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9-3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侵袭迁移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蓉 钱崇崴 +2 位作者 田亦文 郭鹏 黄自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9-3p(miR-9-3p)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TPC-1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C-1细胞,转染miR-9-3p inhibitor(抑制组)和空质粒(空转染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9-3p(miR-9-3p)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TPC-1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C-1细胞,转染miR-9-3p inhibitor(抑制组)和空质粒(空转染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组miR-9-3p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TPC-1细胞中β-cat、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Twist1和上皮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抑制组TPC-1细胞miR-9-3p的表达水平为0. 21±0. 10,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 02±0. 16和空转染组的0. 98±0. 15(P<0. 05)。MTT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培养24、48、72、96 h后的增殖率分别为(95. 68±4. 34)%、(87. 46±4. 59)%、(78. 11±4. 63)%和(71. 24±3. 91)%,低于空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侵袭数为(157±62)个,少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愈合率为(34. 02±7. 11)%,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抑制组TPC-1细胞β-cat核转移情况弱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抑制组TPC-1细胞β-cat、VE-cad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 15±0. 29、0. 23±0. 08和0. 65±0. 20,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为0. 85±0. 17,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 <0. 05)。结论下调miR-9-3p可抑制Wnt/β-cat信号通路的激活,逆转TPC-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降低PTC的侵袭和迁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小RNA-9-3p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侵袭迁移
下载PDF
亚甲蓝荧光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少林 陈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观察亚甲蓝荧光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cT1-2N0M0)病人79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术中单用亚甲蓝染色定位前哨淋巴结,观察组40例,采用术中亚... 目的观察亚甲蓝荧光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cT1-2N0M0)病人79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术中单用亚甲蓝染色定位前哨淋巴结,观察组40例,采用术中亚甲蓝荧光双示踪定位前哨淋巴结,比较两组病人活检结果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能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均为100%。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数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并发症(切口感染/裂开、切口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采用术中亚甲蓝荧光示踪定位相较于亚甲蓝单染料定位,手术操作更直观、简便、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荧光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活检
下载PDF
术中分层冷冻切片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自明 王蓉 +6 位作者 郑媛 卢文亮 陈波 魏刚 高丹 薛明兴 叶春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分层冷冻切片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亚甲蓝示踪并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均行术中冷冻切片HE染色,依次记录单层切片组、3层切片组及6层切片...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分层冷冻切片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亚甲蓝示踪并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均行术中冷冻切片HE染色,依次记录单层切片组、3层切片组及6层切片组冷冻病理结果,术后SLN常规HE染色石蜡切片为确诊SLN转移的标准。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7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中19例SLN阳性,3例为SLNB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3.6%(3/22)。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结果与SLN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比较:单层切片的敏感性为21.1%(4/19)、符合率为73.1%(49/67)、特异性为100%(45/45);3层切片的敏感性为31.6%(6/19)、符合率为76.1%(51/67)、特异性为97.8%(44/45);6层切片的敏感性为84.2%(16/19)、符合率为91.1%(61/67)、特异性为95.6%(43/45)。敏感性和符合率,6层切片组与3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层切片组高于3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而单层切片组与3层切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SLN转移可靠而快速,多层切片方法可以提高SLN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6层切片组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下载PDF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蓉 郑媛 +1 位作者 钱崇崴 黄自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乳房美观度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瘀斑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在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乳房美观度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两组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6.67%(2/30)、16.67%(5/30),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同样可有效切除病灶,同时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乳房美观度高、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双人操作超声引导乳房真空辅助活检手术5867例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波 刘任成 +6 位作者 方菲 张玉霞 李继勇 刘钢 史贤义 黎峰 卢文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目的总结双人操作超声引导真空辅助乳房活检手术的应用经验及思考。方法8家医院共5867例乳腺肿块病人,均运用真空辅助乳房活检手术。结果乳腺肿块病人5867例,平均年龄(35.77±11.08)岁,肿块平均直径(1.97±0.89)cm,病灶数目共16... 目的总结双人操作超声引导真空辅助乳房活检手术的应用经验及思考。方法8家医院共5867例乳腺肿块病人,均运用真空辅助乳房活检手术。结果乳腺肿块病人5867例,平均年龄(35.77±11.08)岁,肿块平均直径(1.97±0.89)cm,病灶数目共16832个。术后病理检查:良性肿瘤4893例(92.00%),不典型增生264例(4.80%),导管内癌124例(2.12%),浸润乳腺癌68例(1.16%),叶状肿瘤4例(0.07%),炎性肿物78例(1.42%),腺病及单纯乳管扩张症50例(0.91%)。术后并发症中痛性血肿及皮下瘀血为最常见并发症,分别为1125例(20.5%)及482例(8.8%),中重度疼痛323例(5.90%),切口延迟愈合5例(0.09%),皮肤破损9例(0.16%),皮肤凹陷175例(3.20%),肿瘤残留复发449例(8.2%)。中转传统开放行手术者3例(0.05%)。未出现切口及深部组织感染等情况。结论双人操作超声引导真空辅助乳房活检手术的模式操作简便,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 乳房活检手术 双人操作
