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江顺州 张云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72-73,75,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EBTB的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纤支镜、病理证实EBTB的胸部CT的不同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异常及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60例EBTB患者肺野内有肺结核灶者56例。主要征...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EBTB的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纤支镜、病理证实EBTB的胸部CT的不同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异常及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60例EBTB患者肺野内有肺结核灶者56例。主要征象是肺叶或肺段支气管不同程度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壁增厚,肺门区无肿块及反S征。支气管狭窄共72处,狭窄段超过3 cm有38处,狭窄伴肺叶或肺段不张40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及支气管扩张28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16例,支气管壁钙化11例,合并胸膜病变24例。结论:EBTB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CT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核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云轩 张鹤 +4 位作者 信亚周 胡贤铧 吴卉文 饶国锋 田乐清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于肺结核患者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2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行64排CT检查,在其他扫描条件一致情况下分别采用常规120 mA及15~40 mA低剂量...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于肺结核患者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2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行64排CT检查,在其他扫描条件一致情况下分别采用常规120 mA及15~40 mA低剂量扫描,采用盲法阅片,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有效剂量转换因子(K=0.014)估算每次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ED),对比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和薄层重建的特殊影像表现,进行定量测量及差异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对于实变、支气管扩张、空洞、磨玻璃密度影、钙化灶、树芽征、结节、胸膜肥厚、胸水等结核基本征象显示无明显差异,低剂量扫描受检者所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显著下降。结论飞利浦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和常规剂量相比,在保障检测效果的情况下,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可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肺结核 X射线放射剂量 64排螺旋CT
原文传递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信亚周 张云轩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上应用的日益广泛,受检人群的辐射危害应得到更多关注。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显得格外关键和迫切。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通过调节扫描参数或修改扫描方案,在满足图像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辐射剂... 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上应用的日益广泛,受检人群的辐射危害应得到更多关注。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显得格外关键和迫切。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通过调节扫描参数或修改扫描方案,在满足图像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肺部本身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同时CT扫描与X射线平片相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且无组织重叠的关系,因此螺旋CT扫描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及复查。本文从低剂量成像的必要性及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出发,就其在肺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未来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 肺癌 肺部疾病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云轩 韩小雨 史河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AC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气管ACC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3例CT检查资料,其中增强扫描9例,并进行MPR和VRT等CT后处理观察并评价病...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AC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气管ACC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3例CT检查资料,其中增强扫描9例,并进行MPR和VRT等CT后处理观察并评价病变;X线检查4例;MRI检查2例,PET/CT检查4例。结果ACC患者女性居多(9/13,69.2%),平均年龄(46±16)岁(范围22~68岁)。13例肿瘤均位于气管,其中胸段气管10例,颈段气管3例,同时累及胸段气管与主支气管3例;ACC多表现为腔内宽基底肿物(6/13,46.2%),其中5例(38.5%)沿气管壁浸润生长,2例(15.4%)为气管腔内外肿物;形态上ACC以分叶状肿物(7/13,53.8%)或弥漫性管壁增厚为主(5/13,38.5%),仅1例(7.7%)为类圆形肿物;ACC平扫密度一般较均匀(9/13,69.2%),且多低于胸壁肌肉密度(12/13,92.3%),增强扫描以轻度强化为主(6/9,66.7%)。结论原发性气管ACC好发于40岁左右女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变主要位于胸段气管,CT表现为宽基底肿物或管壁环形增厚,平扫密度较均匀,以轻度强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涎腺肿瘤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中央气道原发涎腺型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小雨 范军 +3 位作者 张云轩 曹玉坤 张建初 史河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央气道原发涎腺型肿瘤(SGT)的影像表现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5例中央气道原发SG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腺样囊性癌(ACC... 目的探讨中央气道原发涎腺型肿瘤(SGT)的影像表现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5例中央气道原发SG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腺样囊性癌(ACC)14例(ACC组),黏液表皮样癌(MEC)10例(MEC组),上皮肌上皮癌(EMC)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及MPR后处理,其中CT增强扫描20例;PET-CT检查8例;MR检查1例。观察并记录肿瘤CT征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CC组与MEC组患者年龄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病灶最大径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TNM分期及CT征象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总生存率(OS),采用log-rank方法比较两组患者OS的差异。结果ACC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M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0.05)。ACC多位于气管或主支气管(13/14),MEC多位于叶或段支气管(6/10);ACC形态以分叶状肿块或管壁弥漫性增厚为主(13/14),MEC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类椭圆形肿块(7/10);CT增强扫描ACC以轻中度强化为主(9/10),MEC多显著强化(8/10);MEC伴气道阻塞征象(9/10)较ACC(4/14)常见;ACC组与MEC组以上CT征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例EMC表现为气管腔内类圆形结节。8例PET/CT检查中6例SUVmax≥2.2。25例患者中,1例失随访,其余患者随访时间2个月~9年(平均45个月),OS为87.5%;ACC组与MEC组患者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0)。年龄≤60岁、临床TNM分期为Ⅰ~Ⅱ期、行手术切除的患者OS高于年龄>60岁、临床TNM分期为Ⅲ~Ⅳ期、非手术切除的患者(χ^2值分别为13.799、13.799、13.171,P值均<0.05)。结论中央气道原发SGT浸润性弱,患者年龄偏低且预后良好,ACC与MEC的病灶部位、形状、强化程度及是否伴气道阻塞征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