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官当做“廉之上者”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7期62-62,共1页
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碹在其《从政录》中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 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碹在其《从政录》中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之。”他将为官者廉洁从政分为三种层次和境界,即“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其中“见理明而不妄取”,也就是说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高尚、严格廉洁自律,这是廉洁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从政 信念坚定 思想道德 廉洁自律 思想家 名节 法律
下载PDF
雍正用人有高招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3期62-63,共2页
雍正是清朝的第三代帝王。在他统治时期,可以说是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这除了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之外,主要还应归功于他高超的用人艺术。
关键词 用人艺术 雍正 第三代
下载PDF
下基层要念好“深”字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建明 《秘书之友》 2012年第10期1-1,共1页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干部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说:“领导干部要学习鸬鹚精神,勤到基层,沉到基层,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听后,笔者禁不住拍案叫好。 毋庸置疑,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党光荣传统...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干部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说:“领导干部要学习鸬鹚精神,勤到基层,沉到基层,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听后,笔者禁不住拍案叫好。 毋庸置疑,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更是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举措,需要大力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基层 领导干部 工作作风 优良作风 光荣传统 社情民意 基层群众 同志
下载PDF
“思想扶贫”不可忽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明 《决策》 2016年第1期90-90,共1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大意义,而要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找准贫困症结,方能开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大意义,而要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找准贫困症结,方能开出致富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的本质 经济社会发展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木桶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明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年第9期62-62,共1页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团队而言,这一理论都不无启迪意义。
关键词 “木桶理论” 管理学家 木板
下载PDF
为官不妨学学吕范
6
作者 刘建明 《党政论坛》 2013年第17期63-63,共1页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曾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兴...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曾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吕范自是满腔怨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三国时期 财务总监 经济援助 奠基者 孙策 孙权 吴国
下载PDF
张居正的用人之术
7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1,共1页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对吏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改革之所以富有成效,与他与众不同的用人观直接相关。 一、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非常...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对吏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改革之所以富有成效,与他与众不同的用人观直接相关。 一、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非常讲究道德操守,在应天府当巡抚时,放着八抬大轿不坐,却坚持骑驴子上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用人观 道德操守 改革家 政治家 应天府 财政
下载PDF
不妨多点“忧己意识”
8
作者 李湘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忧患意识 拜金主义 公款吃喝 经济大潮 触犯刑律 政府办公 新闻媒体 谷城县 贪污受贿 湖北省
下载PDF
领导干部也要具备“听才”
9
作者 李湘运 《党政干部论坛》 1999年第6期47-47,共1页
“善说”叫“口才”,“善听”即是“听才”。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人生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曰:“君之所以明也,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这也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成语的由来。它告诉我们,会听,... “善说”叫“口才”,“善听”即是“听才”。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人生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曰:“君之所以明也,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这也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成语的由来。它告诉我们,会听,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智通达;不会听,只听一面之辞,或光听谗言,就会昏昧糊涂。历史上既有唐太宗兼听、善听、从谏如流而达“贞观之治”的正面典型,也有袁绍恶闻道声而有长师之辱,楚霸王不纳逆言尝别姬之悲的反面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资治通鉴》 一面之辞 领导者 贞观之治 政治品质 反面例子 善听 魏征 说和做
下载PDF
“知民度”是一把尺子
10
作者 刘建明 《民主与科学》 2015年第5期78-78,共1页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时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提高“知民度”,多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群众贴心人。此言可谓精辟独到,一语中的,值得领导...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时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提高“知民度”,多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群众贴心人。此言可谓精辟独到,一语中的,值得领导干部品味深思。何谓“知民度”?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对社情民意的知晓程度。“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群众工作 为政之要 群众疾苦 知晓程度 人民群众 党性修养 党的宗旨 体察民情 群众利益
下载PDF
为政的“加减乘除”
11
作者 刘建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第1期36-36,共1页
“加减乘除”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想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领导水平,彰显人格魅力,塑造良好形象,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为政 数学运算方法 领导干部 日常学习 自身素质 领导水平 人格魅力 良好形象
下载PDF
多用脚底板履职
12
作者 刘建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17年第10期33-33,共1页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借助于手机、网络视频等现代工具,领导干部获取基层信息的途径更丰富,渠道更广泛。于是,少数领导干部便认为现在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靠脚底板深入基层和群众了。其实不然,在新的历史...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借助于手机、网络视频等现代工具,领导干部获取基层信息的途径更丰富,渠道更广泛。于是,少数领导干部便认为现在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靠脚底板深入基层和群众了。其实不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当好人民公仆,做好群众工作,过去那种用脚底板履职的做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应大力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 履职 通讯网络技术 领导干部 群众工作 经济社会 网络视频 深入基层
