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向亚红 万中华 +1 位作者 张峰 胡伟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4期45-48,共4页
总结了湖北省12年防汛抗旱应急演练主要内容、演练特点及演练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了防汛抗旱演练应处理好的四大关系,即演练与实战的关系、专项演练与综合性演练的关系、专业抢险演练与群众抢险演练的关系、演练长期规划和短期实施... 总结了湖北省12年防汛抗旱应急演练主要内容、演练特点及演练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了防汛抗旱演练应处理好的四大关系,即演练与实战的关系、专项演练与综合性演练的关系、专业抢险演练与群众抢险演练的关系、演练长期规划和短期实施的关系,使应急演练真正达到预定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抗旱 应急演练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思考
2
作者 李凯 覃新 季文娟 《中国防汛抗旱》 2017年第4期12-14,共3页
2014年启动实施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标志着抗旱工作由应急指挥调度进入了可通过应急工程保障居民和口粮田农作物基本用水的新阶段,也为抗旱工作配置了强有力的抓手,有效提升工程抗旱应急减灾能力。通过3年建设,工程陆续发挥明显效益... 2014年启动实施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标志着抗旱工作由应急指挥调度进入了可通过应急工程保障居民和口粮田农作物基本用水的新阶段,也为抗旱工作配置了强有力的抓手,有效提升工程抗旱应急减灾能力。通过3年建设,工程陆续发挥明显效益,被旱区群众称为"救命水",并热切期盼加大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 应急水源 “救命水” 水系连通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抗旱规划实施工作主要做法和启示
3
作者 邓华 王云 +1 位作者 李凯 覃新 《中国防汛抗旱》 2016年第2期15-18,共4页
水利部于2014年启动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极大提升了抗旱减灾工程能力。介绍湖北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总体情况及进展,总结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前期工作耗时长、各项审批报告多、占地移民协调难、招标程序复杂等问题,并对下一步... 水利部于2014年启动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极大提升了抗旱减灾工程能力。介绍湖北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总体情况及进展,总结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前期工作耗时长、各项审批报告多、占地移民协调难、招标程序复杂等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规划 实施方案 湖北省 启示
下载PDF
已建坝正常蓄水位调整论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士辰 李凯 +1 位作者 落全富 季文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233,共9页
已建坝正常蓄水位调整是挖掘水库兴利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缺乏明确可靠的论证方法。采用水文学、大坝安全、大坝风险及生态环境理论,研究已建坝正常蓄水位调整必要性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调整后水库防洪安全、工程安全、库区淹没、... 已建坝正常蓄水位调整是挖掘水库兴利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缺乏明确可靠的论证方法。采用水文学、大坝安全、大坝风险及生态环境理论,研究已建坝正常蓄水位调整必要性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调整后水库防洪安全、工程安全、库区淹没、库岸结构、库区水环境所受影响特征,提出了正常蓄水位调整必要性论证的6个一级、14个二级指标体系,以及调整后影响论证的7个一级、23个二级指标体系及其分析方法,构建调整方案风险效益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杭州青山水库正常蓄水位调整论证。结果表明:针对青山水库将正常蓄水位提高2.0 m的推荐方案,提出的论证指标体系和论证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建坝 正常蓄水位 必要性论证 风险效益分析 青山水库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与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的大坝变形分析
5
作者 向亚红 张峰 +1 位作者 邓念武 谢雨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88,193,共5页
大坝变形分析是研究大坝变形规律和保证大坝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同时考虑到分形插值在大坝变形时间序列拟合和预测时的分数维特点,以及外延序列越远、预测精度越差的缺点,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分形插... 大坝变形分析是研究大坝变形规律和保证大坝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同时考虑到分形插值在大坝变形时间序列拟合和预测时的分数维特点,以及外延序列越远、预测精度越差的缺点,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分形插值模型进行优化。针对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特点,通过优化垂直比例因子和核函数,建立了分形插值和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以某混凝土重力坝引张线8号测点水平位移为例,建立了分形插值和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对变形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应用于大坝变形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分析 大坝 分形插值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富水水库汛限水位研究
6
作者 李凯 王剑 +3 位作者 季文娟 王敬 董苇 李程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合理的汛限水位能协调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产生防洪和兴利的双重收益。富水水库汛限水位及调度规程自1996年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有必要对富水水库汛限水位进行研究。根据新形势下流域防洪需求拟定富水水库不同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基于... 合理的汛限水位能协调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产生防洪和兴利的双重收益。富水水库汛限水位及调度规程自1996年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有必要对富水水库汛限水位进行研究。根据新形势下流域防洪需求拟定富水水库不同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基于近30年6-7月的富水水库入库径流序列和8个典型洪水年的下游洪水过程,建立模型对富水水库调蓄和下游洪水演进进行模拟计算,统计并比较各调度方案的防洪效益与蓄水效益。最终,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本文所采取的汛限水位研究方法对于下游有重要防洪任务的水库的汛限水位研究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水库 汛限水位 洪水调度 防洪效益 蓄水效益
下载PDF
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任飞鹏 侯炳江 佘学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19,24,共6页
针对地下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 针对地下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质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组合赋权法求出各指标权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给出水质分级的确定度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物元法、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价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云模型 组合赋权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水质
下载PDF
近61年武汉市降水变化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任飞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0,共5页
武汉市是我国暴雨灾害频发的城市之一,研究其降水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对做好区域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武汉市1951~2011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5年滑动均值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选取最大1d降... 武汉市是我国暴雨灾害频发的城市之一,研究其降水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对做好区域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武汉市1951~2011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5年滑动均值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选取最大1d降水量(P_(1d))、连续最大3d降水量(P_(3d))、中雨日降水量(P_(10))、大雨日降水量(P_(25))、暴雨日降水量(P_(50))、中雨日数(D_(10))、大雨日数(D_(25))、暴雨日数(D_(50))和降水日数(D0.1)等指标,研究了武汉市降水的年际、季节和逐日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武汉市降水经历了"丰-枯-丰"三个阶段,春夏两季降水偏多、秋冬两季降水偏少,四季降水分别以-7.4、8.7、-2.4、3.7mm/10a的速率呈线性变化;除P_(1d)、D_(0.1)呈线性减少变化外,中雨日、大雨日和暴雨日数存在同步放大趋势,这会加剧区域内干旱、洪涝的发生,并给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水资源优化分配、防洪抗旱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变化特征 变化趋势 武汉市
下载PDF
浅埋深厚积岩复合关键层作用下工作面围岩活动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任飞鹏 管芙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193,197,共4页
在多关键层的复合效应作用下,工作面回采过程围岩应力和支架顶板受力具有特殊性。以昌汉沟矿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深厚积岩复合关键层作用下工作面围岩活动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关键层理论,确定工作面上方19 m处的细砂岩为亚关键层,工作面上... 在多关键层的复合效应作用下,工作面回采过程围岩应力和支架顶板受力具有特殊性。以昌汉沟矿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深厚积岩复合关键层作用下工作面围岩活动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关键层理论,确定工作面上方19 m处的细砂岩为亚关键层,工作面上方47.5 m处的粗砂岩为主关键层。采用RFPA数值模拟,对上覆岩层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亚关键层和主关键层控制工作面的上覆岩层运动,上覆岩层的破坏和移动特征总体表现为"两带"。通过对支架载荷监测得到:采场来压呈现出非均匀性周期变化,亚关键层破断引起小周期来压,主关键层破断引起大周期来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运动 浅埋深 厚基岩 复合关键层 矿压显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