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叙文中的“误会”
1
作者 邱德保 蒋兰 《写作(中)》 2008年第22期13-13,共1页
生活是复杂的,人的认识也不免会发生某些误会,或一方对另一方产生误会,或双方互相产生误会,但随着认识的发展,误会也就会逐渐消除。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把这种误会现象很好地组织进作品,可使故事显得曲折,增添戏剧性,勾起读者阅读兴味。... 生活是复杂的,人的认识也不免会发生某些误会,或一方对另一方产生误会,或双方互相产生误会,但随着认识的发展,误会也就会逐渐消除。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把这种误会现象很好地组织进作品,可使故事显得曲折,增添戏剧性,勾起读者阅读兴味。同时作者也可借误会法来蓄势,以更好地突出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会法 记叙文 故事 将军 发生 曲折发展 读者阅读 表现主题 地组织 生活
下载PDF
妙用五法打开思路
2
作者 邱德保 张学林 《写作(中)》 2009年第6期12-12,共1页
一、等量代换法。即根据作文题目或话题,从各个角度思考,然后给它配一个或若干个实在的内容。如以“绿”为话题,运用等量代换法就很容易确立主题,从本质上看,绿色是一种颜色.由此通过联想可列出等量,绿色等于邮递员或等于环保,... 一、等量代换法。即根据作文题目或话题,从各个角度思考,然后给它配一个或若干个实在的内容。如以“绿”为话题,运用等量代换法就很容易确立主题,从本质上看,绿色是一种颜色.由此通过联想可列出等量,绿色等于邮递员或等于环保,那么你就可以写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邮递员的故事,或者写有关绿色环保的文章;从意义上看,绿色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由此可列出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量代换法 妙用 绿色环保 作文题目 邮递员 “绿” 话题 联想
下载PDF
故事靠啥打动人
3
作者 邱德保 陈静 《写作(中)》 2009年第5期11-12,共2页
考场作文出现许多故事性作文,但真正能成为佳作的不多,或叙事平淡寡味,或故事展不开,三言两语就写完,总之缺乏动人的力量。那么故事靠啥打动人呢?
关键词 故事性 考场作文 人的力量
下载PDF
语言出彩例说
4
作者 邱德保 刘凌芝 《中考快乐作文》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优美的语言,斐然的文采,读起来如嚼橄榄,如沐春风,必然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怎样使文章语言给人美感呢?
关键词 文章语言 阅卷老师 文采
下载PDF
语言出彩例说
5
作者 邱德保 刘凌芝 《中考快乐作文》 2009年第7期58-60,共3页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优美的语言,斐然的文采,读起来如嚼橄榄,如沐春风,必然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怎样使文章语言给人美感呢?
关键词 文章语言 阅卷老师 文采
下载PDF
个性化取材例说
6
作者 邱德保 刘凌芝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06年第12期58-58,共1页
中考作文,材料新颖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而新颖的材料必然闪耀着个性化的光辉.怎样选取个性化的材料呢?
关键词 个性化 取材 中考作文 阅卷老师 材料
下载PDF
2003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面积问题
7
作者 李龙 孙裕铭 《中小学数学(初中学生版)》 2004年第3期6-8,共3页
200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有很多关于面积问题的考题,这类考题大多立意新颖、别致,具有开放性思维特征,这类试题可从如下三种途径求解.
关键词 2003年 中考 数学 面积问题 平面几何 解法
下载PDF
温馨的菜市场
8
作者 江梦如 邱德保(指导教师) 《写作(中)》 2009年第4期38-38,共1页
周日早饭后,妈妈叫我随她到镇上去买菜。说实话,我很少去菜市场,不愿到那人声嘈杂、气味难闻的地方。妈妈说,紧张了一周的学习,去松松弦,散散心,顺便体验体验生活。了解一下社会。我只好随妈妈一同去。
关键词 菜市场 体验生活 妈妈 学习
下载PDF
夯实学科基础 巧解数理综合题
9
作者 李龙 邱春华 《科学课(初中版)》 2004年第02X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综合题 中考 数学 物理 解法
下载PDF
怎样解矩形折叠题
10
作者 李龙 李昕宇 《中小学数学(初中学生版)》 2003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矩形折叠题 初中 数学 代数 解题技巧
下载PDF
巧用变化量
11
作者 曹玉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
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即某一状态)相对应的物理量,称为状态量.如:速度v、压强P、力F、电流I等.在状态量符号前加上“△”,表示该物理量从某一状态变化到另一状态时的变化量,如△u、△p、△F、△I等.在解动态变化问题时,巧用... 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即某一状态)相对应的物理量,称为状态量.如:速度v、压强P、力F、电流I等.在状态量符号前加上“△”,表示该物理量从某一状态变化到另一状态时的变化量,如△u、△p、△F、△I等.在解动态变化问题时,巧用变化量,可简化解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量 巧用 动态变化问题 状态量 解题过程 物理量 量符号 速度
下载PDF
新情境开放题赏析
12
作者 李龙 《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二版)》 2004年第11期12-14,共3页
新情境开放题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贴近实际生活,是近年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题型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与探索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结合2004年各地中考数学卷中的新情境题举例说明如下:
关键词 新情境开放题 2004年 中考 数学 试题解析
下载PDF
密度计
13
作者 曹玉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6期32-32,34,共2页
1.构造 如图1所示,密度计是一个两端密封的玻璃管,上端均匀,刻有刻度,下端较粗,可装铅粒.铅粒的作用是使密度计在液体表面能始终处于竖直漂浮状态,不倾斜.
