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山县2、3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雷振东 《湖北植保》 2004年第4期15-16,共2页
在水稻成熟时,对通山县水稻主要品种(组合)二化螟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采取健株样和螟害株进行考种测产,发现2、3代二化螟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空秕粒数增加和千粒重下降。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2、3代二化螟的螟害率和残留虫... 在水稻成熟时,对通山县水稻主要品种(组合)二化螟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采取健株样和螟害株进行考种测产,发现2、3代二化螟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空秕粒数增加和千粒重下降。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2、3代二化螟的螟害率和残留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式。当2、3代螟害率和残留虫量达到一定量时,便开始对产量构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山县 二化螟 发生特点 危害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番木瓜抗病突变抗PRSV基因的RAPD标记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建昌 肖艳 夏有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子标记和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分析技术,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F_2代分离群体和抗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子标记和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分析技术,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F_2代分离群体和抗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突变体LK-1的抗PRSV基因进行连锁分析,从2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与抗PRSV基因相连锁的3个RAPD标记,连锁分析表明,S1366、S7058和S7125与抗PRSV基因(rys)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9 cM、2.4 cM和12.2 cM,其中S1366和S7058两个标记在抗PRSV基因的一侧,S7125在另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PRSV RAPD BSA 连锁分析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青果鲜果肉中的没食子酸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赖志勇 夏有杰 +3 位作者 肖维强 戴宏芬 黄炳雄 王晓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7-19,32,共4页
在色谱柱为NucleosilC18反相柱(250mm×4mm),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20%的甲醇,流动相B为体积分数30%的乙腈,A和B流动相用体积分数50%的磷酸调pH至3.2±0.05,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0.8~1mL/min,柱温35℃... 在色谱柱为NucleosilC18反相柱(250mm×4mm),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20%的甲醇,流动相B为体积分数30%的乙腈,A和B流动相用体积分数50%的磷酸调pH至3.2±0.05,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0.8~1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72nm条件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产15个品种青果鲜果肉中的没食子酸含量.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线性范围为0.3906—25.0000μg/mL,标准曲线y=62.662x-16.805,相关系数殿=0.9996.标准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614%和2.7736%.标准品回收率平均数为99.09%(n=5),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3.298%.15个品种青果果肉中均含有没食子酸,含量在57.9584~230.7373μg/g鲜质量之间,以土纳甜种品种的含量最高,香种含量最少,相对标准偏差为0.060%~1.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HPLC 青果 没食子酸
下载PDF
基于GIS的鄂东南枇杷种植生态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华兵 陈正洪 +3 位作者 罗翔 肖运 罗昱 张鹏 《干旱气象》 2022年第5期823-830,共8页
利用鄂东南6个国家气象站和135个区域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枇杷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筛选出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10.0℃活动积温、最低气温≤-3.0℃的日数、5... 利用鄂东南6个国家气象站和135个区域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枇杷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筛选出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10.0℃活动积温、最低气温≤-3.0℃的日数、5月平均气温≥25.0℃的日数、年降水量、8—10月降水量以及坡向、坡度等9个适宜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生态适宜度方法,在ArcGIS环境下对鄂东南枇杷种植生态适宜性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影响鄂东南枇杷种植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是年最低气温和最低气温≤-3.0℃的日数。全区可分为枇杷种植生态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西北部的沿江、沿湖区域为最适宜区,可以发展枇杷早熟品种;中部和东南部海拔高度100~250 m的区域为适宜区,适宜种植枇杷中熟品种,而海拔高度为251~450 m的坡地为次适宜区,可以发展营养和功能价值俱佳的中晚熟品种;中部和东南部海拔高度在450 m以上的山区为不适宜区。经初步验证,鄂东南枇杷规模化种植区生产实际与区划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划结果可为鄂东南枇杷种植产业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生态适宜性 区划 气象因子 地形因子 鄂东南
下载PDF
果菜康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
5
作者 夏友杰 袁安清 《长江蔬菜》 2002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果菜康 杀菌剂 药效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