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痉挛CTA表现及临床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万宏 陈宏才 席仁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冠状动脉CT(CTCA)表现特点,探讨影响CAS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临床上具有静息性胸痛或胸闷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无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对成功诱发了CAS的患者行CTCA检查。CAS患者行常规内科治...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冠状动脉CT(CTCA)表现特点,探讨影响CAS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临床上具有静息性胸痛或胸闷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无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对成功诱发了CAS的患者行CTCA检查。CAS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完成后行门诊和/或电话随访。结果:共有21例患者成功诱发CAS,10例为节段性CAS,11例为弥漫性CAS。10例节段性CAS中8例冠状动脉病变处可见偏心性斑块;11例弥漫性CAS中8例冠状动脉病变处可见弥漫向心性斑块。节段性组和弥漫性组的冠状动脉斑块平均CT值分别为(51±20)HU和(78±30)HU,冠状动脉狭窄率平均值分别为(30±14)%和(45±1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2±7)个月。5例(23.8%,5/21)患者出院后仍有胸部不适、胸痛或类似入院症状,其中2例表现为咽部紧缩感,1例表现为胸痛、胸部压榨感,1例因反复胸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另有1例发生猝死。结论:CAS多发生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基础之上,反复CAS发作有猝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痉挛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