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红楼梦》诗的风格对贾宝玉境界的提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辉 杨春燕 《鄂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3-55,共3页
《红楼梦》的艺术风格为诗的风格,诗的风格提升了宝玉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境界,一方面,美的意境陶冶了宝玉的情操,使他成为抒情意象和哲理意象,更执着于爱的人生观,呈现出"情不情"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悲剧节奏和喜剧节奏丰富... 《红楼梦》的艺术风格为诗的风格,诗的风格提升了宝玉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境界,一方面,美的意境陶冶了宝玉的情操,使他成为抒情意象和哲理意象,更执着于爱的人生观,呈现出"情不情"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悲剧节奏和喜剧节奏丰富了宝玉的人生境界。宝玉在生命历程中感觉到了人生的无常,深刻领悟到了命运的悲剧性,使宝玉爱的人生观更理性,从而提升了宝玉的性格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的风格 境界 提升
下载PDF
学科规训的原指与现代意蕴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子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学科规训制度缘起于教育实践方式变革,其原指是为提高知识生产和规训学科新人效率而建立的知识分类与学科分立的制度和规训学科新人的方法,其现代意蕴则为规范学科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两条轨道上运行,以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 学科规训制度缘起于教育实践方式变革,其原指是为提高知识生产和规训学科新人效率而建立的知识分类与学科分立的制度和规训学科新人的方法,其现代意蕴则为规范学科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两条轨道上运行,以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作支撑的系统,其目标是实现学科组织运转顺畅、学科制度保障有力、学科文化繁荣昌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规训制度 实质 现代内涵
下载PDF
钟嵘《诗品》之“宋征士陶潜”条解
3
作者 王晓辉 杨春艳 《鄂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该文逐句解析钟嵘《诗品》卷中"宋征士陶潜"条,揭示了钟嵘对陶渊明五言诗特点和价值的理解。笔者基于陶诗的本来创作实绩,并结合其他评论家评价,客观辨证地看待钟嵘《诗品》中对陶渊明的定位和评价。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陶渊明
下载PDF
六朝笔记小说之恋爱形态研究
4
作者 杨春艳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中国古代,小说素不受重视,认为小说不过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不足为观。无论是创作方面还是研究方面,小说明显滞后于诗文。六朝笔记小说,作为发端期的小说形态,更是一直处于被搁置的状态,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恋爱是男女之间相互... 中国古代,小说素不受重视,认为小说不过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不足为观。无论是创作方面还是研究方面,小说明显滞后于诗文。六朝笔记小说,作为发端期的小说形态,更是一直处于被搁置的状态,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恋爱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相互吸引的美好情感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鬼恋
下载PDF
吴文英词的现代性——《风入松》赏析
5
作者 杨春艳 《科教文汇》 2010年第26期63-64,共2页
吴文英的词风格独特,吴词的价值,在过去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掘和承认。本文从现代文学的视角,通过分析其代表作《风入松》,具体而直观地指明吴词与象征派诗歌的相通之处,揭示其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吴文英 《风入松》 现代性 象征派诗歌
下载PDF
新闻图像符号解读——以《人像摄影之美国非裔父亲》为例
6
作者 李保存 康妮芝 王婷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0期26-28,共3页
新闻图像往往蕴含着传统语言符号所无法取代的向受众传达的讯息,也是现代网络社会新闻传播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板块之一。想要探寻新闻图像的意义就要解读新闻图像符号,而对新闻图像符号的解读就是研究图像传播的效度。本文将以视觉语法的... 新闻图像往往蕴含着传统语言符号所无法取代的向受众传达的讯息,也是现代网络社会新闻传播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板块之一。想要探寻新闻图像的意义就要解读新闻图像符号,而对新闻图像符号的解读就是研究图像传播的效度。本文将以视觉语法的角度解读环球网的图片作品《人像摄影之美国非裔父亲》,并且运用符号学进行解析,以此为例尝试分析视觉语法对解读新闻图像符号的效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图像 图像符号 视觉语法 符号学
下载PDF
从海子的悲剧看当代文人之殇
7
作者 张洁 《海外文摘》 2018年第14期1-2,共2页
现代文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使20世纪追求文化理想的文人们普遍受到精神困境的滋扰。本文通过剖析青年诗人海子的悲剧中所隐藏的理想化、使命感、地域情节和多愁善感等难以调和的困境和矛盾,进入当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当代文人之殇。
关键词 海子 当代文人 困境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研究
8
作者 杨春艳 《通识教育研究》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发展通识教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自我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发展通识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语文是以语言塑造人、教化人和熏陶人的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形... 发展通识教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自我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发展通识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语文是以语言塑造人、教化人和熏陶人的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应确立为高职人文社科核心通识课,坚持其必修课地位不动摇。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组建大学语文类人文素养课程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