下载PDF
产前乳腺炎23例诊治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文亮 陈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23例产前乳腺炎病人,在门诊已行空芯针穿刺,病理证实为以淋巴浆细胞为主,同时伴有乳管扩张的炎性病变。行单纯抗生素治疗14例,其中4例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后完全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脓肿形成6例,无明... 目的探讨产前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23例产前乳腺炎病人,在门诊已行空芯针穿刺,病理证实为以淋巴浆细胞为主,同时伴有乳管扩张的炎性病变。行单纯抗生素治疗14例,其中4例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后完全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脓肿形成6例,无明显缓解2例,2例病人症状加重遂进行了一期根除性手术。9例病人在初诊时已发现形成脓肿,共15例病人进行了小切口的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术后无一例病人发生出血、再发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安全生产,未发生早产、流产、过期产、畸形儿等,胎儿均健康。随访2年,无病人再复发,也未发现小儿发育异常。结论产前乳腺炎病人需考虑胎儿的安全性,应根据病情选择损伤最小、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乳腺炎 妊娠期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下载PDF
四步探查法手术治疗顽固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28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文亮 王敏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 探讨顽固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我科治疗的128例术后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原因,均行四步探查法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28例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 目的 探讨顽固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我科治疗的128例术后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原因,均行四步探查法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28例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年龄26~41岁,中位年龄34岁,复发距前次手术时间1.5~18个月,中位时间3个月,其中手术2次及以上者121例(94.53%)。临床分期:导管扩张期42例,肿块期46例,脓肿期26例,瘘管期14例。复发原因:一级乳管残留80例(62.50%),腺体组织残留病灶101例(78.91%)及皮下脂肪组织残存病灶42例(32.81%)。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8.22±7.15) min,术中失血量(36.11±11.31)mL。住院时间7~14 d,中位时间为9 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12 d,中位时间为7 d。术后无出血、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均再次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4年,未见复发。结论 四步探查法手术治疗顽固复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 四步探查法手术
下载PDF
厚朴酚抑制体外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黄自明 姜冉 +7 位作者 魏刚 田亦文 卢文亮 高丹 陈波 叶春梅 薛明兴 王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厚朴提取物厚朴酚(Magnolol,Mag)抑制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作用。【方法】选取不同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CF-7、MDA-MB-231),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ag溶液,观察处理后细胞的凋亡、侵袭、转移和黏... 【目的】探讨中药厚朴提取物厚朴酚(Magnolol,Mag)抑制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作用。【方法】选取不同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CF-7、MDA-MB-231),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ag溶液,观察处理后细胞的凋亡、侵袭、转移和黏附能力,判断Mag对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Mag可以抑制细胞的抗凋亡、侵袭、转移和黏附能力(P〈O.05),随着Mag浓度的增大,抑制生物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P〈0.05)。【结论]Mag可以通过抑制不同受体状态乳腺癌细胞株的抗凋亡率、侵袭能力、黏附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而抑制其生物活性,在乳腺癌的治疗及预防乳腺癌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药理学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肿瘤转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房活检方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
9
作者 高丹 郑媛 +4 位作者 姜冉 陈波 田少林 王蓉 卢文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活检方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7例和122例乳房肿瘤病人行开放式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采用荧光探测仪和亚甲蓝双示踪法,根据蓝染前哨淋巴结的比例计算活检方式对前哨淋...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活检方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7例和122例乳房肿瘤病人行开放式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采用荧光探测仪和亚甲蓝双示踪法,根据蓝染前哨淋巴结的比例计算活检方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显影良好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乳房肿块活检方式、乳腺活检切口的长度和切口的部位对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术中未取到的前哨淋巴结,术后发现的前哨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发现,粗针穿刺活检和开放式活检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活检方式、手术部位和手术切口大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荧光探测仪 活检 亚甲蓝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地区乳腺肿瘤病房管理实践
10
