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芝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XELOX方案治疗,研究组应用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方案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率、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后1个月,且研究组治疗后1、3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亦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胶囊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直肠癌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康复期体力恢复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秦翱翔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康复期体力恢复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后接受定期随访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SF)评估,并按照结果将所有患...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康复期体力恢复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后接受定期随访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SF)评估,并按照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不足组(26例)和良好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26例(22.41%)患者体力活动不足,63例(54.31%)适中,27例(23.28%)活跃。三类患者的静坐时间、活动时间、总体力活动消耗量、中高强度活动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足组与良好组年龄≥50岁、体重指数(BMI)≥24 kg/m2、TNM分期为Ⅲ~Ⅳ期、接受化疗、癌因性疲劳、患侧淋巴结水肿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β=1.915,OR=6.789,95%CI=1.131~40.752)、BMI≥24 kg/m2(β=2.420,OR=11.246,95%CI=1.889~66.952)、TNM分期Ⅲ~Ⅳ期(β=2.504,OR=12.234,95%CI=2.379~62.913)、接受化疗(β=1.736,OR=5.674,95%CI=1.324~24.316)、癌因性疲劳(β=1.812,OR=6.124,95%CI=1.254~29.907)、患侧淋巴结水肿(β=2.676,OR=14.521,95%CI=2.346~89.880)是乳腺癌患者康复期体力恢复不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BMI、TNM分期、化疗、癌因性疲劳、患侧淋巴结水肿均能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期的体力恢复状况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康复期体力恢复 体重指数 危险因素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下载PDF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凋亡诱导因子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3
作者 秦翱翔 沈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70例卵巢癌... 目的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70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PARP1、AIF表达情况,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Kapa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卵巢癌组织中PARP1、AI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ARP1、AIF高表达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卵巢癌组织中PARP1与AIF表达呈正相关(r=0.791,P<0.05);PARP1高表达卵巢癌患者中位DFS为6.78个月,短于PARP1低表达患者的23.32个月(P<0.05);AIF高表达卵巢癌患者中位DFS为7.80个月,短于AIF低表达患者的28.00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PARP1及AIF均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PARP1、AIF、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RP1、AIF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FS相关,可能作为评定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凋亡诱导因子 卵巢癌 临床病理特征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