关键词 密度计 玻璃管 密封
下载PDF
感悟,可以让文章升格
14
作者 邱德保 常新文 《中考快乐作文》 2009年第12期35-37,共3页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如果我们反映生活时,只是把那些素材机械地搬进文章,即使描绘得多么具体形象,也难给人以心灵的震动和思想的启迪。要给读者心灵的震动和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 文章 感悟 升格 写作素材 具体形象 生活 心灵
下载PDF
考场作文应急小技巧
15
作者 邱德保 常新文 《中考快乐作文》 2009年第10期32-34,共3页
考场作文,考生因心情紧张或审题不慎等原因,不免会出现举棋不定或偏题离题等情况。这时不要心慌意乱,而应冷静采取应急措施,这样常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提升作文分数。下面简介几法以供举一反三。
关键词 考场作文 应急措施 出奇制胜 举一反三 考生 偏题 分数
下载PDF
作文:细节决定成败
16
作者 邱德保 常新文 +1 位作者 黄同拿 郑艳 《写作(中)》 2010年第2期4-4,共1页
典型化。就是要精心选择对表现文章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有作用的典型细节。选择最能感动自己和最能感动别人的细节去写。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背影”来进行反复描写的。背影写活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就生动... 典型化。就是要精心选择对表现文章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有作用的典型细节。选择最能感动自己和最能感动别人的细节去写。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背影”来进行反复描写的。背影写活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就生动表现出来了。请欣赏中考佳作《那一刻。我们的爱开花》中的片段:“我俯视着姥姥,看她的背弯得像个瓜瓢,她蹒跚地走到小屋角落里一个被布遮挡住灰尘的小柜子前,嘴角微微上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能 作文 典型细节 人物形象 文章主题 《背影》 典型化 朱自清
下载PDF
感人的顾客
17
作者 王书航 邱德保(指导) 《作文(初中年级)》 2021年第7期42-43,共2页
寒假的日子,老天一直板着脸,细雨时歇时飞,北风刮得也挺紧。一日清晨,天灰蒙蒙的。我刚打开小店门,便进来一位顾客,他约莫50岁,穿一身灰不溜秋的旧棉衣,黄球鞋上沾着泥巴,苍老,瘦削,跛腿,左手没有指头。我见他来买过几次东西,他付完钱... 寒假的日子,老天一直板着脸,细雨时歇时飞,北风刮得也挺紧。一日清晨,天灰蒙蒙的。我刚打开小店门,便进来一位顾客,他约莫50岁,穿一身灰不溜秋的旧棉衣,黄球鞋上沾着泥巴,苍老,瘦削,跛腿,左手没有指头。我见他来买过几次东西,他付完钱后便跛着腿往回拐,步履蹒跚。他每每从我眼前消失,我的心头便油然而生一种怜悯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怜悯 球鞋 我见
下载PDF
例说作文的“真情”表达
18
作者 邱德保 张学林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09年第7期58-60,共3页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也将是否有“真情实感”作为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怎样写出有真情的文章呢?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评分标准 写作 语文 中学 中考
原文传递
让生活的细节出彩
19
作者 邱德保 张学林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09年第8期92-94,共3页
细节在描景、状物、写人的记叙文中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内容生动逼真,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参甚至整个文章升格。考场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出彩”呢?
关键词 《让生活的细节出彩》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雪夜
20
作者 谢帅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2年第3期12-12,共1页
去年冬天,我患黄疸肝炎休学了。母亲为了让我早日痊愈,带我去找一位闻名遐迩的专治黄疸病的老中医看病,并买回几副中药。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