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塑的美学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虎 张一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面塑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注重意象的营造,其表现风格与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详细介绍了山西晋城民俗艺术家李秀英(晋城八奶奶)的个人生平及面塑作品,对其面塑创作写意性... 面塑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注重意象的营造,其表现风格与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详细介绍了山西晋城民俗艺术家李秀英(晋城八奶奶)的个人生平及面塑作品,对其面塑创作写意性特征作了深入地探讨和论证,力求揭示其艺术文化本质及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塑 写意性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元代文化生态下的“众工之事”与“文人之事”
2
作者 张一舟 刘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一个稳定的文化生态所采用的风格,必然是占绝大多数的绘画表现形式,借以反映这个时代的集体心理倾向。元代有技无道的工匠和有道无技的文人,在中国美术史中常被习惯性视为对立关系。但"众工之事"与"文人之事"在元... 一个稳定的文化生态所采用的风格,必然是占绝大多数的绘画表现形式,借以反映这个时代的集体心理倾向。元代有技无道的工匠和有道无技的文人,在中国美术史中常被习惯性视为对立关系。但"众工之事"与"文人之事"在元代的文化生态之下,不如说是互补关系。两者相互比照,相互共生就像是道教"太极"的阴阳两端。更多的是对对方的依赖,而不是排斥,它们均需要依靠对方的存在,来突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互补 共生
下载PDF
中日重彩画“工艺性”比较研究
3
作者 张一舟 刘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日本传统绘画中,"工艺性"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与日本民族以传统的"师承"作为艺术的流传方式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将从中日重彩绘画的各自发展演变来对两国"工艺性"的认识进行阐述。
关键词 传统 重彩 工艺性
下载PDF
静默如何在艺术中呈现
4
作者 李建春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一明确,就局限了;话一说出来,就偏离了本意,被言词遮蔽,被别人误读。“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开始于无。既然是无,追寻开始追寻不到。追寻不到不等于不追寻。反而要常常徒劳地追寻,因为终极关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一明确,就局限了;话一说出来,就偏离了本意,被言词遮蔽,被别人误读。“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开始于无。既然是无,追寻开始追寻不到。追寻不到不等于不追寻。反而要常常徒劳地追寻,因为终极关怀自有妙味。“有,名万物之母。”所以还是要存在着,并且说,因为万物是靠你的存在维系着。我添加了一个“说”字,因为“有”是积极的,必然有认知和表达。“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始 道可道 万物之母 终极关怀
下载PDF
弘仁《松涧观云图》献疑
5
作者 程国栋 《中国美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安徽博物院于2020年展出了一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松涧观云图》轴,定为清初画僧弘仁所作。但细察其图式、笔墨、题字印款、画史记录等情况,其为弘仁真迹的说法存疑。从所谓弘仁和程邃的题头诗出发研究,可得出以下观点:一、此作如系弘仁... 安徽博物院于2020年展出了一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松涧观云图》轴,定为清初画僧弘仁所作。但细察其图式、笔墨、题字印款、画史记录等情况,其为弘仁真迹的说法存疑。从所谓弘仁和程邃的题头诗出发研究,可得出以下观点:一、此作如系弘仁原作,就不应晚于1659年,而且有可能是赠予程邃而不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梅清;二、此作不排除系弘仁弟子伪造和程邃配合作伪的可能,其中弘仁侄江注的嫌疑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涧观云图》 弘仁 作伪 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