±1.04)个,P=0.002]、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31.42±3.66)个vs.(20.67±1.42)个,P<0.001]和p-Akt/Akt(0.93±0.12 vs.0.53±0.09,P=0.005)均降低。结论hUCBMSCs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周细胞的存活募集,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进而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PI3K/AKT信号通路
周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徐丽丽
王云甫
+1 位作者
王娜
丁立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0.1±2.1)、(14.3±2.8)、(9.1±3.7)、(5.1±3.7)分比(26.5±2.2)分,(24.6±2.1)、(18.0±2.3)、(13.2±3.2)、(8.5±3.7)分比(26.2±2.2)分];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1±11)、(21±10)、(15±12)、(13±9)分比(26±9)分,(23±10)、(22±9)、(21±13)、(19±13)分比(25±9)分];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6/51),对照组为70.6%(36/5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对照组为31.4%(16/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丙戊酸镁
帕罗西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璐
丁力
+2 位作者
方晓霞
孙延鹏
陈俊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石杉碱甲组(C组,0.02 mg/kg),以及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石杉碱甲组(C组,0.02 mg/kg),以及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17.5,35.0,70.0 mg/kg)。除A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复制AD模型,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采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量表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组大鼠细胞排列松散,部分细胞点状坏死,细胞边界不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和水肿明显;D_(1)组、D_(2)组、D_(3)组大鼠脑组织出血减轻,水肿面积缩小,细胞点状坏死数量减少,且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与B组比较,C组、D_(1)组、D_(2)组、D_(3)组大鼠的M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逃逸时间均显著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显著延长,平台区域穿越次数均显著增加,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D_(1)组、D_(2)组、D_(3)组间效应呈剂量依赖性;D_(3)组大鼠上述指标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机体SIRT1表达和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
作者
范金金
丁立
张跃亮
陈俊
张贝
李雪清
佟旭
王云甫
艾志兵
机构
锦州医科大学
十堰市
太和
医院
研究生培养基地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
医药
学院
附属
太和
医院
神经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
北京天坛
医院
介入
神经
病学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89-1297,共9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研究项目(2012DCA12006)。
文摘
目的探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周细胞表达和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抑制剂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剩余各组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1 mL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干细胞组尾静脉注射0.1 mL含有2×106个hUCBMSCs的PBS,干细胞+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0.1 mL含2×106个hUCBMSCs的PBS及腹腔注射PI3K/Akt抑制剂LY294002(0.03 mg/100 g),LY294002每天给药1次,直至处死。术后1、3、7、14 d测定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术后7、14 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正常神经元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PDGFRβ)阳性周细胞的数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Akt及Akt的表达。结果术后7 d,4组各项指标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55.42±4.75)个vs.(8.50±1.64)个,P<0.001]和p-Akt/Akt(1.00±0.00 vs.0.47±0.06,P=0.002)均降低,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08±0.29)个vs.(13.67±2.47)个,P<0.001]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大鼠的mNSS评分[(6.33±0.71)分vs.(4.78±0.98)分,P<0.001]和脑梗死率(32.66%±1.76%vs.14.60%±0.52%,P<0.001)均降低,正常神经元细胞数[(8.50±1.64)个vs.(23.17±1.77)个,P<0.001]、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3.67±2.47)个vs.(28.50±3.19)个,P<0.001]和p-Akt/Akt(0.47±0.06 vs.0.83±0.18,P=0.017)均增加;与干细胞组比较,干细胞+抑制剂组的大鼠mNSS评分[(4.78±0.98)分vs.(6.11±0.78)分,P=0.002]和脑梗死率(14.60%±0.52%vs.27.85%±0.59%,P<0.001)均增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23.17±1.77)个vs.(11.83±0.88)个,P=0.003]、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28.50±3.19)个vs.(20.33±1.44)个,P=0.007]和p-Akt/Akt(0.83±0.18 vs.0.36±0.11,P=0.003)均降低。术后14 d,4组各项指标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57.08±3.79)个vs.(11.25±5.52)个,P<0.001]和p-Akt/Akt(1.00±0.00 vs.0.53±0.12,P=0.002)均降低,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2.00±0.25)个vs.(13.42±1.04)个,P<0.001]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大鼠的mNSS评分[(4.89±0.78)分vs.(2.33±0.87)分,P<0.001]和脑梗死率(32.58%±1.96%vs.11.78%±1.92%,P<0.001)均降低,正常神经元细胞数[(11.25±5.52)个vs.(31.00±1.89)个,P<0.001]、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13.42±1.04)个vs.(31.42±3.66)个,P<0.001]和p-Akt/Akt(0.53±0.12 vs.0.93±0.12,P=0.004)均增加;与干细胞组比较,干细胞+抑制剂组大鼠的mNSS评分[(2.33±0.87)分vs.(4.44±0.53)分,P<0.001]和脑梗死率(11.78%±1.92%vs.25.25%±2.76%,P<0.001)均增加,正常神经元细胞数[(31.00±1.89)个vs.(13.83±1.04)个,P=0.002]、脑PDGFRβ+周细胞数量[(31.42±3.66)个vs.(20.67±1.42)个,P<0.001]和p-Akt/Akt(0.93±0.12 vs.0.53±0.09,P=0.005)均降低。结论hUCBMSCs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周细胞的存活募集,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进而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PI3K/AKT信号通路
周细胞
Keywords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Pericytes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徐丽丽
王云甫
王娜
丁立
机构
湖北省
十堰市
太和
医院
湖北
医药
学院
附属
太和
医院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46-74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立项项目(WJ2015MB222)
文摘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0.1±2.1)、(14.3±2.8)、(9.1±3.7)、(5.1±3.7)分比(26.5±2.2)分,(24.6±2.1)、(18.0±2.3)、(13.2±3.2)、(8.5±3.7)分比(26.2±2.2)分];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1±11)、(21±10)、(15±12)、(13±9)分比(26±9)分,(23±10)、(22±9)、(21±13)、(19±13)分比(25±9)分];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6/51),对照组为70.6%(36/5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对照组为31.4%(16/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丙戊酸镁
帕罗西汀
Keywords
Stroke
Depressive
Magnesium valproate
Paroxetin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璐
丁力
方晓霞
孙延鹏
陈俊
机构
湖北省
十堰市
太和
医院
·
湖北
医药
学院
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1期55-59,共5页
基金
湖北省中医药科研项目面上项目[ZY2019M047]。
文摘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石杉碱甲组(C组,0.02 mg/kg),以及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17.5,35.0,70.0 mg/kg)。除A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复制AD模型,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采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量表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组大鼠细胞排列松散,部分细胞点状坏死,细胞边界不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和水肿明显;D_(1)组、D_(2)组、D_(3)组大鼠脑组织出血减轻,水肿面积缩小,细胞点状坏死数量减少,且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与B组比较,C组、D_(1)组、D_(2)组、D_(3)组大鼠的M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逃逸时间均显著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显著延长,平台区域穿越次数均显著增加,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D_(1)组、D_(2)组、D_(3)组间效应呈剂量依赖性;D_(3)组大鼠上述指标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机体SIRT1表达和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关键词
薯蓣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因子ΚB
Keywords
diosgenin
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nuclear factor-κB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71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范金金
丁立
张跃亮
陈俊
张贝
李雪清
佟旭
王云甫
艾志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徐丽丽
王云甫
王娜
丁立
《中国医药》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薯蓣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璐
丁力
方晓霞
孙延鹏
陈俊
《中国药业》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