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雪静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的了解,为有效控制细菌的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送检的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进行菌株的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表型确证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 目的:通过对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的了解,为有效控制细菌的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送检的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进行菌株的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表型确证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189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菌株感染主要分布于ICU及呼吸科病房;所有株菌株除了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两种药物无耐药反应外,对其他抗菌素均有耐药作用,且产ESBLs菌株对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株,两种菌株耐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以痰液标本最高,其耐药现象严重,且以产ESBLs菌株尤为突出,临床上应加强监测,以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姝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改良后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51例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导管采用改良的"C"型固定方法,同时选50例采用传统"S"型固定方法固定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改良后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51例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导管采用改良的"C"型固定方法,同时选50例采用传统"S"型固定方法固定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堵管、脱管、导管断裂、移位、置管处感染、导管压迫皮肤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C"型改良固定方法固定效果良好,可避免导管断裂、移位、脱管、堵管现象,减少了置管处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改良 效果
下载PDF
DSA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希剑 余开湖 +1 位作者 章凯敏 于加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7例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中2D-DSA共检出16例,1例微小血泡样宽颈动脉瘤因病灶太小漏诊,准确率为94.12%,3D-DSA全部检出,准确率达100.0%,但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10)。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髙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髙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期间应用DSA技术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并对预后做出可靠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动脉瘤 DSA
下载PDF
Cdc2/cdk1和surviv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设计、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俊 袁玉林 +3 位作者 彭涛 陈树 黄铄 李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靶向cdc2/cdk mRNA和survivin mRNA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GenBank中搜索Cdc2/cdk1和survivin基因组标准序列,根椐siRNA设计原理构建siRNA真核表达质粒phU6-cdc2/cdk1-shRNA1、phU6-cdc2/cdk1-shRNA2、phU6-surviv... 目的:构建表达靶向cdc2/cdk mRNA和survivin mRNA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GenBank中搜索Cdc2/cdk1和survivin基因组标准序列,根椐siRNA设计原理构建siRNA真核表达质粒phU6-cdc2/cdk1-shRNA1、phU6-cdc2/cdk1-shRNA2、phU6-survivin-shRNA1和phU6-survivinshRNA。phU6-survivin-shRNA1、phU6-survivin-shRNA2、pU6-HK-shRNA质粒均含有增强绿色荧光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和酶切位点,而phU6-cdc2/cdk1-shRNA1、phU6-cdc2/cdk1-shRNA2均含有红色荧光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和酶切位点。质粒酶切、电泳、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摄片、计数阳性细胞,计算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质粒载体绿色和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真核表达质粒对相应蛋白的抑制率。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计算转染效率显示在转染鼻咽癌细胞CNE2 48h转染率高达45.00%-57.45%;质粒phU6-cdc2/cdk1-shRNA1、phU6-cdc2/cdk1-shRNA2、phU6-survivin-shRNA1、phU6-survivin-shRNA2和pU6-HK-shRNA酶切后均可见400bp条带,与预期插入的目的基因大小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碱基序列与模板序列相符;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均见大量的细胞表达相应荧光;免疫印迹检测phU6-cdc2/cdk1-shRNA1、phU6-cdc2/cdk1-shRNA2、phU6-survivin-shRNA1和phU6-survivin-shRNA2对鼻咽癌CNE2细胞相应蛋白抑制率分别是33.00±1.41、38.31±1.01(survivin)、36.33±1.21和43.26±1.02(cdk1)。结论:本实验构建了靶向Cdc2/cdk1mRNA和survivin mRNA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有效转染人鼻咽癌细胞,phU6-cdc2/cdk1-shRNA2和phU6-survivin-shRNA2与phU6-cdc2/cdk1-shRNA1和phU6-survivin-shRNA1相比,转染CNE2 48h后其对相应蛋白的干扰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株CNE2 RNA干扰 cdc2/cdk1 SURVIVIN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经骨折椎体内固定术后出现钉棒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叶佳 彭爱民 +1 位作者 刘果 方煌 《骨科》 CAS 2014年第3期158-160,171,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体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出现钉棒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经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6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是否椎管减压以及术...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体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出现钉棒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经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6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是否椎管减压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对钉棒断裂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2例,哈氏棒断裂2例。椎弓根螺钉和哈氏棒断裂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6个月。断钉断棒发生率:爆裂脱位型骨折患者(3/10)高于压缩型骨折患者(1/16)(P<0.05);椎板切除减压患者(2/12)高于未切除椎板患者(2/14)(P<0.05);术后卧床时间小于2个月患者(3/19)高于卧床2个月以上患者(1/7),此例因截瘫后一直卧床,但绝对卧床时间未超过2个月。结论椎弓根钉棒出现断裂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钉棒应力分布不均、脊柱后柱破坏加重、术后过早下床活动有关。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同轴同平面置钉和合理预弯哈氏棒使应力均匀分布、尽量保留脊柱后柱、避免过早下床剧烈活动可有效降低钉棒断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临床方案 方案评价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对cyclin-D1、c-myc、p53、ATM和γ-H2AX蛋白在辐射诱发胸腺损伤修复中的影响
6
