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永超 郑启新 +3 位作者 胡东 郝杰 王运涛 刘晓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7-870,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BMSC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为B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BMSC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为B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和NGF表达,ELISA检测BMSC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原代取材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10d后用不同比例的BMSC条件培养液培养24h,热休克诱导神经元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结果:BMSC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44(+)、CD45(-)和CD71(+)。BMSC表达BDNF和NGFmRNA,BMSC培养液中含有BDNF和NG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增加。BMSC条件培养液可以减少热休克诱导的脊髓神经元凋亡的比率,并且BMSC条件培养液含量高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对损伤脊髓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永超 郑启新 +3 位作者 胡东 郝杰 王运涛 刘晓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80-782,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和NGF表达,ELISA检测BMSC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原代取材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nestin染色鉴定。用不同比例的BMSC条件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24h后,热休克诱导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结果BMSC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44和CD71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BMSC表达BDNF和NGFmRNA,BMSC培养液中含有BDNF和NG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浓度增加。BMSC条件培养液可以减少热休克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并且BMSC条件培养液浓度高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对神经干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干细胞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智超 李菁媛 +6 位作者 姚军霞 黎韦明 仲照东 游泳 黄士昂 邹萍 宋善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96-598,共3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探讨该方法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DC-CIK细...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探讨该方法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DC-CIK细胞分两次回输给患者。随后给予白细胞介素-2皮下注射,100万U/天,连续10天。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①安全性:4例患者9例次治疗均能顺利进行。DC-CIK细胞回输过程中有3例次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能迅速缓解。治疗过程中未见其它不适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②疗效观察:1例患者在治疗前存在染色体异常(46,xy,inv(16)),一个疗程后染色体检查正常。4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处于持续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状态。随访至今,4例患者已分别无病生存2年半、2年、2年、1年。结论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短期具有一定疗效。是否能有效降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复发尚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值得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下载PDF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熊先智 金阳 +4 位作者 周琼 张晓菊 杜雯 刘伟 黄士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1-47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是否存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抽取21例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用三色标记单抗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25^+,CD4^+CD25^+FoxP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是否存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抽取21例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用三色标记单抗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25^+,CD4^+CD25^+FoxP3^+(CD4^+Treg),CD8^+CD25^+,CD8^+CD25^+FoxP3^+(CD8^+Treg)的数量和百分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取中等程度相关r≥0.3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本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为(18±6)%,CD4^+Treg为(19±13)%,CD8^+CD25^+为(5±4)%,CD8^+Treg为(12±10)%。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白细胞总数和血pH都与Treg的数量或百分比呈显著相关,使其与患者的免疫构成复杂的因果关系。TGF-β1和1L-10在整体环境下与Treg无相关性。结论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有一定比例的CD4^+Treg和CD8^+Treg,对患者的免疫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成为了解患者免疫状况的一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