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有效性的系统性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劲松 陈双陨 +1 位作者 张春莲 常双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1年)、万方(1994~2011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2011年)、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1年)、万方(1994~2011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2011年)、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89~2011年),PubMed(1997~2011年)、ProQust Medical Libraray(PML,1997~2011年)、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2000~2011年),读秀学术搜索(www.duxiu.com),并手检9种相关杂志。纳入二甲双胍与氯米芬用于PCOS促排卵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合计11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氯米芬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排卵率低于氯米芬组[OR 0.48(0.2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率[OR 0.94(0.26~3.43)],流产率[OR 0.63(0.06~6.47)],活产率[OR 0.90(0.11~7.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组妊娠率较高,与氯米芬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 1.56(1.16~2.08)];排卵率[OR 1.54(0.96~2.49)],流产率[Peto OR 1.40(0.79~2.48)],活产率[Peto OR1.26(0.83~1.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氯米芬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二甲双胍可能促进排卵、有利于妊娠,二甲双胍与氯米芬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Meta分析 系统性评价
下载PDF
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肖劲松 陈冬丽 田晓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于太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87例,共117个周期,分为两组,在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来曲唑5mg/... 目的探讨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于太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87例,共117个周期,分为两组,在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来曲唑5mg/d,氯米芬100mg/d,连续5天,并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连续肌注尿促性腺激素,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内膜厚度。当优势卵泡≥20mm,或尿黄体生成激素阳性,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之后指导同房或行宫腔人工受精;观察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结果来曲唑组在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与氯米芬组相似(P〉0.05),成熟卵泡数低于氯米芬组(χ2=-2.704,P〈0.05)。结论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具有经济和安全的优点,两者总的临床效果相似,尚不能确定来曲唑较之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在不孕症促排卵治疗中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抑制剂 来曲唑 氯米芬 促性腺激素 促排卵
下载PDF
GnRH拮抗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劲松 陈双陨 +1 位作者 张春莲 常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811-81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GnRH拮抗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2010)、ProQust Medical Library(1997~2010)、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2000~2010)、CBM(1979~2010)、CNKI(1994~2... 目的系统评价GnRH拮抗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2010)、ProQust Medical Library(1997~2010)、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2000~2010)、CBM(1979~2010)、CNKI(1994~2010)、VIP(1989~2010)、万方数据库(1994~2010)和读秀学术搜索引擎,并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杂志9种,查找比较GnRH拮抗剂与GnRH激动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PCOS患者治疗中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Man 4.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合计699例患者。其纳入研究质量A级3篇,B级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GnRH激动剂组比较,GnRH拮抗剂组在刺激天数[WMD=–1.23(–2.76,–0.31)]、Gn量[WMD=–4.87(–14.20,4.46)]、HCG日E2值[WMD=31.37(–263.40,–326)]、获卵数[WMD=1.34(–1.02,4.70)]、临床妊娠率[OR=1.27(0.77,2.10)]和流产率[Peto OR=0.67(0.38,1.18)]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GnRH拮抗剂组的OHSS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0.35(0.24,0.50)]。结论 GnRH拮抗剂方案较之GnRH激动剂方案能减低OHSS发生,而在Gn量、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方面,两种方案疗效相当。由于GnRH拮抗剂方案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可能是较理想的选择。鉴于纳入研究存在质量和数量的不足以及方法学的差异,上述结论仅供临床参考,需要开展更多后效评价和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拮抗剂 GNRH激动剂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抗苗勒激素与抑制素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程萍 张昌军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6-1351,共6页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B)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24个周期)...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B)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24个周期)卵泡早期(月经第3天)、卵泡中期、取卵日(OPU日)、胚胎移植日(ET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ET+3)血清中AMH、INHB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AMH、INHB水平,了解其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随着卵泡的发育,血清INHB水平逐渐升高,AMH水平逐渐降低(P均<0.001);②取卵日卵泡中的INHB、AMH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水平(分别为P<0.001及P<0.05);③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随着获卵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卵泡液AMH水平随获卵数不同而变化,获卵数0~9个时最低,10~15个时达最大值,≥16个时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④高质量胚胎比≥0.5组卵泡液AMH水平较高质量胚胎比<0.5组显著升高(P<0.05);⑤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取卵日、胚胎移植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血清中INHB、AMH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无差异(P>0.05),妊娠组卵泡液AMH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IVF超促排卵过程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只能反映卵巢的反应能力,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与妊娠结局无相关性。各个时期的血清AMH水平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AMH水平可以作为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泡液中AMH可能通过改变局部微环境引起胚胎质量的改变,进而影响IV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激素 抑制素 B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原文传递
宫腔人工授精中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劲松 陈冬丽 +2 位作者 田晓华 陈双陨 张春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12期132-133,12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腔人工受精(IUI)中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促排卵并行IUI的不孕患者109例共163个周期,分为5组,A组为来曲唑;B组为氯米芬;C组为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HMG);D组为氯米芬联合HMG;E组为HMG;月经周期第8天超声监测卵... 目的探讨在宫腔人工受精(IUI)中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促排卵并行IUI的不孕患者109例共163个周期,分为5组,A组为来曲唑;B组为氯米芬;C组为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HMG);D组为氯米芬联合HMG;E组为HMG;月经周期第8天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当优势卵泡≥20 mm,或尿黄体生成素(LH)阳性,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10000 IU,之后24~36h进行IUI;观察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果与B组比较,C组,D组HCG日成熟卵泡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C组最高为96.8%;B组最低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E组为25.0%最高;B组为4.8%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双胎妊娠2例,C组发生双胎妊娠1例,A组发生四胎妊娠1例。C组发生OHSS1例。结论在IUI中各种促排卵方案获得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G能促进多个卵泡生长及子宫内膜发育,联合用药可弥补单用氯米芬导致的内膜薄等缺点,增加临床妊娠率;促排卵过程中须重点控制优势卵泡数量,尽可能减少OHSS及多胎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受精 来曲唑 氯米芬 尿促性素 促排卵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有效性的系统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劲松 常双 +1 位作者 陈双陨 张春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1)、万方(1994~2011)、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2011)、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1)、万方(1994~2011)、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2011)、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89~2011);PUBMED(1997~2011)、ProQust Medical Libraray(PML)(1997-2011)、《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2000-2011),读秀学术搜索(www.duxiu.com),并手检相关杂志9种。纳入二甲双胍与氯米芬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合计1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排卵率高于安慰剂组[OR 3.74(0.49~14.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主导卵泡的患者数和妊娠率二甲双胍组高于安慰剂组[Peto OR 9.51(5.12~17.66)]和[Peto OR 6.27(2.15~1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二甲双胍有促进卵泡发育,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的积极作用,使用二甲双胍进行预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上述结论仍需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氯米芬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Meta分析 系统性评价
原文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雪琴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0年4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2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占同期宫颈环切术宫颈环切术手术的13.3%(27/203),患者年龄为23~40岁,中...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0年4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2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占同期宫颈环切术宫颈环切术手术的13.3%(27/203),患者年龄为23~40岁,中位年龄为30.3岁。27例中,10例因计划生育行人工流产术、1例异位妊娠、2例6~8周自然流产。14例足月分娩,其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5例。所有分娩孕妇的分娩孕周均大于38周,新生儿体重2905~4000g。新生儿1minApgar评分:9分2例;10分12例。无新生儿窒息。结论宫颈环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切除范围,对其后的妊娠生育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