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梅英 严小宏 +2 位作者 范忠杰 李峰 梁建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627-629,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早期有效的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0月126例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采用K—B扩散法测定对抗菌药...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早期有效的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0月126例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采用K—B扩散法测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药敏判定按照NCCCLS2006年版的标准。结果AE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为74例,阳性率为58.7%。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70例,革兰氏阳性球菌4例,合并白色念珠菌7例,克柔假丝酵母菌2例,热带念珠菌1例。本组培养阳性的前3位病原菌对头孢三代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AECOPD的主要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最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选用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或者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者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联用氨基糖苷类或者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病原菌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严小宏 王恒敏 杨梅英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45-546,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日1次)及西洛他唑片(100 mg,每日2次)。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MV)下降,踝臂指数(ABI)及趾臂指数(TBI)上升,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同时治疗组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改善周围血管病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阿托伐他汀钙 糖尿病 血管神经病变 下肢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志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栓弹力图分析其AR情况,270例中76例有AR者作为AR组,194例对阿司匹林敏感者作为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栓弹力图分析其AR情况,270例中76例有AR者作为AR组,194例对阿司匹林敏感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AR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AR组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为39.47%(30/76),显著高于AS组的12.37%(24/194),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70例患者中54例复发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作为复发组,216例未复发心血管事件者作为未复发组,复发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抗血小板用药依从性差、AR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未复发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未复发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抗血小板用药依从性差、糖尿病、年龄是冠心病患者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R与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R会增加冠心病患者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抗药性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复发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及CT、MRI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爱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7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塞 ( LCI)的临床特点及 CT、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 L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 48例 ( 80 % )、高脂血症 2 0例 ( 33% )、糖尿病 16例 ( 2 7% )。常见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轻偏...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塞 ( LCI)的临床特点及 CT、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 L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 48例 ( 80 % )、高脂血症 2 0例 ( 33% )、糖尿病 16例 ( 2 7% )。常见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轻偏瘫 ( PMH)及变异型 2 4例 ,腔隙状态 ( LS) 12例 ,无症状腔隙性梗塞 ( ALI) 8例 ,感觉运动性卒中 ( SMS) 7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尾状核 ( 40 % )、豆状核 ( 33% )、放射冠 ( 15 % )、丘脑 ( 13% )、内囊 ( 10 % )。本组病例 CT漏诊率 10 % ,其漏诊病例均被 MRI诊断为腔隙病灶。结论 高血压病是 LCI的直接原因 ,腔隙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 ,LS及 ALT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 ,MRI对 LCI的诊断显著优于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CT 腔隙性脑梗塞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勇 李静明 +1 位作者 朱岚 李志明 《中外医疗》 2008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5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者作静息状态下12导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结果心衰组QT离散度...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5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者作静息状态下12导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结果心衰组QT离散度为(48.4±17.45)ms,对照组为(27.87±10.74)ms,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衰组HRV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 ̄0.01)。结论心衰时,由于自主神经受损,导致QT离散度及HRV异常;QT离散度和HRV改变与心衰程度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心力衰竭
下载PDF
vf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喻虹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稳心颗粒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入选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28±35(18~69)岁,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SF-36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在半小时内完成,观察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功能、生... 目的观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稳心颗粒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入选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28±35(18~69)岁,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SF-36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在半小时内完成,观察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功能、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病、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指标,量表采用标;住分法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早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小宏 杨梅英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4:00血糖值),对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结果(1)48例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比较,出现高血糖时间段为餐后1-2h,CGMS监测血糖的最高值为(18.66±1.55)mmol/L,相同时间段的手指血糖值仅为(15.82±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低血糖(血糖值〈3.9mmol/L)时间段多为22:00-4:00,CGMS监测中发现低血糖19例,其中9例(18.75%)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症状,10例(20.83%)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2.6±0.44)mmol/L;而同时段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有8(16.67%)例无症状低血糖,5例(10.41%)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3.2±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MS更能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较手指尖血糖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调整降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指尖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