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甘孝红 杨章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索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肛肠手术后并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探索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肛肠手术后并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和再行导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发尿潴留及再行导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肛肠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及再行导尿的发生率,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干预 肛肠术后 尿潴留 留置尿管 拔管 再发尿潴留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异常蛋白和癌胚抗原水平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郗昌磊 龚治林 +4 位作者 周启昌 于杰 叶辉 曹龙磊 王沛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100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EA水平及采用计算机TAP检测...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100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EA水平及采用计算机TAP检测系统检测血清TA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TAP、CEA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TAP、CEA水平分别是(175.21±25.42)μm^2、(35.65±4.23)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分别是(75.45±9.98)μm^2、(1.26±0.34)ng/mL,P<0.05];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CR)20例(20.0%)、部分缓解(PR)66例(66.0%)、稳定(SD)10例(10.0%)、进展(PD)4例(4.0%);在TAP、CEA水平及下降百分比方面,CR和PR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D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SD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方面,TAP以>18%为临界值时为93.0%,71.4%,90.0%,0.712,CEA以>27%为临界值时91.9%,71.4%,89.0%,0.734,二者联合时为98.8%,92.9%,98.0%,0.904,二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时(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TAP、CEA水平升高,检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其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时具有更佳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异常蛋白 癌胚抗原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3
作者 袁友芳 《医疗装备》 2016年第6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并发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特级护理改善胃出血患者出血状况及舒适度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甘孝红 张中香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特级护理改善胃出血患者出血状况及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53例)... 目的探究特级护理改善胃出血患者出血状况及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53例)实施特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及患者再出血率、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舒适度,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90.57%(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90.57%,再出血率为0.00%,不良反应率为1.89%,均低于对照组7.55%、13.21%(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SAS及SD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达100.00%,舒适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88.68%、86.79%(P<0.05)。结论胃出血患者实施特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止血效果佳,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心理状态佳,舒适度佳,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出血 特级护理 出血状况 舒适度
下载PDF
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保祥 孙孔亮 +10 位作者 洪云天 刘波 喻学桥 丁召 钱群 江从庆 赵秋 黄梅芳 叶梅 尹同治 叶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行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行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IPAA手术治疗的45例UC和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通过问卷量表评估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5例患者中UC 18例,FAP 27例;行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37例,三期手术3例;开腹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32例。IPAA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7例,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6例,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45例患者术后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为0.696±0.085,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生活质量与接受手术时的年龄有关(P=0.001)。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状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功能障碍 生理性 排尿障碍 吻合术 外科
原文传递
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5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郗昌磊 龚治林 +4 位作者 周启昌 于杰 叶辉 曹龙磊 王沛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治疗组予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一般情... 目的: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治疗组予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肛肠动力学[肛管高压区长度(HPZ)、静息压(ARP)、最大收缩压(MS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35.72±3.95)minvs(30.24±3.56)min](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HPZ、ARP、MSP明显较术前升高,治疗组术后HPZ[(4.26±0.45)cmvs(3.68±0.38)cm]、ARP[(45.21±4.21)mmHgvs(36.72±3.69)mmHg]、MSP[(130.45±14.27)mmHgvs(116.45±12.8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100%vs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4%vs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PH可有效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有利于提高近远期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黏膜环切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丹丹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痔疮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甘孝红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患者参与术后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患者参与术后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PA、ALB、TP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无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PA、ALB、TP及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31.82%(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4.08±2.3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8±2.05)分(P<0.05)。结论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可充分利用患者喜好促进患者术后的进食量,补充所需营养,加速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患者参与 饮食护理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