作者 朱俊 袁玉林 +1 位作者 熊志 孔志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明确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辐射诱发的C57小鼠胸腺瘤的形成过程中是否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功能进而影响辐射诱导胸腺瘤的形成。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8只,仅以假照射;照射组... 目的:明确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辐射诱发的C57小鼠胸腺瘤的形成过程中是否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功能进而影响辐射诱导胸腺瘤的形成。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8只,仅以假照射;照射组8只,采用深部X射线治疗机照射;照射+ADSCs组8只,收集转染EGFP表达质粒48h后的ADSCs,将ADSCs的浓度调整为2.0×106个/mL,取0.5mL经尾静脉注射入末次照射后第1天的胸腺瘤模型小鼠;假照射+ADSCs组8只,ADSCs的注射方法同照射+ADSCs组。末次照射第7天后分别处死4组小鼠,各组小鼠胸腺组织中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53、c-myc、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期(ATM)和γ-H2AX蛋白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照射组小鼠胸腺组织中ATM、γ-H2AX、cyclin-D1和c-myc水平高于照射+ADSCs组小鼠胸腺组织,而p53水平低于照射+ADSCs组小鼠胸腺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组小鼠胸腺G1期细胞的百分比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照射+ADSCs组小鼠胸腺G1细胞的百分比较照射组增多。结论:ADSCs可能通过减轻DNA损伤程度,减少p53和c-myc蛋白的表达,使细胞G1期增加,并阻滞在G1期,修复胸腺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电离辐射 胸腺瘤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肠道菌群特异性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尹小平 黎尉浩 +2 位作者 朱栋良 严海冬 王芳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对样本内细菌...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对样本内细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菌种的变化及规律。结果两组70例样本共检出389 010条高质量序列,研究组和对照组Chao1指数分别为1.01×10~3和0.85×10~3,Shannon指数分别为0.11×10~2和0.14×10~2,两组菌群多样性和均匀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菌种/属水平,有15种细菌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肠道某些菌种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有可能实现对结、直肠肿瘤进行早期的预防、早期诊断,并为微生态制剂作为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ADSCs对辐射诱发C57小鼠胸腺瘤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志华 李应续 +2 位作者 熊志 朱俊 袁玉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辐射诱发小鼠胸腺瘤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照射+ADSCs组、假照射+ADSCs组,各8只,末次照射后第7天后分...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辐射诱发小鼠胸腺瘤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照射+ADSCs组、假照射+ADSCs组,各8只,末次照射后第7天后分别处死4组小鼠,计算小鼠胸腺指数。刀豆素A(ConA)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采用MTY法测定,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照射+ADSCs组相对于照射组小鼠的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并且CD4+T淋巴细胞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ADSCs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胸腺内细胞水平的变化,保护小鼠胸腺细胞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辐射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的免疫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孔志华 袁玉林 +1 位作者 熊志 朱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2期5080-5082,共3页
目的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免疫学性质分析。方法选取5名符合抽脂要求的健康志愿者,抽取25g脂肪组织并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查看目标细胞分化群表面抗原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特点,并观察淋巴细胞、异体脂肪干细胞共同培养下增殖情况。结果... 目的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免疫学性质分析。方法选取5名符合抽脂要求的健康志愿者,抽取25g脂肪组织并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查看目标细胞分化群表面抗原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特点,并观察淋巴细胞、异体脂肪干细胞共同培养下增殖情况。结果脂肪干细胞表面CA29、CD40、CD90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Ⅰ均可阳性表达,CD31、CD34、CD45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Ⅱ均阴性表达;对照组平均CPM值为1805±152,研究组平均CPM水平为1811±164,两组平均CPM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无内皮细胞、造血系统污染问题,异体脂肪干细胞并未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表明脂肪干细胞排斥反应小,可尝试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工作的主要同种异体细胞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免疫学性质 分析
下载PDF
饮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黄亚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比较2组的饮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合...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比较2组的饮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合理饮食重要性、饮食原则、饮食注意事项等饮食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疗效以及溃疡愈合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能够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保健知识,有助于治疗,且对溃疡复发的预防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护理 胃溃疡 饮食保健知识 疗效
下载PDF
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11
作者 朱雪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术后患者200例,按饮食干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肠内、外营养饮食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对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胃肠恢复指标... 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术后患者200例,按饮食干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肠内、外营养饮食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对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胃肠恢复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长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的CD_3^+、CD_4^+/CD_8^+、CD_4^+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进行营养饮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柯秋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34-236,240,共4页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8例)和观察组(阿昔洛韦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8例)和观察组(阿昔洛韦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MMP一9)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清、脑脊液NSE、PCT、IL一6及MMP一9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相对较佳,对于改善神经功能及控制炎症均有积极的作用,且患儿的免疫状态也呈现出持续改善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免疫状态 神经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ADSCs抑制辐射诱生胸腺瘤的作用分析
13
