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建设环境艺术材料创新与工艺应用研究平台的探讨——以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1
作者 张贲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9期141-143,共3页
在艺术设计领域万众创新的全新发展格局下,环境艺术材料与工艺应用平台建设对于推动文化创意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在新技术与新形势下,环境艺术装饰材料种类日益增多,不同材料拥有不同的特性与创作工艺,只有在掌握每种材料的施工工艺与可... 在艺术设计领域万众创新的全新发展格局下,环境艺术材料与工艺应用平台建设对于推动文化创意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在新技术与新形势下,环境艺术装饰材料种类日益增多,不同材料拥有不同的特性与创作工艺,只有在掌握每种材料的施工工艺与可能性后,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作品。该文剖析高等艺术院校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现状与特征,类比国内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实践需求,以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为例,探索构建顺应教学改革与科研促进、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具备区域特色的设计学科材料创新与工艺应用研究平台的若干方法,以带动环境设计学科教学的适应性更新,促进设计文化产业的创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与工艺实验室 施工工艺 装饰材料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湖北美术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作品选
2
作者 陈嵚崟 游光威 +35 位作者 郭泽辉 刘美晓 鲁文静 付钰 李丹阳 田珍 刘雨 陈肯 朱谦 陈咏鑫 应当 周航 赵和语 黄雪玉 余熙龙 王旭 陈如诗 邓璇 张栌丹 侯嘉祺 张冰瑶 张冰洋 邹密 刘洋 田德晴 陈思宏 冯芷毓 余汉橙 彭瑞娴 姚子豪 黄贻宪 邹继枭 范智鹏 苏睿 王子菡 饶东萍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下载PDF
当代美术馆空间设计趋势研究
3
作者 涂磊 吴文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9期144-147,共4页
在今天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美术馆的艺术展现形式及与观众的交流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当代美术馆空间形式多向度地探索与实践,同时呈现出一系列的迭代演变趋势。其中,将美术馆融入城市、历史和社会的整体性趋势尤为引人注目... 在今天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美术馆的艺术展现形式及与观众的交流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当代美术馆空间形式多向度地探索与实践,同时呈现出一系列的迭代演变趋势。其中,将美术馆融入城市、历史和社会的整体性趋势尤为引人注目。当代美术馆更多地倡导“功能复合化”设计理念,旨在将建筑融入生活,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在空间设计方面,弹性化的趋势更为显著,允许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和组合空间结构,以灵活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展览。文章分析了当代美术馆空间设计的趋势性发展脉络,以期为今后的美术馆空间设计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术馆建筑 空间设计 趋势性 美术馆设计
下载PDF
人文关怀型地铁冷却塔导流围护艺术设计研究
4
作者 吴珏 许景辉 +1 位作者 孙晓文 李立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6-133,共8页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各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绿色、宜居、人文关怀型高质量、精细化的城市公共设施势在必行。地铁冷却塔的导流围护艺术设计是营造人文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本课题...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各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绿色、宜居、人文关怀型高质量、精细化的城市公共设施势在必行。地铁冷却塔的导流围护艺术设计是营造人文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本课题研究和分析各种因素,包括热交换原理、行人视线干扰、气流、噪音和气味的影响。设计过程分为研究和分析、原型推导和虚拟仿真测试。研究和分析阶段,了解冷却塔的基本原理,及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原型推导阶段,使用视觉形式演变、视线分析对设计过程进行细化;虚拟仿真测试阶段包括对3种导流板角度优选。通过综合考虑人和环境需求,以实体原型、虚拟仿真和实践验证,创建有效平衡功能和美学的设计,为全面呵护人体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论证。构建从身体感知到环境认知的人文关怀社会型冷却塔艺术导流围护的解决方案,对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冷却塔 导流围护 艺术设计 测试实证
下载PDF
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遗产现状研析
5
作者 梁竞云 张月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建国初期,公共建筑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产物,承载着我国那一段艰苦奋斗、蓬勃向上的建设历程。这些建筑都已经超过六十载物理使用年限,在城市进程及城市记忆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保护工作已经是一个亟不可待... 建国初期,公共建筑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产物,承载着我国那一段艰苦奋斗、蓬勃向上的建设历程。这些建筑都已经超过六十载物理使用年限,在城市进程及城市记忆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保护工作已经是一个亟不可待的课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仍在正常使用的13处代表性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形构逻辑、立面形式与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类解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该时期建筑遗存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公共建筑 “苏联式”风格 中国民族元素 建筑遗产
