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启明 张宏杰 张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re-DIC患儿57例;另选同期在妇产科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患儿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各组血浆D-D、TAT、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危重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e-DIC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D、TAT、FDP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D-D、TAT、FDP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血浆D-D、TAT、FDP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DIC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袁启明 张宏杰 张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141-3142,314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以及...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以及尿液培养对患者送检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9份,阳性率63.6%;尿液培养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7份,阳性率62.8%,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6.9%,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8%,两种方法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测定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的一致性很高,证明了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 尿沉渣定量分析 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