作者 卢文亮 冷福建 陈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严重地区乳腺肿瘤的病房的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疫情期间我院住院病人的入院情况,住院流程,病房改造,随访出院后有无感染以及我院医护、清洁人员在此期间感染情况。结果病人30例,均无发热、咳嗽...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严重地区乳腺肿瘤的病房的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疫情期间我院住院病人的入院情况,住院流程,病房改造,随访出院后有无感染以及我院医护、清洁人员在此期间感染情况。结果病人30例,均无发热、咳嗽及乏力等可疑症状。其中2例(化疗、靶向治疗各1例)于门诊肺部CT行筛查时发现磨玻璃斑片状影,2次核酸检测阴性,仍建议至社区隔离,暂不化疗。其余28例病人入院时均无可疑症状,肺部CT,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检查无异常。住院期间均未离开所在病房,出院观察14天亦未出现任何可疑症状。参与病房工作的医护共15名及2名清洁员均无明显不适。出院后14天观察期内,体温正常,无不适。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对正常医疗造成影响。但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下,乳腺肿瘤疾病诊疗工作仍可逐步安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乳腺肿瘤 病房管理
下载PDF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11
作者 郑媛 陈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分析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IDC+DCIS)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2016~2020年我科收治的乳腺癌病人335例,其中IDC+DCIS组123例,IDC组212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肿块大小,淋巴结分期... 目的分析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IDC+DCIS)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2016~2020年我科收治的乳腺癌病人335例,其中IDC+DCIS组123例,IDC组212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肿块大小,淋巴结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细胞角蛋白5/6(CK5/6)等分子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 IDC+DCIS组的HER-2阳性率明显高于IDC组(40.7%vs 25%,P=0.003),而CK5/6的阳性率显著低于IDC组(10.4%vs 42.6%,P=0.00)。此外IDC组有更高的三阴型乳腺癌比率(23.3%vs 9.8%,P=0.02)。结论 IDC+DCIS与IDC比较,表现出不同的免疫组化表型。这种表型的差异是否预示着两种癌通过不同的途径浸润,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位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侃侃 陈波 黄自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肠道微生态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可通过影响乳房微生态,分泌、调节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代谢产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肠道微生态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可通过影响乳房微生态,分泌、调节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代谢产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肠道微生态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肠道微生态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肠道微生态 乳房微生态
原文传递
乳管镜联合美蓝染色定位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自明 魏刚 +4 位作者 薛明兴 叶春梅 陈波 余春姣 王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6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美蓝染色定位导管内病变的方法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2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检查后,病变导管内即刻注射美蓝染色定位,行病变导...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美蓝染色定位导管内病变的方法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2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检查后,病变导管内即刻注射美蓝染色定位,行病变导管及区段切除,观察其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该方法中乳管镜检查总符合率为71.26%,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率为76.13%,乳腺癌的诊断率为9.74%,乳腺癌在导管内微小病变中的比例为12.79%。随访的729例患者中,乳腺癌患者(82例)均无病生存,高危因素患者(127例)无新发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520例)中1例非手术部位患乳腺癌。结论乳管镜检查联合美蓝导管染色定位法可提高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为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及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纤维导管镜 早期乳腺癌
原文传递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自明 王蓉 +4 位作者 余春姣 魏刚 田亦文 姜冉 薛明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5期3085-3087,共3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绝经后合并乳腺增生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来曲唑(A组)、他莫昔芬(B组)和安慰剂(C组),均服药12个月。...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绝经后合并乳腺增生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来曲唑(A组)、他莫昔芬(B组)和安慰剂(C组),均服药12个月。服药后每3个月复查,记录增生临床症状变化,并行乳腺彩超检查,了解乳腺导管和纹理的变化,每年复查乳腺X线摄影,了解乳腺密度变化,同时观察各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前后,检测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各项血液指标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超声检查提示乳腺导管和纹理较治疗前差异极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年复查乳腺X线,乳腺密度Wolfe评分及总百分率相比分析明显下降(P<0.05)。不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于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与常规疗法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乳腺增生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临床疗效 化学预防
原文传递
诺雷德联合他莫昔芬对早期乳腺癌血清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E-钙黏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丹丹 徐旭东 +3 位作者 罗智勇 夏耘 吴亚群 黄自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探讨诺雷德联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对早期乳腺癌雌激素(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85例Ⅰ~Ⅲ期HR+乳腺... 目的探讨诺雷德联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对早期乳腺癌雌激素(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85例Ⅰ~Ⅲ期HR+乳腺癌患者按均衡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除常规手术和化疗外,对照组140例给予他莫昔芬(TAM) 5年内分泌治疗,研究组145例给予卵巢功能抑制(OFS)+TAM 5年联合内分泌治疗,分别于术前、内分泌治疗2年后、内分泌治疗5年后检测血清雌二醇、IGF-1、E-cadherin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E2、IGF-1、E-钙黏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治疗2年后,研究组患者血清E2水平[(77.16±7.4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4.13±9.26) pg/ml,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59.90±6.2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3.62±8.15) ng/ml,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钙黏蛋白水平[(6.11±0.73) 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78±0.55) mg/ml,P<0.05]。