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门市肥料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德春 张龚 +3 位作者 周建华 张顺陶 胡军 任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54-256,共3页
分析了荆门市肥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肥料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以期为荆门市肥料质量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肥料 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 原因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2007—2009年荆门市肥料质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1 位作者 陈萍 王玲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256-257,共2页
通过对荆门市农资市场肥料连续3年的定向监测,发现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2.6%,2009年为64.9%。复混(合)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7.3%,其中高浓度复混肥料质量良好,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7.2%;过磷酸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1.9%;硼肥... 通过对荆门市农资市场肥料连续3年的定向监测,发现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2.6%,2009年为64.9%。复混(合)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7.3%,其中高浓度复混肥料质量良好,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7.2%;过磷酸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1.9%;硼肥质量较差,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51.3%。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质量 监测 湖北荆门 2007-2009年
下载PDF
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华 代小军 +4 位作者 肖习明 张帮华 伍德春 王素梅 王玲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303-304,共2页
通过5年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推广,荆门市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节本增收效果较为显著。该文阐述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现状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土肥工作成效及发展思路
4
作者 周建华 肖习明 +2 位作者 伍德春 高雯雯 任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95-296,共2页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土肥工作成绩进行阐述,围绕土肥项目建设促长效机制建立、《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贯彻促耕地质量提升、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促科学施肥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土肥工作思路...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土肥工作成绩进行阐述,围绕土肥项目建设促长效机制建立、《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贯彻促耕地质量提升、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促科学施肥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土肥工作思路,并展望了"十三五"期间土肥技术革新方向,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成效 技术革新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萍 蒋莉莉 +3 位作者 杨雪 刘丰国 李丽 王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182-182,186,共2页
荆门市耕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全市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未根本扭转。本文对荆门市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提高荆门市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耕地质量 保护现状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辉 王清洲 +3 位作者 付庆灵 朱俊 叶磊 胡红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41,共9页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以及添加腐熟剂(F)和不添加腐熟剂两种条件。结果表明:还田至10 cm土层并添加腐熟剂的处理(S10+F)各取样期的腐解率最高,秸秆释放磷的速率也最高;秸秆还田后提高了磷生物有效性,其中主要提高各土层中稳性无机磷和活性无机磷的含量,秸秆还田12周后,10 cm土层秸秆还田提升磷生物有效性的幅度最大,S10、S10+F处理的中稳性无机磷含量比10 cm土层无秸秆对照分别提高了44.04、50.48 mg/kg,30 cm还田提升的幅度最小。因此在该地区秸秆还田10 cm深并配施腐熟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还田深度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氮肥施用措施对湖北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韩宝吉 曾祥明 +4 位作者 卓光毅 徐芳森 姚忠清 肖习明 石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2-850,共9页
【目的】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4个中稻品种(珞优8号、国豪杂优1号、丰优22和巨风优7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对湖北省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法(F... 【目的】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4个中稻品种(珞优8号、国豪杂优1号、丰优22和巨风优7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对湖北省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法(FFP)、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4次重复于2008和2009年分别在湖北赤壁和荆门进行。【结果】湖北赤壁CK处理两年试验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湖北荆门,表明荆门的基础地力好于赤壁。两年试验中,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3个处理都有增产作用,其中2008年增产率分别为10.0%、2.3%和23.2%,2009年增产率分别为16.6%、11.8%和22.6%;荆门FFP优化、SHY、SHY优化3个处理,在2008年略有减产,在2009年增产作用也不显著,仅为2.0%、6.7%和1.7%。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和SHY优化,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都有显著提高;荆门FFP优化和SHY优化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仅略有提高;两年两地SHY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各个指标的值均较小。【结论】两个优化处理(FFP优化和SHY优化)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即在当前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将氮肥减少20%左右,不仅不会减产反而还会增产增效;在高氮的投入下,高产田水稻增产不明显甚至减产。此外,氮肥优化施用还可以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新美洲星和麦甜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刘丰国 代小军 +2 位作者 伍德春 尚莉莉 王素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探索新肥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在鄂中地区油菜(Brassica napus L.)上的使用效果,在湖北省荆门市展开对有机水溶肥新美洲星(抗逆剂)配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麦甜)在油菜化肥减量增效及防治菌核病等方面的种植技术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索新肥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在鄂中地区油菜(Brassica napus L.)