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8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短期发病预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娇娇 王雷 +2 位作者 陈琦 胡礼达 杨小兵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8,61,共5页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预测流腮短期发病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湖北省2012-2018年流腮病例,描述性分析流行特征;通过构建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预测2019年流腮发...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预测流腮短期发病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湖北省2012-2018年流腮病例,描述性分析流行特征;通过构建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预测2019年流腮发病率。结果2012-2018年湖北省共报告流腮105420例,年均发病率为25.84/10万(2012年vs 2018年:44.98/10万vs 26.31/10万);发病呈4-7月、12月-次年1月两个高峰;<15岁儿童病例占86.39%;各地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11.86/10万-249.03/10万之间。拟合的最优SARIMA模型为ARIMA(2,1,1)(1,1,0)[12],据此预测2019年湖北省流腮发病率为28.62/10万,平均相对误差为5.21%。结论2012-2018年湖北省流腮发病呈下降趋势;拟合的SARIMA模型对流腮短期发病趋势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模型 预测
原文传递
2013-2018年湖北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礼达 童叶青 +2 位作者 王四全 邹娇娇 王雷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75,289,共5页
目的分析2013-2018年湖北省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湖北省报告麻疹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8年湖北省共报告麻疹407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在所有报告病例中,3-7月... 目的分析2013-2018年湖北省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湖北省报告麻疹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8年湖北省共报告麻疹407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在所有报告病例中,3-7月发病占69.68%;<8月龄、8-23月龄、2-6岁、7-14岁、≥15岁病例分别占24.75%、35.18%、12.88%、2.92%、24.26%;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0剂次、1剂次、≥2剂次、不详免疫史病例分别占63.05%、6.45%、2.93%、27.57%,其中<8月龄、8-23月龄、2-6岁病例中0剂次免疫病例分别占74.93%、80.56%、62.12%。共分离到663株麻疹病毒,其中H1a基因亚型656株、D8基因亚型1株、A基因亚型(疫苗株)6株。结论湖北省2013-2018年麻疹总体呈低流行态势,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为流行优势株;需加强适龄儿童MCV常规免疫,特别是首剂次及时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湖北省2019年1起百日咳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礼达 张钟 +3 位作者 吕静 骆金俊 吕凸 王雷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234,共3页
2019年湖北省主动监测到1起百日咳家庭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感染可能来源于某母婴店,成人感染后引起了家庭内续发病例。建议加强对百日咳疫情的监测和应对、成人百日咳病例的调查和管理以及相关场所的卫生... 2019年湖北省主动监测到1起百日咳家庭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感染可能来源于某母婴店,成人感染后引起了家庭内续发病例。建议加强对百日咳疫情的监测和应对、成人百日咳病例的调查和管理以及相关场所的卫生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突破病例 聚集性
原文传递
湖北省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江鸿 刘天 +7 位作者 曾旻敏 蔺茂文 田克卿 殷俊 王丽 雷若倩 姚梦雷 黄继贵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荆州市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444例,死亡13例。单... 目的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荆州市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444例,死亡13例。单起疫情病例数范围为2~26例,平均3.36例。疫情起数居前三的是沙市区(32起)、公安县(20起)、洪湖市(20起)。疫情起数、病例数在1月26—28日达到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中位数为51岁;职业以农民为主。71.96%的聚集性疫情有明确武汉市暴露史,61.71%的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疫情暴露场所多样,86.36%为家庭暴露。疫情发生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05 d,间隔时长中位数随周次逐步变短。结论荆州市聚集性疫情规模较小,以家庭为主。疫情流行期,应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餐,生活起居尽量独立。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继续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一起非职业人群感染的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5
作者 刘天 揭宝池 +4 位作者 向泉 毛春林 熊子杰 温高媛 赵婧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 调查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一起非职业人群感染后发现的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聚集性疫情,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发病过程及感染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抗体,并采用... 目的 调查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一起非职业人群感染后发现的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聚集性疫情,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发病过程及感染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抗体,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该地职业人群布病认知情况。结果 指示病例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无明确可疑羊接触史,主动就诊发现;溯源调查发现其渔场附近常有羊群出入。该羊场共有羊77头,采样61份,阳性率为80.32%(49/61)。经溯源调查,该阳性羊群为外地病羊输入可能性大。应急监测及病例搜索共采样检测34人,检出阳性3人,分别为指示病例妻子、阳性羊群养殖户夫妻2人。此次疫情中确诊病例2例,隐性感染者2例。2例确诊病例先后经多次就医后确诊,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别为50 d、89 d。对该镇所有羊群开展应急监测,共采样190份,未发现其他羊群阳性。对该镇27名羊养殖职业人群开展调查,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3.70%,27.27%的职业人群工作时存在皮肤受伤情况。结论 此次疫情为荆州市首次由非职业人群感染发现的布病聚集性疫情,外市病羊输入可能为此次疫情传染源。