作者 熊志 孔志华 +3 位作者 朱俊 袁玉林 王国祥 夏干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对辐射诱导形成胸腺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假照射组、照射组、照射+ADSCs组、假照射+ADSCs组,各40只,末次照射后第1、3、7、14天后分别处死4组小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SCs...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对辐射诱导形成胸腺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假照射组、照射组、照射+ADSCs组、假照射+ADSCs组,各40只,末次照射后第1、3、7、14天后分别处死4组小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SCs在胸腺瘤组织中的定位;末次照射第1、7、14、21、28天及6个月后分别处死4组小鼠,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胸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照射组小鼠胸腺瘤的发生率(75%,12/16)明显高于ADSCs注射组(20%,3/15)(P<0.05)。在X线照射后第7天和6个月后,照射组和照射+ADSCs组胸腺组织中CD31染色阳性的血管管状结构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较假照射组和假照射+ADSCs组明显增多,并且照射+ADSCs组小鼠胸腺组织的PCNA阳性细胞数相对于照射组小鼠胸腺组织较低(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辐射诱发的小鼠胸腺瘤模型。ADSCs具有保护胸腺辐射损伤,抑制辐射诱发胸腺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辐射 胸腺瘤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雪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气喘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肺炎患儿的护理质量以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肺炎 患儿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伍杏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放疗中的鼻腔黏膜反应、口腔炎...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放疗中的鼻腔黏膜反应、口腔炎、放射性皮炎等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后在吞咽、皮肤、疼痛、张嘴、言谈表达等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减少鼻咽癌放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鼻咽癌 放疗 毒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春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子宫出血,并非子宫的器质性病变所致[1]。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排卵性DUB与无排卵性DUB,其中以无排卵性DUB最为常见,可占到DUB的70%~80%,可见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女性,而...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子宫出血,并非子宫的器质性病变所致[1]。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排卵性DUB与无排卵性DUB,其中以无排卵性DUB最为常见,可占到DUB的70%~80%,可见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女性,而排卵性DUB则可见于育龄妇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icroRNA-10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增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柯秋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16-220,224,共6页
目的:探究miR-101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101并利用脂质体3000对MDA-MB-231细胞进行转染,将实验... 目的:探究miR-101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101并利用脂质体3000对MDA-MB-231细胞进行转染,将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01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miR-101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对紫杉醇介导的MDA-MB-231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ing检测Bcl2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iR-101转染MDA-MB-231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紫杉醇处理细胞后,用miR-101处理组细胞的IC5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下降2.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iR-101组的MDAMB-231细胞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5),并且早期凋亡率更加明显(P<0.01);转染miR-101后,MDA-MB-231细胞的Bcl2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01可能通过靶向下调Bcl2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进而增强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化疗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紫杉醇 miR-101 微RNAs BCL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亚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65-166,共2页
胃癌是临床消化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临床患者远端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术中遇到的困难,已经由三角吻合... 胃癌是临床消化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临床患者远端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术中遇到的困难,已经由三角吻合技术得以解决。三角吻合技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且手术时间短,广泛应用于国外临床中。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围术期 三角吻合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助产士施行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效果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春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比较行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按自愿原则,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加产前教育的产妇视为干预组,共120例。干预组产妇于孕后期接受我院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一次产前教育及咨... 目的:比较行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按自愿原则,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加产前教育的产妇视为干预组,共120例。干预组产妇于孕后期接受我院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一次产前教育及咨询服务。对照组240例,仅接受常规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总产程(502.5±128.1)min,对照组总产程(618.3±147.5)min,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8,P<0.01)。干预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结论助产士对孕后期的产妇开展系列的产前教育活动,切实可以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影响其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提供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有利于产妇尽快恢复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分娩方式 产前教育 产程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孕三烯酮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孕三烯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的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和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孕三烯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的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肌肉注射GnRH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样本中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和催乳素等生殖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殖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殖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比82.5%)(P<0.05),且观察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后应用GnRH治疗EM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孕三烯酮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