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秭归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秭归县作为研究区,结合其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斜坡结构、距构造带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水系密度等7个控制因素,运...湖北省秭归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秭归县作为研究区,结合其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斜坡结构、距构造带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水系密度等7个控制因素,运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秭归县极高、高、中和低易发区的面积分别为83.11、186.00、571.22、1355.06 km 2;区内地质灾害呈现带状集中展布式分布,与距构造带距离和水系密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距构造带距离越远,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明显减弱,同时随着水系密度的减小,地质灾害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展开更多
文摘湖北省秭归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秭归县作为研究区,结合其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斜坡结构、距构造带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水系密度等7个控制因素,运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秭归县极高、高、中和低易发区的面积分别为83.11、186.00、571.22、1355.06 km 2;区内地质灾害呈现带状集中展布式分布,与距构造带距离和水系密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距构造带距离越远,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明显减弱,同时随着水系密度的减小,地质灾害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