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子和临床表现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峰 吴立连 +2 位作者 朱立新 龚树生 均可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1794-1798,共5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子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9例(观察组),同时选取10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方...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子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9例(观察组),同时选取10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04±11.43)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病程≤3年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涕中带血和面部不适的比例分别为31.46%和50.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塞、嗅觉减退和息肉样变的比例分别为41.57%、15.73%和19.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窦发病、单侧发病、致密影、钙化斑和骨质增生等影像表现比例分别为73.03%、82.02%、76.04%、29.21%和19.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涕中带血以及致密影、钙化灶、单窦发病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特征和CT影像特征特异性强,针对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外泌体与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鄢勤文 黄光武 何本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159-4162,共4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高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环境因素是其主要病因。几乎所有未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与EBV潜伏感染有关...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高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环境因素是其主要病因。几乎所有未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与EBV潜伏感染有关。EBV的潜伏感染和转化细胞的能力被认为是鼻咽癌致癌的基础,但是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疱疹病毒4型 外泌体
下载PDF
miR-34a调控PAX6的表达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玉婵 吴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3-557,563,共6页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34a对PAX6转录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34a后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miR-34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AX6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较高;Western blot检测在Rb44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最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34a可以直接调控PAX6的转录活性;过表达miR-34a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Rb44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过表达miR-34a后,PAX6的表达水平下调,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iR-34a靶向PAX6的表达,通过JAK1/STAT3通路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MIR-34A PAX6 JAK1/STAT3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玉婵 吴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FFA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正确诊断原田病96眼(60.00%);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73眼(45.63%);FFA联合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130眼(86.25%)。采用FFA联合OCT诊断原田病与最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高于FFA、OCT单独诊断的符合率(P<0.001)。FFA造影观察可见早期患者的脉络膜呈斑驳状、背景荧光强弱不均,早期后极部针尖样高荧光,斑点逐渐扩大,晚期荧光渗漏,在视网膜下汇集呈多湖状强荧光团;OCT检查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下低回声,脱离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腔内可见蓝色反光点。结论 FFA联合OTC可依据早期影像表现对原田病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田病
下载PDF
改良Miccoli微创术联合术后DC-CIK治疗甲状腺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Gal-3、sIL-2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蒋玉欢 何本超 +2 位作者 郑志刚 陈绪清 胡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Miccoli微创术联合术后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治疗对甲状腺癌疗效及血清Gal-3、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甲状腺癌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36例,手术... 目的:探究改良Miccoli微创术联合术后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治疗对甲状腺癌疗效及血清Gal-3、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甲状腺癌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36例,手术治疗组患者仅采用改良的Miccoli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改良的Miccoli微创手术联合DC-CIK免疫疗法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Cyfra 21.1、sIL-2R和Gal-3等肿瘤指标水平和CD4+ Th17、CD4+CD+25Treg及Th17/Treg免疫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63.89%,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Cyfra 21.1和Gal-3水平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sIL-2R水平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于手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CD4+CD■Treg及Th17/Treg水平更高,CD4+ Th17水平明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喉上、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障碍、肿瘤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联合治疗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改良Miccoli微创术联合术后DC-CIK治疗能显著抑制患者病情,改善其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iccoli微创术 DC-CIK治疗 甲状腺癌 临床疗效 免疫治疗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峰 吴立连 朱立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7例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NLR分为低NLR组(NLR≤5)和高NLR组(NLR〉5...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7例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NLR分为低NLR组(NLR≤5)和高NLR组(NLR〉5),其中低NLR组69例,高NLR组28例。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吸烟和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NLR为影响HNSCC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均P〈0.05)。高NLR组和低NLR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42.9%和91.3%,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4.2%和8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NLR为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NLR与HNSCC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NLR为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
原文传递
湖北汉族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玉婵 李青春 吴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汉族人群促红素人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ype A2,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0例皮质性ARC患者以及200例健康对照,采集其外... 目的分析湖北省汉族人群促红素人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ype A2,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0例皮质性ARC患者以及200例健康对照,采集其外周血样,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ELP)检测EphA2基因的rs3768293、rs3754334、rs477558、rs7548209等4个位点,比较两组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分析其与ARC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ARC组rs3768293位点AA型基因型分布高于对照组,AC型基因分布低于对照组(P<0.05)。ARC组rs375433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ARC组rs477558位点AA型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AG型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ARC组rs7548209位点GG型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CG型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个位点的单体型频率相近(P>0.05)。结论EphA2基因rs3768293、rs477558、rs7548209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ARC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EphA2基因 遗传多态性 易感性
原文传递
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的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玉婵 李青春 吴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2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对儿童近视的影响,为儿童眼保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1 114例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为近视组,另选同时期进行眼科检查的1 ...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对儿童近视的影响,为儿童眼保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1 114例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为近视组,另选同时期进行眼科检查的1 00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对照组,均进行视力与屈光度检查,通过自制儿童生活习惯问卷调查表、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分析所有儿童的生活习惯特征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1 114例近视眼儿童中,低度近视占55.03%、中度近视占26.03%、高度近视占18.94%。不同性别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儿童比较,近视组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校内作业时间、校外作业时间、每日看电视时间明显延长,课外学习项目种类明显增多,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种类明显减少,眼睛疲劳更频繁,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按时睡觉百分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组儿童家属对于眼保健操方法、眼部按摩方法、正确读写姿势、合理的睡眠时间、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控制电视或手机使用时间、用眼卫生、饮食营养、家庭环境等双眼保健知识知晓良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明显加重,且儿童长期用眼、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认知水平低均与儿童近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岁以下 儿童 近视眼 生活习惯 双眼保健认知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