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涌现性功能的合成菌群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高春辉 杨宁 +6 位作者 王创 侯时季 严建兵 郑金水 李锦 吴尘聊 蔡鹏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复杂生态学功能,这些功能的产生具有涌现性。所谓涌现性,指的是复杂系统中随着系统复杂性增加产生的新特性。有趣的是,虽然涌现性功能源于多物种的共同作用,但是所需物种数量通常较少。这不但为...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复杂生态学功能,这些功能的产生具有涌现性。所谓涌现性,指的是复杂系统中随着系统复杂性增加产生的新特性。有趣的是,虽然涌现性功能源于多物种的共同作用,但是所需物种数量通常较少。这不但为利用合成菌群探究涌现性功能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且还为应用合成菌群改造植物菌群提供了抓手。种子菌群作为植物最早的微生物群落,其所包含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相对较低的特点。但是,其在植物共生菌群的演化过程中却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受限于种子干燥、贫营养的微生境条件,生物膜是微生物在种子表面和内部存在的主要形式。因此,本文提出以有涌现性功能的合成微生物群落为种子包衣,或可成为在植物微生物组调控中最关键时间节点、最易于开展阶段的有效干预途径。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宿主和菌群角度介绍了调控种子菌群涌现性功能的潜在因素。在智慧农业的场景下,通过与种子芯片技术、无人智能化平台的结合,或可在农田中实现合成菌群的大规模施用和功能动态实时监测,为发掘具有特定功能的合成微生物群落、开展基于种子合成菌群生物膜包衣的应用提供可行途径,进而有望为微生物-作物联合育种技术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互作 种子菌群 生物膜 合成微生物群落 涌现性
下载PDF
关于我国油料品质提升重要性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良晓 李慧 +4 位作者 马飞 喻理 王秀嫔 方梦雪 李培武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油料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中脂类和蛋白质主要来源,富含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但因食用植物油用量少,极少单独食用,消费者对其营养成分组成与健康效应知之甚少。新时期,在持续推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保供给、扶稳“油瓶子”的基础上,... 油料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中脂类和蛋白质主要来源,富含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但因食用植物油用量少,极少单独食用,消费者对其营养成分组成与健康效应知之甚少。新时期,在持续推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保供给、扶稳“油瓶子”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油料品质,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成为摆在油料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从人民生命健康、油料产能提升和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油料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消费者科学认知油料、食用植物油和油料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 品质 营养健康效应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氨丙基SiO_(2)微球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白藜芦醇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千 喻理 +6 位作者 马飞 范伟 覃静萍 肖航 郭时印 张良晓 唐忠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85%乙醇提取,用氨丙基SiO_(2)微球材料填充固相萃取净化小柱富集,乙醇作为淋洗溶液,吹干后用0.2 mL甲醇定容检测。采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85%乙醇提取,用氨丙基SiO_(2)微球材料填充固相萃取净化小柱富集,乙醇作为淋洗溶液,吹干后用0.2 mL甲醇定容检测。采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分离,检测波长为306 nm检测。结果该方法在0.1~10.0μg/g的范围内,白藜芦醇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017μg/g,定量限为0.056μg/g;加标回收率为90.4%~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1.3%~8.4%。运用该方法对30份花生样品检测,其白藜芦醇含量范围在73.24~548.51μg/kg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快速,满足花生中白藜芦醇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向成艳 唐晓倩 +1 位作者 张奇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类典型的环境激素,具有极强的生殖发育毒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途径,危害和限量标准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对现有的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类典型的环境激素,具有极强的生殖发育毒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途径,危害和限量标准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对现有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的发现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邻苯二甲酸酯 污染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化学组成与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亦驰 方梦雪 +4 位作者 汪雪芳 喻理 马飞 张良晓 李培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8-274,共7页