上的使用效果,在湖北省荆门市展开对有机水溶肥新美洲星(抗逆剂)配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麦甜)在油菜化肥减量增效及防治菌核病等方面的种植技术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水溶肥料新美洲星、麦甜、新美洲星配合麦甜施用均有助于油菜生长发育,可增加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从而促进油菜产量的增加;与传统模式相比,抗逆减肥、高效防病、高效防虫和综合集成模式油菜产量分别提高1.7%、11.3%、13.3%和14.6%;从菌核病发病率降幅看,从大到小依次为综合集成模式、高效防病模式、高效防虫模式、抗逆减肥模式;从病情指数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综合集成模式、高效防病模式、抗逆减肥模式、高效防虫模式、传统模式,说明包衣处理、新美洲星或麦甜均能有效降低菌核病发病率;与传统模式相比,抗逆减肥、高效防病、高效防虫、综合集成模式每公顷纯收益可增加279.0、1 456.5、2 016.3、1 639.5元。综合可得,有机水溶肥新美洲星和杀菌剂麦甜的配合施用技术模式效果较好,可以在鄂中地区优质油菜种植上加大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新美洲星抗逆剂 麦甜杀菌剂 生长发育 产量 技术模式 鄂中地区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3 位作者 杨永成 陈萍 代小军 张顺陶 《中国农技推广》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耕地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了解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对保持荆门市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耕地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了解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对保持荆门市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荆门市耕地地力现状 通过对2006年以来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8万个样点的化验数据、中加合作项目沙洋李市养分监测村(106个监测点)及连续10年曾集镇蔡庙国家地力监测点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荆门市土壤肥力状况与土壤普查时期(1986)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荆门市 培肥对策 肥力现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土壤肥力状况 国家粮食安全 持续健康发展
原文传递
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
10
作者 伍德春 王素梅 +2 位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张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216-218,共3页
2020年4~10月,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施肥情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施肥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率为38.5%,磷肥利用率为21.6%,钾肥利用率为57.8%;水稻当季常规... 2020年4~10月,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施肥情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施肥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率为38.5%,磷肥利用率为21.6%,钾肥利用率为57.8%;水稻当季常规施肥条件下,肥料利用率为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常规施肥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荆门市绿肥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刘丰国 肖习明 +2 位作者 徐维明 周建华 文彬 《中国农技推广》 2010年第7期36-38,共3页
绿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荆门市绿肥作物的生产面积逐年减小,产量下降,导致农田生物肥力资源大幅度下降、地力逐年下降,农民投入成本增加。对发展荆门市绿肥作物生产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绿肥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长润高塔复合肥在莴苣上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李双来 韩雪梅 +4 位作者 张顺陶 乔艳 陈云峰 刘东海 胡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14-6016,共3页
长润复合肥在莴苣(Lactuca sativa)上施用后,株高、茎粗和单株重增加,莴苣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在莴苣上施用长润复合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达53.93%。该复合肥与等量进口复合肥施用对比,其产量基本相当,但其经济收益明显增加。长润... 长润复合肥在莴苣(Lactuca sativa)上施用后,株高、茎粗和单株重增加,莴苣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在莴苣上施用长润复合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达53.93%。该复合肥与等量进口复合肥施用对比,其产量基本相当,但其经济收益明显增加。长润复合肥比例合理,施用此复合肥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的平衡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可替代进口复合肥在莴苣上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润高塔复合肥 莴苣 产量
下载PDF
网络化复混肥优化配料专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志勇 杜华清 +1 位作者 黄魏 贺立源 《计算机与农业》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通过对复混肥生产配料过程中所涉及的植物营养、配方施肥和复混肥生产加工等领域知识的分析、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基于网络的网络化专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复混肥优化配料与Internet相结合的网络化复混肥优化配... 通过对复混肥生产配料过程中所涉及的植物营养、配方施肥和复混肥生产加工等领域知识的分析、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基于网络的网络化专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复混肥优化配料与Internet相结合的网络化复混肥优化配料专家系统的具体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混肥 数据库 ASP 网络化专家系统 计算机网络 优化配料
下载PDF
智能终端配肥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先竹 鲁明星 +3 位作者 胡正梅 肖习明 张袭 王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39-3740,3743,共3页
通过分析配方施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面临的困境,指出智能终端配肥技术是未来土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推进智能终端配肥的关键措施,即政府引导、农企对接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推广应用 智能终端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对汉江流域荆门段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习明 胡体国 +2 位作者 周建华 刘丰国 陈萍 《中国农技推广》 2014年第5期38-40,共3页
南水北调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中线工程在江汉流域荆门段过境河长188km。涉及灌区总耕地面积200.06万亩,占荆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52%。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汉江流域 荆门市 资源利用 水资源配置 土壤 有效灌溉面积 中线工程
原文传递
沼渣肥在大白菜上施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肖习明 伍德春 +2 位作者 周建华 张帮华 王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89-90,93,共3页
为了探明沼渣肥施用对大白菜产量、品种、栽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替代化肥作用,进行了沼渣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施用量在7300~13530 kg/hm2之间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连续施用沼渣肥能明显增加大白菜中的VC含量,但对降低大白菜... 为了探明沼渣肥施用对大白菜产量、品种、栽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替代化肥作用,进行了沼渣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施用量在7300~13530 kg/hm2之间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连续施用沼渣肥能明显增加大白菜中的VC含量,但对降低大白菜中的硝酸盐作用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沼渣肥施用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每增施1%的沼渣肥,可使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肥 大白菜 施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