下载PDF
张乐颖、刘欣雨作品——“X-garden”他与她与它
6
作者 张乐颖 刘欣雨 吴珏(指导)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142-142,共1页
设计说明:本方案是基于亲密行为研究,结合场地的条件进行设计和推敲的。在对当代社会中“他与她与它”关系的探究下,“X-garden”社区公园诞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景观设计,本设计遵循“最好的设计师是使用者”的理念,将设计抛向了“他与... 设计说明:本方案是基于亲密行为研究,结合场地的条件进行设计和推敲的。在对当代社会中“他与她与它”关系的探究下,“X-garden”社区公园诞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景观设计,本设计遵循“最好的设计师是使用者”的理念,将设计抛向了“他与她与它”,在创造便利的同时,给予体验者不同的自然体验方式和社交体验方式。该公园不仅面向附近的社区居民,为其提供一个优质的绿色活动空间,同时也将加强游客与场地的联系,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为促进人们的亲密关系带来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 体验方式 体验者 亲密关系 绿色 亲密行为
下载PDF
城市历史街区差异化更新研究——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例
7
作者 江皓晨 周良成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110-112,共3页
汉口历史风貌区坐落于长江江畔,是汉口近代历史的物质写照,也是武汉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前,保存历史街区原有特色风貌实现街区功能、外观、产业的系统化更新,以达到焕活历史街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成为当前历史街区更... 汉口历史风貌区坐落于长江江畔,是汉口近代历史的物质写照,也是武汉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前,保存历史街区原有特色风貌实现街区功能、外观、产业的系统化更新,以达到焕活历史街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成为当前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话题。该文以汉口历史风貌区区块的更新规划为例,通过分析街区文化特征、街区历史建筑的更新现状、趋势及业态规划等,分析当前汉口历史风貌区产生街区属性同质化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差异化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期望为城市历史风貌区差异化改造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和相关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历史风貌区 历史街区 差异化更新 保护性开发
下载PDF
轨道交通空间内的艺术照明设计研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艺术站为例
8
作者 张贲 《科技资讯》 2021年第19期70-76,80,共8页
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多元化空间得以凸显其重要位置。轨道交通今后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城市运载角色,高节奏与个性化发展使得地铁除了具有轨道交通的基本运输功能以外,其地铁空间的组成元素还要具备满足当下人们的视觉审美等多项功能... 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多元化空间得以凸显其重要位置。轨道交通今后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城市运载角色,高节奏与个性化发展使得地铁除了具有轨道交通的基本运输功能以外,其地铁空间的组成元素还要具备满足当下人们的视觉审美等多项功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传统公共艺术依然是其中精品艺术的中流砥柱,而新媒体技术也成为诸多艺术家们较为成熟的尝试,甚至有一种潮流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中亦可见一斑。照明系统是新媒体技术的基础元素,其基础功能性照明发展至今已日趋完善,而艺术装饰性照明的拓展亦具有相当的潜力待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空间 艺术照明 设计探究
下载PDF
江南园林中廊亭构筑形式与艺术特征研究
9
作者 张楠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4期0162-0163,共2页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廊、亭建筑是江南园林不可缺少的构园要素,廊、亭建筑规模虽小,但却是构成中国传统园林完整性的桥梁,使其从多个个体串连成一个整体,似透非透,空间既联通又具有其独立的私密性...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廊、亭建筑是江南园林不可缺少的构园要素,廊、亭建筑规模虽小,但却是构成中国传统园林完整性的桥梁,使其从多个个体串连成一个整体,似透非透,空间既联通又具有其独立的私密性。通过廊亭灵活的组合与丰富的变化,赋予了江南园林作品的不尽之美,园林中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关系亦变得更为融洽。本文主要对江南园林廊亭构筑形式以及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求探索廊亭建筑赋予江南园林独特的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廊亭 构造形式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场地设计”课程分析
10
