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桥塔设计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明虎 张门哲 +2 位作者 陈虎成 丁望星 李塔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跨径(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南、北塔高分别为234m、232m,基础均采用直径2.5m的群桩基础;索-塔锚固采用钢锚梁方案,通过钢牛腿与塔壁连接传力。针对桥址超厚粉...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跨径(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南、北塔高分别为234m、232m,基础均采用直径2.5m的群桩基础;索-塔锚固采用钢锚梁方案,通过钢牛腿与塔壁连接传力。针对桥址超厚粉细砂地层,为提高桩基承载力,缩短桩长,降低风险,桥塔基础钻孔桩桩端采用了后压浆技术;针对传统桥塔钢锚梁的钢牛腿与混凝土塔壁采用剪力钉连接构造存在受力不均匀、抗拔性能较差的不足,研发采用了开孔板连接件,改善了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桥塔 桩端后压浆 开孔板连接件 桥梁设计
原文传递
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勘察和处治设计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进 许鹏飞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0期154-155,共2页
通过分析某高速公路典型软土路基段的地质状况,得出路基沉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的软土处治设计方案,为相似项目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土路基 勘察 设计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病害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马 刘盛智 +1 位作者 陈虎成 刘明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在使用过程中,箱梁的腹板、顶板、底板、横隔板、桥面铺装等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削弱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结合部颁通用图分析认为,上述病害的产生与箱梁板件厚度、横隔板设置、保护...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在使用过程中,箱梁的腹板、顶板、底板、横隔板、桥面铺装等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削弱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结合部颁通用图分析认为,上述病害的产生与箱梁板件厚度、横隔板设置、保护层厚度、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锚固构造、普通钢筋配置、施工质量以及超载等因素相关。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接线桥为背景,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少相关病害的出现。以通用图中26 m宽路基、4×25 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为例,量化分析优化前、后设计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小箱梁在承载能力、抗裂性能、结构刚度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这些优化措施已应用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接线桥。运营情况表明,优化措施对提高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使用性能和改善其耐久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梁体裂缝 病害成因 构造措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士山 张显安 +2 位作者 唐守峰 李北星 王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为防止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超宽箱梁开裂引起耐久性能降低问题,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通过水化热、绝热温升、力学试验、早期抗裂试验、干缩与徐变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胶材用量、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抗裂性能及耐... 为防止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超宽箱梁开裂引起耐久性能降低问题,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通过水化热、绝热温升、力学试验、早期抗裂试验、干缩与徐变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胶材用量、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能影响,配制出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及长期体积稳定性较好的高性能混凝土。结果表明:采用52.5级水泥掺入15%I级粉煤灰+15%矿粉、水胶比0.295、砂率39.5%、1.25%外加剂掺量的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热物理学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且降低了混凝土长期收缩值和徐变变形值。C55高性能混凝土在该项目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水化热 抗裂性 收缩徐变
下载PDF
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箱格式连接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运林 刘明虎 +2 位作者 刘玉擎 李修坤 贾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8-74,共7页
在钢锚梁-钢牛腿的组合索-塔锚固中,斜拉索水平分力主要由钢锚梁承担,竖向分力由钢壁板上的剪力连接件传递至混凝土塔壁承担。传统的组合索-塔锚固结合部多采用焊钉连接件,除了承受竖向剪力外,还会承受较大拉拔力,使塔壁产生拉应力进而... 在钢锚梁-钢牛腿的组合索-塔锚固中,斜拉索水平分力主要由钢锚梁承担,竖向分力由钢壁板上的剪力连接件传递至混凝土塔壁承担。传统的组合索-塔锚固结合部多采用焊钉连接件,除了承受竖向剪力外,还会承受较大拉拔力,使塔壁产生拉应力进而降低组合索塔锚固区的耐久性和承载力。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增加,要求组合索-塔锚固结合部具有更优越的抗拉拔性能以抵抗由于钢牛腿的偏心传力引起的顺桥向弯矩,具有更优越的竖向抗剪性能以均匀传递索力的竖向分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可运用于钢牛腿支承型钢锚梁的新型箱格式连接构造,并开展了结合部1∶2缩尺模型试验,以研究新型箱格式连接的受力机理与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斜拉索组合索-塔锚固箱格式连接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抗裂性,在1.8P荷载作用时,除板件局部达到屈服强度外,其余钢结构和普通钢筋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承载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由于箱格式连接构造外面板对塔壁混凝土形成“套箍”作用,2.2P荷载作用下钢混最大脱离量仅约1.0 mm,最大竖向滑移量仅不到0.8 mm,说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试件加载至2.5P时塔壁表面未出现明显开裂,表明新型钢箱格式连接构造具有较好的抗裂性,有利于提高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受力机理 模型试验 钢箱格式连接 索塔锚固结构
下载PDF
短线拼装法施工的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门哲 涂光亚 +1 位作者 王双喜 杨聪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采用短线拼装法施工的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比常规连续箱梁预制节段施工复杂,控制难度和精度要求更高。该文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的预制施工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宽幅混凝土箱梁预制施工中的无应力线形控制和滑移、起吊... 采用短线拼装法施工的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比常规连续箱梁预制节段施工复杂,控制难度和精度要求更高。该文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的预制施工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宽幅混凝土箱梁预制施工中的无应力线形控制和滑移、起吊、存梁施工中的安全控制,通过无应力制造线形控制最终成桥线形,通过横向预应力的分次张拉控制多次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梁体安全。工程实践表明:采用短线拼装法施工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是可行的,既能保证预制线形也能保证拼装前梁体各工序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线拼装法 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 预制控制
下载PDF
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门哲 刘明虎 +2 位作者 亢寒晶 唐守峰 刘思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2期159-162,170,共5页
