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Rosai-Dorfman病15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1
作者 陈亚会 陈思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皮肤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7例(46.7%),女8例(53.3%),发病年龄19~61岁,平均(40.2±12.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4....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皮肤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7例(46.7%),女8例(53.3%),发病年龄19~61岁,平均(40.2±12.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4.1±14.1)个月。皮损仅累及面部者4例,躯干者4例,四肢者3例,泛发全身者1例,同时累及面部和四肢者1例,累及躯干和四肢者2例。本组患者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及皮下组织中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等呈弥漫性或灶状浸润,典型特征为“伸入运动”。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S-100蛋白阳性、CD68阳性及CD1a阴性。结论:皮肤Rosai-Dorfman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临床上应加强认识,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ROSAI-DORFMAN病 临床特点 组织病理
下载PDF
AKA、CCP、RA33、RF、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欧阳娟 余东阳 +3 位作者 李真 余卉 刘少平 邵亚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经确诊的RA患者100例,疑似RA病例60例,...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经确诊的RA患者100例,疑似RA病例60例,对照组经确诊为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20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每组病例中的抗AKA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用魏氏法检测ESR,并对各个诊断指标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抗AKA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RF及ESR 5种检测指标在RA组中的检出率依次为64.0%、75.0%、44.0%、84.0%和51.0%,5项并联后的检出率(灵敏度)为97.0%,串联后的检测特异度为89.2%;在RA疑似组中5种检测指标的检出率依次为16.7%、31.7%、13.3%、20.0%、15.0%;在对照组中5种检测指标的检出率依次为0.8%、2.5%、1.7%、0.8%和5.8%,5种指标在RA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疑似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疑似RA组和对照组相比5种指标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项并联检测的灵敏度为97.0%,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P<0.05),5项串联检测的特异度最高达到100.0%,也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特异度(P<0.05),并联检测的漏诊率最低,阴性预测值最高,串联检测的误诊率最低,阳性预测值最高,并联检测的约登指数最大。结论抗CCP抗体和RF单独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5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更好地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大大地提高诊断效率,从而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云华 笪荣峰 +2 位作者 徐湖波 江应平 谢华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红素加氧酶(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红素加氧酶(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在抗涝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或者多烯磷脂胆碱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O-1、GSH-Px和SOD水平。结果在观察结束时,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28.1±20.5)U/L,显著低于对照组【(59.4±22.7)U/L,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345.1±1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45.1±17.3)U/L,P<0.05】;血清TNF-ɑ水平为(7.4±1.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3±1.8)pg/mL,P<0.05】,血清IL-1β水平为(13.7±2.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4.2±4.8)ng/mL,P<0.05】;血清HO-1水平为(294.1±16.9)U/L,显著高于对照组【(198.8±17.2)U/L,P<0.05】,血清SOD水平为(544.2±13.3)U/L,显著高于对照组【(421.0±12.8)U/L,P<0.05】。结论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可明显升高血清HO-1和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疗效较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多烯磷脂酰胆碱 甘草酸二铵 血红素加氧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治疗
下载PDF
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海洋 倪钰璇 罗良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和胃癌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上调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并通过q PCR检测其转染效果;C... 目的探讨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和胃癌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上调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并通过q PCR检测其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转染24 h、48 h和72 h后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转染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CDK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7在胃癌BGC82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P<0.05)。转染miR-7 mimics后,与空白组相比,阴性组中miR-7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组中miR-7表达显著上升(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 h、48 h和72 h后,干扰组BGC823细胞中的OD值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而阴性组与空白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组中G1期、S期、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扰组中G1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上调miR-7表达后,BGC823细胞中CDK6、CDK4、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7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CDK6、CDK4、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7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参芪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云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究参芪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健胃颗粒治疗,对比... 目的:探究参芪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健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胃动素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8^(+)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CD4^(+)/CD8^(+)指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参芪健胃颗粒 临床效果
下载PDF
PTD4-GFP-Apoptin 融合蛋白对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东阳 项著星 +4 位作者 孙军 张大林 韩丽蓉 郭飞波 宋江勤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0期577-581,598,共6页
目的:研究 PTD4-GFP-Apoptin 融合蛋白对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效应。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 PTD4-GFP-Apoptin 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 PTD4-GFP-Apoptin融合蛋白,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其对白... 目的:研究 PTD4-GFP-Apoptin 融合蛋白对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效应。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 PTD4-GFP-Apoptin 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 PTD4-GFP-Apoptin融合蛋白,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TD4-GFP-Apoptin 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与作用的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PTD4-GFP-Apoptin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有诱导凋亡作用,其凋亡率与 PBS 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D4能够携带大分子蛋白质穿过细胞膜,PTD4-GFP-Apoptin 在体外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Apoptin 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 白血病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