作者 蒋俊杰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8期0169-0172,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逐年递增,以往在场地设计课程开展中面临问题,比如: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氛围不够理想以及缺少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场地设计基本技能等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场地设计”课程开展的...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逐年递增,以往在场地设计课程开展中面临问题,比如: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氛围不够理想以及缺少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场地设计基本技能等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场地设计”课程开展的价值展开分析,结合教学问题提出完善策略,比如:创新场地设计教学方案及加强实践教育指导,从而得以为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切实满足行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类专业 场地设计 课程分析
下载PDF
城市碎片空间微创新策略
11
作者 吴珏 许景辉 +1 位作者 李立 孙晓文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对城市中呈现“碎片”性质的局部区段进行分析研究,基于空间形态整合中的设计原则与对策,探讨了结合需求和对环境的反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中呈现“碎片”性质的空间形态做出微创新的策略,是对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内容的补充和专项... 对城市中呈现“碎片”性质的局部区段进行分析研究,基于空间形态整合中的设计原则与对策,探讨了结合需求和对环境的反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中呈现“碎片”性质的空间形态做出微创新的策略,是对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内容的补充和专项设计,建构特定城市区域设计研究的框架。此次研究是新时期城市进行新一轮建设中,提供在满足现代化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城市碎片空间的营造,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环境,科学合理地对“城市碎片”空间进行整合、重组、再利用,并以此来探讨了基于不大拆大建基础上,研究空间形态整合的方法、原则。此次研究根据碎片空间特点,对碎片空间的分类研究,提出了织补、针灸、活化的策略,以提升城市整体的形象气质,使整个城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对构建有感情、有温度的城市,起到具体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空间 微创新策略 织补 针灸 活化
下载PDF
基于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理念的城市自生植物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静 余秋鸣 +2 位作者 彭邦云 潘延宾 付瀚森 《绿色科技》 2023年第9期7-12,共6页
节约型园林及生态友好型园林是当今城市绿地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起源于欧洲的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顺应社会和生态的需要,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种植设计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园林行业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引入和研究,但进展还较缓慢。本研... 节约型园林及生态友好型园林是当今城市绿地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起源于欧洲的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顺应社会和生态的需要,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种植设计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园林行业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引入和研究,但进展还较缓慢。本研究梳理了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设计方法与国内园林的结合现状、关键问题及应用前景,为我国各地区相关研究及推行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影响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在地化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重视程度的不足,植物材料的缺乏以及城市园林养护能力的欠缺,其中植物材料的缺乏成为推行该设计方法的巨大阻力之一。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在地化的基本研究框架,并以武汉市为例,分类筛选了适用于该设计手法的城市自生草本植物,其中蒲儿根、紫堇、长萼瞿麦等表现最佳,建议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 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在地化 自生植物
下载PDF
武汉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设计研究
13
作者 戚晨彬 尹嘉丞 尹传垠 《中国艺术》 2023年第3期56-67,共12页
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在城市发展背景下以高效、安全、稳定的优势被大量建造。但由于工程复杂、建造周期短,同时设计环节缺乏文化和情感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介入,致使大量“标准化”地铁公共空间饱受市民诟病,乘客在乘坐时难以... 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在城市发展背景下以高效、安全、稳定的优势被大量建造。但由于工程复杂、建造周期短,同时设计环节缺乏文化和情感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介入,致使大量“标准化”地铁公共空间饱受市民诟病,乘客在乘坐时难以产生愉悦的情感共鸣。本文以中国武汉地铁公共空间现状为例,结合叙事学理论,探索可行的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研究思路,提出能改善乘客乘坐体验的空间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武汉地铁 公共空间 设计
下载PDF
武汉藏龙岛湿地公园山体植被景观分析及改造建议
14
