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1
作者 郑天发 付宜兴 《海相油气地质》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期间发生过局部的褶皱隆升,形成正反转构造。喜马拉雅晚期为弱正反转构造期,使得喜马拉雅期的正断层具封闭性,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盆地东部和中部的小板凹陷和潜江凹陷广泛发育局部褶皱剥蚀型的全正反转构造,反射波同相轴间呈喇叭口状,地层向断层方向有增厚趋势。盆地西部的当阳地区常发育上下皆逆和上逆下正的全正反转构造或上下皆凸的准正反转构造。总体上,构造反转具有东早西晚、东强西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构造演化 江汉盆地 油气藏 油气运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