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舒注射液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宏年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2-393,共2页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治疗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用岩舒注射液 2 0 ml/日静脉滴注治疗 42例 期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伴癌痛 37例。结果 有效率 7.1 % ,稳定率 61 .9% ;癌痛缓解率 81 .1 % ;90 .5 %的患者 KPS评分提高 ,有提高...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治疗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用岩舒注射液 2 0 ml/日静脉滴注治疗 42例 期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伴癌痛 37例。结果 有效率 7.1 % ,稳定率 61 .9% ;癌痛缓解率 81 .1 % ;90 .5 %的患者 KPS评分提高 ,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无任何不良反应 ;中位生存期 1 0 .2个月 ,1年生存率 42 .5 % ,3年生存率 4.8%。结论 岩舒能较好地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癌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癌痛 药物方法 岩舒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疏肝健脾抑癌汤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光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抑癌汤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抑癌汤+化疗)和对照姐(化疗)。各组30例,均治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癌灶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抑癌汤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抑癌汤+化疗)和对照姐(化疗)。各组30例,均治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癌灶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减少白细胞抑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姐(P<0.05)。结论疏肝健脾抑癌汤可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氟尿嘧啶对小鼠肠系膜及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3
作者 陈泽民 范玉华 +3 位作者 李光灿 尹素云 张光顺 龙菊香 《微循环学杂志》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对小白鼠用药组及对照组,临床用药前后观察氟尿嘧啶对小白鼠肠系膜及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氟尿嘧啶能扩张微血管、增加渗出及红细胞逸出,使血流减慢、肿瘤组织中药物经血管交换增多,并能造成肿瘤细胞乏氧,增加增敏剂的疗效... 通过对小白鼠用药组及对照组,临床用药前后观察氟尿嘧啶对小白鼠肠系膜及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氟尿嘧啶能扩张微血管、增加渗出及红细胞逸出,使血流减慢、肿瘤组织中药物经血管交换增多,并能造成肿瘤细胞乏氧,增加增敏剂的疗效,增加某些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说明氟尿嘧啶在抗癌及影响肿瘤组织微循环的同时也影响正常组织微循环。通过化疗药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有助临床联合用药及多方式治疗,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化疗方案,以减少化疗药对正常组织微循环生理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药理学 肠系膜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华鼠尾草对体外人胃癌细胞和鼻咽癌细胞抗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雪 陈国勋 +1 位作者 李文鑫 彭义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报道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和鼻咽癌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和~3H-TdR掺入实验,研究了中药华鼠尾草(石见穿)的抗肿瘤作用。证明:不同浓度的药液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具有抑制或直接杀伤作用。
关键词 华鼠尾草 癌细胞 体外培养 抗癌
下载PDF
卫康醇治疗肺癌出现心脏毒性一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尹素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1987年第4期202-202,共1页
患者,男,36岁,反复咳嗽八月,左侧胸闷一月曾抗痨治疗无效。外院胸片诊断“左中心肺癌伴左胸腔积液”,于1985年12月19日入我院,体征:左锁骨上淋巴结1.5×2cm,右锁骨上可触及0.3×0.2和0.1×0.2cm大小淋巴结,质硬,同定,无压... 患者,男,36岁,反复咳嗽八月,左侧胸闷一月曾抗痨治疗无效。外院胸片诊断“左中心肺癌伴左胸腔积液”,于1985年12月19日入我院,体征:左锁骨上淋巴结1.5×2cm,右锁骨上可触及0.3×0.2和0.1×0.2cm大小淋巴结,质硬,同定,无压痛、两腋窝各触及1×2cm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左上肺呼吸音减弱,左肩胛下呼吸音消失,心肝肾功能检查属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康 肺癌 肺肿瘤
下载PDF
海口市某区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小容 王绚璇 龚勋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了解海口市某区公务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抽样原则,对2011-2013年463名在职与离退休公务员的体检结果、疾病风险和兼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职和离退休公务员的疾病谱变化不大,其中在职公务员高血压、... 目的:了解海口市某区公务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抽样原则,对2011-2013年463名在职与离退休公务员的体检结果、疾病风险和兼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职和离退休公务员的疾病谱变化不大,其中在职公务员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且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离退休公务员中动脉硬化、骨关节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增加较为明显,且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在职公务员的患病风险高于离退休公务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5),在职和离退休公务员体检结果存在较大差异(χ2=59.27,P<0.05)。不同性别的公务员临床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χ2=34.58,P<0.05),男性公务员比女性公务员面临着更高的疾病风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6,P<0.05)。不同年龄段的公务员兼患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χ2=18.72,P<0.05),年龄越大,其人均患病种数越多,患病种数与年龄存在正相关。结论:应关注公务员群体的健康状况,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指导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增强公务员的自我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公务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