下载PDF
为官不妨学学吕范
13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9期62-62,共1页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曾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尚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曾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尚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吕范自是满腔怨恨。后来,孙权被派往阳羡县“挂职”,私下有什么花费,孙策也总是检查过问得紧,弄得孙权很不自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三国时期 财务总监 经济援助 孙权 孙策 奠基者 吴国
下载PDF
不妨常照照“镜子”
14
作者 刘建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第10期48-48,共1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免不了要和镜子打交道,揽镜自照,整理仪表。照镜子不仅能察看面容,去污涤垢,整理衣冠,使人面目清爽,衣着整洁,精神抖擞,从而增加自信,而且还能察颜观色,及早发现疾病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防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免不了要和镜子打交道,揽镜自照,整理仪表。照镜子不仅能察看面容,去污涤垢,整理衣冠,使人面目清爽,衣着整洁,精神抖擞,从而增加自信,而且还能察颜观色,及早发现疾病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照镜子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每个人都不妨常照照镜子。此外,照“镜子”的引申意义还在于,照镜子不仅要照面容仪表是否整洁,肌体是否健康,更要照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是否纯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子” 日常生活 引申意义 个人 仪表 整理 整洁 疾病
下载PDF
为官当拒"精神贿赂"
15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8期61-61,共1页
唐朝开元年间,广州文人范知璇屡试不第,做官无门,却名利之心不死。宰相宋琛因犯颜直谏被贬为广州都督后,忧国忧民,“敬业爱岗”不改初衷,为百姓大办好事、实事,政绩卓著,口碑甚佳。朝廷征调宋公再次入阁为相时,百姓哭留不住,... 唐朝开元年间,广州文人范知璇屡试不第,做官无门,却名利之心不死。宰相宋琛因犯颜直谏被贬为广州都督后,忧国忧民,“敬业爱岗”不改初衷,为百姓大办好事、实事,政绩卓著,口碑甚佳。朝廷征调宋公再次入阁为相时,百姓哭留不住,自发集资要为其修建“遗爱碑”。于是,范知璇抓住天赐良机,摇动生花妙笔,写了一篇《良宰论》献给宋公。此文闻一增十,见百益千,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令人不忍卒读。对于某些地方官来说,若遇上这等事,定是欣喜若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贿赂 开元年间 忧国忧民 地方官 广州 百姓 口碑 集资
下载PDF
有感于季文子的不言之教
16
作者 刘建明 《办公室业务》 2011年第11期60-60,共1页
《国语·鲁语》中记载,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于是,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责问:“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 《国语·鲁语》中记载,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于是,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责问:“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答日:“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之教 文子 鲁国 妻子 老百姓 宰相 儿女 马匹
下载PDF
让会议“瘦身”成为常态
17
作者 刘建明 《学习月刊》 2018年第1期45-45,共1页
前不久,笔者到基层单位调研,参加了多个由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参加的座谈会。会议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繁文缛节的宾主寒暄、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和照本宣科的会议总结,大大节省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效率。如此"瘦身",让笔... 前不久,笔者到基层单位调研,参加了多个由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参加的座谈会。会议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繁文缛节的宾主寒暄、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和照本宣科的会议总结,大大节省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效率。如此"瘦身",让笔者耳目一新,不禁为之拍手叫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身 基层单位 基层干部 会议总结 会议时间 会议效率 座谈会
下载PDF
下基层要念好“深”字经
18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11期54-54,共1页
领导干部下基层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有不少问题,或是拘泥于“文山会海”有心无力,或是下了基层却只“身入”没有“心人”,再或者完全将主动权交给基层,自己实际成了“被调研”,要避免以上现象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及制度层面予以纠... 领导干部下基层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有不少问题,或是拘泥于“文山会海”有心无力,或是下了基层却只“身入”没有“心人”,再或者完全将主动权交给基层,自己实际成了“被调研”,要避免以上现象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及制度层面予以纠正。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干部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说:“领导干部要学习鸬鹚精神,勤到基层,沉到基层,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毋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基层 领导干部 文山会海 工作作风 主动权 制度层 同志
下载PDF
为官须“每日四问”
19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3期61-61,共1页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显然,这种“每日四问”与春秋时期曾子坚持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体现了其可贵的自...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显然,这种“每日四问”与春秋时期曾子坚持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体现了其可贵的自省意识,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家 异曲同工 春秋时期 自省意识 学习借鉴 领导干部 陶行知
下载PDF
慎“好”是一种为官操守
20
作者 刘建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5期63-63,共1页
《韩非子》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特别喜欢紫色的服装,结果“一国尽服紫”,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竞相做模仿秀,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紫色布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齐桓公对此甚感忧虑,管仲便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 《韩非子》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特别喜欢紫色的服装,结果“一国尽服紫”,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竞相做模仿秀,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紫色布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齐桓公对此甚感忧虑,管仲便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紫衣,且但凡看到官员中有穿紫色衣服的,就大声喝斥道:“离远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中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齐国境内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 操守 《韩非子》 齐桓公 衣服 模仿秀 齐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