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文有枢纽 《藤》文有锁钥——两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开篇艺术比照浅析
1
作者 马兴贵 《语文天地》 2000年第8期7-7,17,共2页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下简称《回》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下简称《藤》文)两篇文章同是回忆性叙事散文,两文在体裁、线索以及选材等诸多写法方面均存在不少共同之处,然而在文章的开篇艺术处理上,又显得各不寻常。
关键词 《回忆我的母亲》 《藤野先生》 选材 文章 写法 线索 浅析 叙事散文 鲁迅 比照
下载PDF
龙狗性相投 异文竟同调——析奥楚蔑洛夫与贾雨村性格的共性
2
作者 马兴贵 《语文天地》 2000年第6期4-5,共2页
九年制义务初语教材中,编选了两位现实主义作家以“断案”为题材的作品:一篇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一篇是中国十八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趣的是两文的主角“奥警官... 九年制义务初语教材中,编选了两位现实主义作家以“断案”为题材的作品:一篇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一篇是中国十八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趣的是两文的主角“奥警官”和“贾知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雨村 作家 批判现实主义 曹雪芹 主角 契诃夫 异文 奥楚蔑洛夫 《变色龙》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下载PDF
《回》文有枢纽《藤》文有锁钥——两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开篇艺术比照浅析
3
作者 马兴贵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0年第4期7-7,17,共2页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下简称《回》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下简称《藤》文)两篇文章同是回忆性叙事散文,两文在体裁、线索以及选材等诸多写法方面均存在不少共同之处,然而在文章的开篇艺术处理上,又显得各不寻常。《回》文的...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下简称《回》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下简称《藤》文)两篇文章同是回忆性叙事散文,两文在体裁、线索以及选材等诸多写法方面均存在不少共同之处,然而在文章的开篇艺术处理上,又显得各不寻常。《回》文的开篇短小,别致。作者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散文 艺术比照 加快性 朱德 鲁迅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新课标下如何完成初中实验课教学
4
作者 刘树梅 李琼玉 常绍锋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第1期15-15,共1页
新课标下初中教材实验类型多、数量大,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课教学 初中教材 新课标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类型 以人为本 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画龙点睛 例说“文眼”
5
作者 马兴贵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南北朝时的梁朝,有一位叫张僧繇的大画家,据说有一回他在金陵(南京)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但就是没有点睛,众人不解,张僧繇说:“倘若点睛,龙便会破壁而飞。”众人不信,于是画家就挥笔一点,果然倾刻之间两条被点睛的白龙破壁腾空而去... 南北朝时的梁朝,有一位叫张僧繇的大画家,据说有一回他在金陵(南京)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但就是没有点睛,众人不解,张僧繇说:“倘若点睛,龙便会破壁而飞。”众人不信,于是画家就挥笔一点,果然倾刻之间两条被点睛的白龙破壁腾空而去。这就是“画龙点睛”一典的由来。后来人们常用该成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于关键处用极其重要之笔点明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指导 初中 语文
下载PDF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结尾艺术浅析
6
作者 马兴贵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7年第16期7-,共1页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最精彩之笔,莫过于它有一个言简意赅、力透纸背的结束部分。这个精美无比的"曲尾",确实有一种能令每一个品读者顿觉得心血澎湃,气荡肠腹的魅力。然而它又不仅仅只是一个精美无比的"...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最精彩之笔,莫过于它有一个言简意赅、力透纸背的结束部分。这个精美无比的"曲尾",确实有一种能令每一个品读者顿觉得心血澎湃,气荡肠腹的魅力。然而它又不仅仅只是一个精美无比的"曲尾",从主旨来讲,它更是一个能立起全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尾艺术 封建社会
下载PDF
例说有关时事中的物理题类型
7
作者 曹玉华 任桂芝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7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物理题 时事 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 学以致用 国内外 中考 精神
原文传递
“内容丰富的数—0”教学实录
8
作者 王全武 陈念念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7年第1期27-28,共2页
设计意图:零的教学,可以说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零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数,但往往又是学生学习上的盲点,所以有必要通过专题教学,让学生对零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节课试图以零的意义为线索,串联前后内容,串联课内外知识,使学生对零的... 设计意图:零的教学,可以说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零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数,但往往又是学生学习上的盲点,所以有必要通过专题教学,让学生对零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节课试图以零的意义为线索,串联前后内容,串联课内外知识,使学生对零的内涵认识更加深入而全面.通过相关人文理念渗透,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实录 专题教学 数学史 人文理念 课型 活动课 人文气息 希腊文明 古巴比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