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智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中医 西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智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结果 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者1...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结果 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者15例,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术后再出血12.7%,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血压控制、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再次血肿清除15例,再出血患者死亡5例,昏迷4例,神志转清醒6例。结论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风险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出血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智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选用YL-I型直径3 mm的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 58例患者,出院52例,死亡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 I级+ADLⅡ级...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选用YL-I型直径3 mm的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 58例患者,出院52例,死亡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 I级+ADLⅡ级)63.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快,治疗有效率高,病死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术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智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中心型24例,边缘型21例,混合型3例,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中心型24例,边缘型21例,混合型3例,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脑梗死后第1~2周是出血性脑梗死高发时间段,在此期间要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复查,及时诊治,多数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智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66-66,共1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25例,完全治愈3例、轻残4例、重残6例、死亡12例;保守治疗患者16例,完全治愈9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25例,完全治愈3例、轻残4例、重残6例、死亡12例;保守治疗患者16例,完全治愈9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发病时不同意识状态以及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室出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溶栓治疗者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瑾 程珞 邹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非溶栓治疗者出血转化(HT)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因ACI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87例患者,根据发生HT情况与否将患者分为HT组与非HT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明确HT情况的独立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非溶栓治疗者出血转化(HT)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因ACI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87例患者,根据发生HT情况与否将患者分为HT组与非HT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明确HT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ACI患者HT症状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饮酒史与吸烟史有明显相关性(P<0.05);临床指标分析显示,ACI患者HT症状的发生同样与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TOAST分型等指标有明显相关性(P<0.05);中亚型中心源性栓塞型HT发生率最高,小动脉闭塞型发生率最低且与不同卒中亚型H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I患者HT症状的发生主要受高脂血症、心房颤动、血糖、NIHSS评分、心源性栓塞型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高脂血症、心房颤动、血糖、NIHSS评分、心源性栓塞型等均为ACI患者HT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雪梅 周翠香 +1 位作者 何晓萍 罗利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调查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 171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规范技术进行操作;药... 目的调查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 171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规范技术进行操作;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统计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 171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3例、246例次,感染率9.8%、例次感染率1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7%,其次为泌尿道,占20.3%;分离出病原菌256株,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1.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5.3%和32.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50.7%。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病原菌耐药现象日益加重,医院务必强化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执行力,降低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亚明 何建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31期61-62,共2页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250...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GM1 40~8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5 d.治疗前、治疗后15 d以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5±5.4)分比(14.6±4.2)分,P<0.05],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2.6±1.7)分比(3.1±1.8)分,P<0.05].结论 GM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胞二磷胆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