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祖宗学点“参谋术”
1
作者 李志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7,共1页
有人说:“给领导当参谋、提建议,只要你有真知灼见就可,你看诸葛亮、魏征就是。”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想给领导当个合格的参谋,仅有真知灼见还远远不够。诸葛亮、魏征等给领导当参谋之所以成功,客观地说,一半归功于他们的建议... 有人说:“给领导当参谋、提建议,只要你有真知灼见就可,你看诸葛亮、魏征就是。”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想给领导当个合格的参谋,仅有真知灼见还远远不够。诸葛亮、魏征等给领导当参谋之所以成功,客观地说,一半归功于他们的建议确属正确、高明,另一半当属幸运,因为他们的领导刘备、李世民是开明君主,胸怀宽广、从谏如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谋 宗学 诸葛亮 领导 提建议 李世民 真知 魏征
下载PDF
自古“谣言”猛于虎
2
作者 李志刚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3期64-64,共1页
李白成兵败原因之一是错杀李岩,而错杀是因相信了“谣言”。李岩至少立了三大功。一是李岩起草了广为传播的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使得农民军迅速由小变大;二是建议李自成“少杀人”,结果“屠戮为减”,人心归附;三是建议李自成... 李白成兵败原因之一是错杀李岩,而错杀是因相信了“谣言”。李岩至少立了三大功。一是李岩起草了广为传播的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使得农民军迅速由小变大;二是建议李自成“少杀人”,结果“屠戮为减”,人心归附;三是建议李自成赈济饥民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此“三功”,显示李岩确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李白成能一直得到李岩辅佐,其结果或许能象朱元璋那样圆满,可惜李白成竟听信谣言,误杀功臣酿成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李白成 农民军 李自成 李岩 朱元璋 赈济 功臣
下载PDF
古代官员“离任”那些事
3
作者 李志刚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4期64-64,共1页
历史上有清官,也有贪官。古代官员离任,上演了一幕幕五花八门的悲喜剧,值得玩味。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 历史上有清官,也有贪官。古代官员离任,上演了一幕幕五花八门的悲喜剧,值得玩味。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是比他有文化的老爹悟出其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而是“地低”之故也——地皮被那贪官刮去了“三尺”,岂不等于“天”高了“三尺”?此等讽刺,可谓人木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任 官员 古代 大历年间 悲喜剧 有文化 “天” 贪官
下载PDF
女律师艰难“营救”公安干警
4
作者 李鼎文 《律师世界》 2000年第4期2-4,共3页
关键词 公安干警 营救 律师 1997年 职业敏感 游泳池 派出所 黄石市 公安局 王力 民警
下载PDF
律师改革中人事管理工作探讨
5
作者 魏有生 《律师世界》 1995年第10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人事管理工作 国办律师事务所 人事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 体制改革 用人自主权 人事制度改革 养老保险 服务机构 机构设置
下载PDF
历史上官员“离任”那些事儿
6
作者 李志刚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87,共2页
过去百姓对官员的腐败贪婪极为不齿,但又无能为力,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得以发泄,于是"遗臭匾"、"遗臭对联"、"遗臭碑"等各色表达百姓不满的东西便"粉墨登场"。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 过去百姓对官员的腐败贪婪极为不齿,但又无能为力,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得以发泄,于是"遗臭匾"、"遗臭对联"、"遗臭碑"等各色表达百姓不满的东西便"粉墨登场"。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任 官员 历史 大历年间 百姓 腐败 上书 县官
原文传递
古代官场也“重民意”
7
作者 李志刚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提拔官员重民意,不独为当下热词,古代官场也很重视。在我国,官场重视民意由来已久。尧舜禹时期就是一个"公推公选"领导的时代,但那是原始社会,即使在封建社会,无论是两汉推行的"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民意"在... 提拔官员重民意,不独为当下热词,古代官场也很重视。在我国,官场重视民意由来已久。尧舜禹时期就是一个"公推公选"领导的时代,但那是原始社会,即使在封建社会,无论是两汉推行的"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民意"在提拔官员中分量不容忽视,甚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个专门品评各级官员的"清议"阶层。他们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即使你身无分文,如果受到"清议"大腕们的表扬,那么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去朝廷当官了;相反,为官者一旦触犯清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官场 古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公推公选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原文传递
“离任”那些事
8
作者 李志刚 《社会主义论坛》 2012年第2期58-58,共1页
有道是:“功过是非,盖棺论定”。其实,“定论”何须到“盖棺”?“离任”犹如一面镜。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名声好坏,当他离任后,百姓看得最清,“论定”最真。正可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关键词 《"离任"那些事》 随笔 杂文 杂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