小麦胚芽油是经小麦胚芽加工得到的食用油,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左右,生育酚含量高达2573.69 mg/kg,远高于其他植物油,总植物甾醇含量为8512.06 mg/kg,其中β-谷甾醇高达5812.76 mg/kg。小麦胚芽油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抗氧化、... 小麦胚芽油是经小麦胚芽加工得到的食用油,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左右,生育酚含量高达2573.69 mg/kg,远高于其他植物油,总植物甾醇含量为8512.06 mg/kg,其中β-谷甾醇高达5812.76 mg/kg。小麦胚芽油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抗氧化、抗疲劳等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因此,本文主要对小麦胚芽油理化性质、营养特性进行总结,同时对比分析不同的制备工艺小麦胚芽油品质,旨在为小麦胚芽油及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化学组成 营养功能 生育酚 甾醇
下载PDF
饲料油菜: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田饲料作物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波 周广生 傅廷栋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9期9-11,共3页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左右,国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47%以上。那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么重要的油料作物用作饲料呢?其实,将油菜用作饲料,并不是要改变油菜的油用功能,而是在保证我国食用油安全的前提下...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左右,国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47%以上。那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么重要的油料作物用作饲料呢?其实,将油菜用作饲料,并不是要改变油菜的油用功能,而是在保证我国食用油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适宜的空间和时间内种植油菜用作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作物 饲料油菜 饲料作物 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 菜籽油 种植油菜 食用油安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料油脂中生育酚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瑜 王雪妍 +5 位作者 汪雪芳 戚欣 马飞 喻理 张良晓 李培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油料油脂中生育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样品加入异丙醇和0.1 g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经涡旋和超声提取,过0.22μm的有机滤膜,采用Poroshell 120 SB-C_(18)液相色谱柱分离,以90%(体积分数)甲醇-水为流动相、流... 该研究建立了油料油脂中生育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样品加入异丙醇和0.1 g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经涡旋和超声提取,过0.22μm的有机滤膜,采用Poroshell 120 SB-C_(18)液相色谱柱分离,以90%(体积分数)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0.75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94 nm,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10 min内可以实现4种生育酚基线分离。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的检出限分别是0.16、0.21、0.20、0.22μg/g,定量限分别是0.53、0.68、0.66、0.72μg/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且回收率为87%~109%,精密度为1.88%~9.89%。该方法提取过程简单且提取效率高,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满足实际油料样品中生育酚含量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植物油料 食用植物油
下载PDF
佐剂对IBRVΔgG/ΔTK双基因缺失活疫苗牛体攻毒保护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王琛 张一 +5 位作者 李庆妮 陈建国 陈颖钰 陈曦 胡长敏 郭爱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484,共9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危害养牛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最主要的防控手段。为研究水性佐剂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TK和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IBRVΔgG/ΔTK株)的免疫增强作用,将18头1.5~2月龄的奶公犊分成4组,组1~3各5头牛,组4为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危害养牛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最主要的防控手段。为研究水性佐剂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TK和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IBRVΔgG/ΔTK株)的免疫增强作用,将18头1.5~2月龄的奶公犊分成4组,组1~3各5头牛,组4为3头牛。组1滴鼻接种IBRVΔgG/ΔTK疫苗株,组2滴鼻接种IBRVΔgG/ΔTK疫苗株和Gel 01 ST水性佐剂混合物,组3为未免攻毒对照组,组4为不做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免疫35 d后,1~3组滴鼻攻击毒力株IBRV HB06株。免疫期间,组1牛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有1头牛眼睛和鼻腔出现水样分泌物;组2有1头牛出现一个温次达到40℃,有2头在眼或鼻出现水样分泌物。组1和组2血清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攻毒后,组1和组2各有1头在第3天体温分别升高一个温次,达到40.25℃和40℃,部分牛眼睛出现水样分泌物;组1鼻腔排毒到第8天,组2中有1头牛在第9天仍检测到排毒;而组3出现流眼泪、鼻分泌物、鼻黏膜出血等临床症状,鼻腔排毒持续到第11天;组1肺部病变与空白对照组(组4)无显著差异,组2略严重于组1,组3表现出明显的肺部病变。按症状分值计算,组1和组2总保护率分别为91.7%和61.41%。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关于IBRV活疫苗的免疫保护评判标准,组1和组2分别达到100%(5/5)和80%(4/5)保护。综上,此研究所用佐剂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期仍需进行更多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标记疫苗 免疫 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