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设计防护等级为SA级,为了验证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的安全性能,采用计算机仿真和实车碰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能分析。首先按照SA级碰撞条件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车辆碰... 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设计防护等级为SA级,为了验证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的安全性能,采用计算机仿真和实车碰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能分析。首先按照SA级碰撞条件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车辆碰撞护栏过程,然后按照SS级碰撞条件模拟大货车碰撞护栏过程,最后采用SS级大货车进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仿真结果显示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的阻挡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实车足尺碰撞试验验证桥梁嵌固式基础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嵌固式基础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幅桥梁 嵌固式基础 混凝土护栏 仿真计算 碰撞试验
下载PDF
施工因素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文成 吕香华 张立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明确各施工因素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马歇尔配合比试验,分析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明确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基本参数;然后通过强度追踪试验与黏度试验,探究沥青存储方式、矿料含水率、容留时间以... 为明确各施工因素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马歇尔配合比试验,分析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明确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基本参数;然后通过强度追踪试验与黏度试验,探究沥青存储方式、矿料含水率、容留时间以及养生时间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密封胶桶存储各组分的冷拌环氧沥青性能稳定;混合料性能随矿料含水率增加而衰减,应控制矿料含水率不超过1%;混合料施工容留时间可达到120 min以上,且所需养护时间短,可以实现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拌 环氧沥青混合料 施工因素 性能 强度追踪实验 黏度实验
下载PDF
隧道岩溶发育区地质雷达信号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董钊 缪强 +1 位作者 刘跃成 段天柱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2,112,共4页
在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良地质体,常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采用地质雷达法来预测预报前方异常地质体情况。分析了地质雷达探测原理、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雷达信号在岩溶发育区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在... 在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良地质体,常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采用地质雷达法来预测预报前方异常地质体情况。分析了地质雷达探测原理、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雷达信号在岩溶发育区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应用,实际开挖揭露的溶洞与雷达预报的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地质雷达法
下载PDF
沥青路面超宽摊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安琪 孙文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第9期162-163,166,共3页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沥青路面的性能优势明显。沥青路面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尤其是摊铺环节,包含了很多的技术要点。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指标。论文针对沥青路面中超宽摊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展开了相应的分析,对工程...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沥青路面的性能优势明显。沥青路面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尤其是摊铺环节,包含了很多的技术要点。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指标。论文针对沥青路面中超宽摊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展开了相应的分析,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超宽摊铺 路面平整度 影响
下载PDF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文成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0期55-56,共2页
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软土地基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够降低软土地基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其对于工程的影响,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路基 施工技术 处理措施
下载PDF
基于Bland-Altman法的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盛智 吕香华 吴万玲 《湖南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38-42,47,共6页
为对比铺砂法和激光构造深度仪法2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进行不同类型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对比试验,并基于Bland-Altman法进行铺砂法所测的平均纹理深度(MTD)与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得的构造深度(SMTD)的一致性分析。研究表明:与铺砂法相... 为对比铺砂法和激光构造深度仪法2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进行不同类型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对比试验,并基于Bland-Altman法进行铺砂法所测的平均纹理深度(MTD)与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得的构造深度(SMTD)的一致性分析。研究表明:与铺砂法相比,激光构造深度仪法测量不同类型沥青路面的可重复性更好,尤其适用于评价大空隙排水沥青路面构造深度;MTD比SMTD平均高0.172 mm,说明铺砂法和激光构造深度仪法不具备可互换性;测量数据内部差异对95%一致限(LOA)范围影响较大,考虑测量数据内部差异的LOA范围为(-0.0786,0.423),与MTD的估计重复系数范围(-0.281,0.281)接近,但比SMTD估计重复系数范围(-0.124,0.124)宽很多,说明铺砂法可重复性较差是影响铺砂法和激光构造深度仪法一致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为激光构造深度仪法在工程中进一步推广提供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构造深度 铺砂法 激光构造深度 一致性
下载PDF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吕香华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0年第11期103-103,共1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带动下,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发展迅速,各地的道路桥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有效保证桥梁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鉴于此,本文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带动下,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发展迅速,各地的道路桥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有效保证桥梁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鉴于此,本文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施工技术 路桥应用
下载PDF
江汉平原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14
作者 毛峰 邵然 吕香华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第7期48-49,共2页
根据江汉平原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量情况,结合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通车后工后沉降量的影响。工程实际表明如果有足够的预压高度、约6个月的预压时间... 根据江汉平原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量情况,结合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通车后工后沉降量的影响。工程实际表明如果有足够的预压高度、约6个月的预压时间,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后的工后沉降量与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工后沉降量基本相当,完全满足规范对工后沉降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高速公路 工后沉降量 地基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