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异位输尿管口的定位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正旺 陈万忠 +3 位作者 李文军 戴世希 汤凤萍 李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对异位输尿管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统计1999~2002年收治的16例异位输尿管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6例为重肾双输尿管并异位输尿管口;影像学诊断方法有泌尿系B超、IVU、SC...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对异位输尿管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统计1999~2002年收治的16例异位输尿管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6例为重肾双输尿管并异位输尿管口;影像学诊断方法有泌尿系B超、IVU、SCT增加扫描、逆行插管造影。结果:S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8例,5例明确诊断,其中4例IVU未显影;IVU检查重肾双输尿管6例,5例诊断,但未诊断异仕输尿管口;逆行插管造影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检查9例,5例诊断,2例显示输尿管;B超对积水的重肾双输尿管诊断1例。结论:对于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B超只能作初查,逆行插管造影是一种重要诊断手段,但单靠逆行插管造影诊断有一定盲目性,SCT效果优于IVU,尤其是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扫描 异位输尿管口 定位诊断 泌尿系畸形
下载PDF
氧化损伤标志物检测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剑涛 吴有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5-336,共2页
氧化损伤标志物检测进展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地区卫校,湖北黄冈436100)吴有才(湖北省黄冈地区医院)检测生物组织氧化损伤的标志物有利于认识组织氧化损伤的性质和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较早的氧化损伤标志物是脂质过氧化物及其... 氧化损伤标志物检测进展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地区卫校,湖北黄冈436100)吴有才(湖北省黄冈地区医院)检测生物组织氧化损伤的标志物有利于认识组织氧化损伤的性质和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较早的氧化损伤标志物是脂质过氧化物及其降解产物。随着自由基生物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损伤 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友才 陈国强 温万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57-58,共2页
测定39例健康人血浆比粘度(X±S=1.695±0.095)和血清比粘度(X±S=1.594=0.080)、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X±DS=3.44±061)。血浆、血清比粘度之差与血浆... 测定39例健康人血浆比粘度(X±S=1.695±0.095)和血清比粘度(X±S=1.594=0.080)、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X±DS=3.44±061)。血浆、血清比粘度之差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8687,P<0.001),以X代表血浆、血清比粘差之差、Y代表血浆纤维蛋白原(g/L,回归方程为:Y=2.234+12.285X。28例双盲对比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g/L)实测值(X±DS=3.543±0.602)与根据粘度差计算值(X±DS=3.470±0.464)相差无显著意义(P>0.05)。 本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具有简单、快速、条件易控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比粘度 血清比粘度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
4
作者 吴有才 陈国强 +2 位作者 温万玉 李洞章 邓初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86-86,共1页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吴有才,陈国强,温万玉,李洞章,邓初霞(湖北省黄冈地区医院检验科,湖北436100)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液流变学中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上常作的项目之一,方法较多,国内多采用双缩脉比色,...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吴有才,陈国强,温万玉,李洞章,邓初霞(湖北省黄冈地区医院检验科,湖北436100)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液流变学中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上常作的项目之一,方法较多,国内多采用双缩脉比色,[1],该法费时,影响因素较多。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 血清比粘度 粘度法 血液流变学 双缩脲 相关分析 同时测定 差值计算 比色法测定 血浆比粘度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高粘滞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5
作者 阮莉 李刚 吴友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反搏治疗 近期疗效观察 增强型体外反搏 甲皱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参数 血液流变指标 缺血部位 显效率 侧枝循环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各种HBsAg阳性人群中抗D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
6
作者 郑志明 胡建明 +20 位作者 张江虹 诸卫平 刘少凡 解兵 姚雨晨 陈延昌 刘忠超 孙志勤 马为民 刘恒耀 何祥旺 张婉英 陈娟枝 刘守亮 吴家驹 张士勋 许士恒 陈汶 柳恩候 尹祖善 林娜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05-209,共5页
采用Abbott EIA法对各种HBsAg阳性人群血清抗HDV抗体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004份血清标本中检出有18份标本抗HD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8%。抗HDV抗体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 采用Abbott EIA法对各种HBsAg阳性人群血清抗HDV抗体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004份血清标本中检出有18份标本抗HD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8%。抗HDV抗体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抗HDV抗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0.6%、0%、1.7%、和12.1%。这些阳性血清中抗HDV抗体滴度<1:10,间隔2~6个月后对部份患者重新采血复查时,抗HDV抗体转为阴性。研究结果提示了低感染率的D型肝炎在我国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抗HBsAg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