作者 蔡隽晟 陈悦 +1 位作者 付瀚森 潘延宾 《绿色科技》 2023年第5期19-24,30,共7页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市江夏区重要的城市绿地之一,在汤逊湖东部起到了生态保护、居民游憩、自然教育等重要功能作用。针对湿地公园内多个不同区域山体的半自然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景观效果、空间功能和群落情况,用林相改造...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市江夏区重要的城市绿地之一,在汤逊湖东部起到了生态保护、居民游憩、自然教育等重要功能作用。针对湿地公园内多个不同区域山体的半自然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景观效果、空间功能和群落情况,用林相改造理论和顶级群落理论作为基础,分析了相应生境下的改造建议和种植设计。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竹林景观区的人工养护工作、郁闭度高但物种单一的区域疏伐少量外来树种和先锋树种制造林窗以促进群落演替、补植部分本土树种增加丰富度、临近游憩区和步道边沿的地区适当培育低养护的自生植被景观、只有上层乔木+地被植物的地区适当补充中层植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龙岛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城市植物群落 半自然群落
下载PDF
地域文化元素在泉州南站空间设计中的转译
15
作者 何凡 周一洋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5期61-63,共3页
阐述了泉州地域文化的特点,通过对泉州地域传统建筑样式、艺术装饰纹样、地方传统材料及色彩应用方式的研究,论述在设计过程中结合材料工艺与施工工艺,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转译到泉州南站空间设计中。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高铁站 转译设计
下载PDF
沉浸式设计在室内空间的应用
16
作者 何凡 樊晓露 《丝网印刷》 2023年第21期93-95,共3页
沉浸式设计是近年来城市快节奏生活的解压方式,在室内设计中成为设计者与受众有效沟通的方法。文章对沉浸式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讨沉浸式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沉浸式设计 室内空间 数字媒体
下载PDF
家园意识逻辑结构下的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17
作者 赖俊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肇始:环境与人居环境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前沿特质的美学范式,在历史发展上表现出有增无已的现实影响力,在价值本义上反映出人类对环境与生命之间关系建构的稳定探索与实践。这种根源于存在意义的环境美学研究从未脱离人而论环境,其中“人... 肇始:环境与人居环境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前沿特质的美学范式,在历史发展上表现出有增无已的现实影响力,在价值本义上反映出人类对环境与生命之间关系建构的稳定探索与实践。这种根源于存在意义的环境美学研究从未脱离人而论环境,其中“人居环境”概念生成及其内涵的持续丰富即是明证。人居环境,并非只是纯粹、客观的物理自然,实际形成于人与自然的交贯过程之中。人们的环境认知与实践不断趋向“人居”内涵建构,蕴藉微观个体的“生理-心理”包围感知属性,表现出包围者与被包围者之间的维持关系;彰显宏观群体的生命共同体延续,积淀了人类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的生活经验;揭示人居环境的文化语境构成,记录着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意识 概念生成 人居环境 环境美学 逻辑结构 生命共同体 美学范式 关系建构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中的象征表现分析
18
作者 陈雅琦 《包装世界》 2023年第5期37-39,共3页
象征,就是用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象征文化进行分析的过程,实则是对建筑的物质语言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义进行关联的过程。明清作为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保留的建筑古迹最为完好和丰富,是分析建筑空间... 象征,就是用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象征文化进行分析的过程,实则是对建筑的物质语言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义进行关联的过程。明清作为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保留的建筑古迹最为完好和丰富,是分析建筑空间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哲学的合适切入点。以明清现存建筑为例,探讨礼乐哲学文化与古建筑中的等级秩序,以及实用主义哲学观念与古建筑中对祥瑞的追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象征 等级 祥瑞
下载PDF
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
19
作者 滕丽娟 关凯泯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城中村社区营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结合广东深圳城中村现状和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深圳城中村... 城中村社区营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结合广东深圳城中村现状和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发现,南头古城通过社区营造,改善了整体环境,完善了社区功能,带动了商业、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城中村 社区营造 南头古城
下载PDF
普通乡村的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20
作者 方志立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4期120-122,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资源被有效利用。该文对普通乡村景观开展研究,对乡村景观的构成作物质与非物质划分并归纳,发掘普通乡村景观的内在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普通乡村景观提出改造与提升策略,希望可以为乡村景观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普通乡村 景观分类 景观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