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L-34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冬秋 崔丽华 +1 位作者 熊峰 邬政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IL-34和肝脏硬度检测(LSM)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经皮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0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4和血清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IL-34和肝脏硬度检测(LSM)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经皮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0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4和血清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使用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计算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比率指数(AP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评分,使用FibroTouch检测LSM,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经肝组织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F0/F1期(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32例,>F2(显著性肝纤维化)组68例。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年龄为(35.2±8.0)岁,显著小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组[(42.6±8.6)岁,P<0.05],血清IL-34水平为(10.8±3.6)pg/ml,显著低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组[(17.4±4.1)pg/ml,P<0.05],LSM为(6.1±1.4)kPa,显著小于显著组[(14.2±5.4)kPa,P<0.05],APRI评分为(0.5±0.2),显著低于显著组[(1.0±0.5),P<0.05],FIB-4评分为(1.2±1.0),显著低于显著组[(2.2±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IL-34、LSM、APRI和FIB-4是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IL-34、LSM、APRI和FIB-4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4、0.89、0.74和0.72,当联合应用IL-34和LSM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时,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89.4%和94.0%。结论应用血清IL-34和LSM联合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IL-34 超声弹性成像 LOGISTIC回归分析 诊断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少华 朱金陵 +1 位作者 周晓 崔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3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1); 2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手术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 71%,低于对照组的22. 86%(P <0. 05); 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对淋巴结清扫数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开胸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冬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4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然...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4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发生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率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大的发生率是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是57.5%,显著多于对照组(12.5%);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是4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以上几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准确的检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内动脉内中膜的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