基层医疗机构对布病诊疗意识不足,当地职业人群布病认知及防护意识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湖北秭归县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健康生存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靖 何田静 +2 位作者 杜海国 秦雪芬 秦亮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目的了解秭归县沙镇溪镇台子湾村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健康生存质量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健康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台子湾村18岁及以上常住辖区的115名扶贫对象进行调查,运用国际通用SF-36(中文版)健康... 目的了解秭归县沙镇溪镇台子湾村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健康生存质量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健康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台子湾村18岁及以上常住辖区的115名扶贫对象进行调查,运用国际通用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量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以高年龄、低学历、患慢性病人群为主,帮扶对象除生理机能在70分以上外,其余维度得分均在60分左右;其中生理健康(61.74±19.86)分,心理健康(59.05±16.91)分。60岁及以上人群健康状况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60岁以下人群。影响全人群生理、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高年龄、患慢性病;影响60岁及以上人群生理健康的因素是患慢性病、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患慢性病、子女回家探望周期长。结论60岁及以上人群健康状况差于60岁以下人群,生理健康受慢性病影响,心理健康受慢性病、子女探望周期影响。在制定针对生理健康的扶贫政策同时,还应关注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量表 帮扶对象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302例乙型肝炎疫苗母婴阻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娟 胡龙 +6 位作者 王丽华 汪立先 陈燕飞 汤艳 邹娇娇 王雷 王四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6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价湖北省现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免疫策略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母婴阻断失败的机制和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区,通过产科医院保健手册、新生儿保健记录或医院病案系统等资料,回顾性调查... 目的评价湖北省现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免疫策略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母婴阻断失败的机制和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区,通过产科医院保健手册、新生儿保健记录或医院病案系统等资料,回顾性调查2012—2018年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孕产情况及其所生儿童的HBV感染情况。结果302位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中HBsAg阳性32例,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为89.45%,68.21%(206/302)在乡镇医院分娩,66.23%(200/302)为剖腹产,41.72%(126/302)为母乳喂养,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16.89%(51/302),抗HBe阳性41.06%(124/302),孕期接种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3.31%(10/302),新生儿接种HBIG94.37%(285/302),日常生活采取保护措施84.11%(254/3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镇医院(OR=2.82,P<0.05)、孕期HBeAg阳性(OR=8.68,P<0.05)、孕期接种HBIG(OR=12.62,P<0.05)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孕期抗HBe阳性(OR=0.22,P<0.05)、新生儿接种HBIG(OR=0.20,P<0.05)、日常生活采取保护措施(OR=0.28,P<0.05)是母婴阻断的保护因素。结论乡镇医院分娩、孕期HBeAg阳性孕妇更容易阻断失败。孕期接种HBIG不能降低阻断失败的风险。新生儿接种HBIG、孕期抗HBe阳性、日常生活采取保护措施可降低阻断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疫苗 母婴阻断
原文传递
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特征与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江鸿 张岚 +2 位作者 潘敬菊 何田静 彭孝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情况,为制定保护劳动力人口政策、降低死亡水平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劳动力人... 目的分析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情况,为制定保护劳动力人口政策、降低死亡水平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劳动力人口的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结果2015—2018年荆州市劳动力人口死亡占全人群死亡的24.79%,标化死亡率192.17/10万,不同年份死亡率较稳定(χ2=3.39,P=0.34),男性标化死亡率(257.36/10万)显著高于女性(119.57/10万)(χ2=799,P<0.01),标化YLL率(6.75%)高于女性(3.12%)。死亡率、YLL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5~岁组的标化死亡率(19.53/10万)、YLL率(0.18%)最低,55~岁组的标化死亡率(709.48/10万)、YLL率(2.22%)最高(χ2趋势=32982,P<0.01)。城市人口标化死亡率(141.87/10万)低于农村人口标化死亡率(208.58/10万)(χ2=233,P<0.01),标化YLL率(4.13%)低于农村人口(5.20%)。全部劳动力人口死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第2位是伤害,其中,15岁、25岁组死因顺位第1位是伤害,35岁、45岁、55岁组死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肺癌和肝癌是主要致死恶性肿瘤病种,运输事故、自杀是主要致死伤害类型。结论应重点加强面向农村45岁以上男性劳动力人群的健康教育,实施肿瘤早诊早治和伤害干预项目,将有效提高劳动力人口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人口 死亡率 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 死因顺位
原文传递
秭归县一例鼬獾导致狂犬病死亡病例报告
9
作者 胡靖 张皓 +2 位作者 秦亮 杜雄 杜海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调查秭归县2017年报告的狂犬病死亡病例,为今后狂犬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分析。结果该病例被鼬獾咬伤后未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置和免疫注射,4个月后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51 h后死亡。结论... 目的调查秭归县2017年报告的狂犬病死亡病例,为今后狂犬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分析。结果该病例被鼬獾咬伤后未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置和免疫注射,4个月后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51 h后死亡。结论鼬獾体内携带狂犬病病毒,被咬伤抓伤后应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同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否则容易导致狂犬病发作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狂犬病 死亡病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