内分泌治疗5年后两组患者E2、IGF-1、E-cadherin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94.3%;研究组5年DFS为94.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年总生存期(OS)为100%,研究组患者5年OS为1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雷德联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早期乳腺癌E2、IGF-1水平,并提高E-cadherin,有利于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雷德 他莫昔芬 早期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雌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E-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反义RNA对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袁惠玲 余春姣 +5 位作者 张玉娟 黄自明 吴丽华 张爱玲 高学忠 罗智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中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并探讨HOTAIR对TNBC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收集64例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手术治疗TNBC癌及癌旁腺体组织,以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中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并探讨HOTAIR对TNBC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收集64例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手术治疗TNBC癌及癌旁腺体组织,以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HOTAIR表达,比较其在癌及癌旁中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在TNBC MDA-MB231细胞株中以小干扰RNA下调HOTAIR表达,以siControl为对照组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下调HOTAIR表达对于多梳蛋白复合体2(PRC2)核心亚基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表达的影响,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OTAIR在TNBC中表达明显上调(0.71±0.10比0.50±0.06,t=20.2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OTAIR在晚期TNB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早中期(0.78±0.05比0.64±0.07,t=8.6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细胞中以小干扰RNA(siRNA)沉默HOTAIR或EZH2的表达均引起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HOTAIR沉默表达后,EZH2表达明显下调,而下调EZH2 RNA对HOTAIR表达无影响。结论TNBC中HOTAIR表达明显上调,与不良预后相关。TNBC中HOTAIR可能通过调节PRC2复合物核心蛋白EZH2表达发挥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HOX转录反义RNA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原文传递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分析
17
作者 周利萍 陈波 熊阳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70-73,共4页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甲状腺全切术干预后的实际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将已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象予以观察,依托病床单双号进行分组,所有单号对象均归为对照组,实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均为双号患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甲状腺全切术干预后的实际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将已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象予以观察,依托病床单双号进行分组,所有单号对象均归为对照组,实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均为双号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术,通过以下多项指标:(1)疗效评估值;(2)手术相关指标;(3)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4)复发率统计值;(5)并发症监测值。结果 (1)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观测值呈更高显示,其疗效具体值是92.0%、76.0%,(P<0.05)。(2)观察组无论在手术时间还是康复时间上,还是在术中出血量等情况上均比对照组更短/更少(P<0.05)。(3)对甲状腺指标即PTH、FT3、FT4、TSH予以分析,观察组上述多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多项指标恢复更好,二者差异显著(P<0.05)。(4)经过5年跟踪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少(P<0.05)。(5)观察组并发症监测值是4.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监测值20.0%(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过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理想,不仅能够促进临床疗效升高,对甲状腺功能调节效果显著,从根源上减少复发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兼具,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激素指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对Zuska病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姜冉 卢文亮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探讨Zuska病的最佳手术切口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月—2022年8月初次手术的270例Zuska病的患者,总结患者临床特征与手术者选择切口的倾向,分析这些切口对患者复发率及乳头坏死等的影响,并分析乳头坏死的独立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Zuska病的最佳手术切口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月—2022年8月初次手术的270例Zuska病的患者,总结患者临床特征与手术者选择切口的倾向,分析这些切口对患者复发率及乳头坏死等的影响,并分析乳头坏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共27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A型切口55例,B型103例,C型112例。对于伴有乳头内陷的患者,手术医生更倾向于选择横行劈开乳头的方法(A型,P<0.001)。对于病灶范围较大或者累及象限较多的患者,手术医生更倾向于选择环乳晕作切口(B型,P<0.001)或者放射状切口(C型,P<0.05)。手术切口与乳头坏死、术后复发有明显相关性(P<0.001)。手术切口(B型及C型切口,P<0.001,95%CI:0.082~0.311)与先天性乳头内陷(P<0.01,95%CI:0.004~0.347)是乳头坏死的独立相关因素,且是Zuska病术后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Zuska病容易复发或出现乳头坏死,合理地选择切口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及乳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ska病 手术切口 乳头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