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整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唐俊明 王明江 +1 位作者 杨晶 王家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的解剖结构基础。方法采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模型。术后1周,将来自同种供体、经体外扩增和Rt-GFP转染MSCs后植入梗死区。移植后... 目的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的解剖结构基础。方法采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模型。术后1周,将来自同种供体、经体外扩增和Rt-GFP转染MSCs后植入梗死区。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缝隙连接(Connexin-43)的表达。结果植入梗死区中的MSCs表达Connexin-43。移植组梗死区面积缩小,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脏功能改善。结论移植的MSCs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电机械匹配结构即缝隙连接(Connexin-43),使新增加的心肌细胞能够与宿主心肌同步收缩,从而更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细胞 心脏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缝隙连接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VEGF与CT灌注参数间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光斌 邹文远 +9 位作者 张自力 石思李 张桂华 顾永丽 蔡庆和 李金科 聂森 唐先志 王家宁 郭凌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CT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17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天及术后7~10天测量血清VEGF水平,同时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CT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17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天及术后7~10天测量血清VEGF水平,同时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HBF、H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VEGF与HBF、HAF、HA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水平及CT灌注可帮助评价肝癌TACE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变化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建业 张迎春 +2 位作者 唐俊明 潘国栋 王家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处结扎处理后,分析心功能的变化与缺血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结扎(15、30、45、60 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于处理后行心导管插管测量动脉收缩压... 目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处结扎处理后,分析心功能的变化与缺血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结扎(15、30、45、60 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于处理后行心导管插管测量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度(±dp/dt_(max))。结果引起明显的心肌梗死至少需要结扎30min。结扎(45、60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的心肌梗死明显,并观察到梗死区域心肌绝大部分已纤维化,且梗死面积变化较恒定。同时测定不同结扎时间心功能的变化发现,结扎(45、60min)再灌注或结扎非再灌注各组ASP、DAP、LVSP、±dp/dt_(max),显著下降,LVEDP明显升高;不同结扎时间处理后,大鼠心功能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后的梗死面积变化密切相关。结论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45min以上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灶,而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降低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增加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心功能 梗死面积
下载PDF
液氮冷冻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所支配区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建业 安庆宝 +4 位作者 张迎春 唐俊明 郭凌郧 黄永章 王家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51-54,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所支配的区域液氮冷冻处理后对心肌形态学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建立适合移植干细胞再生修复心肌梗死研究的一种新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冷冻组、结扎组、对... 目的探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所支配的区域液氮冷冻处理后对心肌形态学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建立适合移植干细胞再生修复心肌梗死研究的一种新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冷冻组、结扎组、对照组。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连通动物呼吸机,打开胸廓暴露心脏,用特制的直径为0.6 cm冷冻头置入液氮中冷冻降温后迅速冷冻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所支配的区域,或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分别于处理后1 d、3 d7、d1、4 d、28 d观察心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于处理28 d后检测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液氮冷冻大鼠心脏后,大鼠心肌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继而有肉芽组织长人梗死灶内,最后形成疤痕。用液氮冷冻法可成功复制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与冠状动脉结扎法相比较,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死亡率低,心肌梗死面积变异小。结论液氮冷冻法作为一种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可用于心肌梗死发生机制和干细胞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液氮冷冻 疾病模型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